大家好,我是北京公立三甲医院的李晨医生
腰椎间盘突出可太折磨人了,好多患者被折腾得够呛,其实想要,腰突不吃药也能好一半,是可以做到的。

下面结合一个我门诊的案例给大家讲讲,更通俗易懂点,
45岁的王先生,是一名长途货车司机,长期的开车久坐,让他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
一开始他只是偶尔感觉腰部酸痛,没太在意。
直到有一次卸货之后,突然之间腰部产生了剧痛,而且下肢也开始变得麻木起来,甚至连走路都呈现出一瘸一拐的状态,这样的话才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
其实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状,不吃药也能好一半,关键就在于这4个技巧
第一个字:躺
躺可不是随意地一躺就可以的,这里面讲究着时机和姿势呢。
就像王先生刚发病剧痛时,处于腰突的急性期,此时马上平躺着,并在膝盖下面垫上一个枕头极为关键。
从中医辩证的角度来看,人体经络的气血运行,与身体的姿势,密切相关。
腰突时经络受阻,气血不畅,疼痛由此而生。
平躺屈膝垫枕的姿势,能使足太阳膀胱经(腰部重要经络)的气血运行更加顺畅,改变腰椎的受力点,进而减轻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极大程度地缓解腰椎所承受的压力。
不过得留意,别连着三天,就那样纹丝不动地躺着;否则腰肌无法获得恰当的活动,极易变得僵直,并且没多少气力。
平躺仅仅只是短期的一种缓解手段,其实并非要完全躺平而不去活动。而且适当活动一下下肢,这样的话能够促进气血的循环,进而辅助腰部的恢复。

第二个字:练
王先生在吃了半个月中药后,症状缓解一些,开始锻炼。
每天花5分钟,接下来呢,靠着墙站立着,稍微夹紧一下屁股,接着让后脑勺努力去贴墙。
相较于盲目地做小燕飞,这样的方法会更加安全。
从中医养生和康复角度讲,腰突多与肾气虚、筋骨失养有关。
锻炼腹横肌,能增强腹部的核心力量,中医认为“腹为阴背为阳”,腹部核心力量增强,可调节阴阳平衡,间接稳定腰椎,减少腰椎异常活动,进而给腰椎更好支撑。
腹横肌就好像腰间盘的那个稳固底盘一样,而且底盘变得更强了,这样的话,对腰椎的保护作用也就随之增强了,其实有助于缓解腰突所带来的疼痛。
第三个字:暖
腰部一定要保暖。
王先生在夏天跑长途的时候,车内的空调温度比较低,而且这样的话,他常常会感觉到腰部的不适有所加重。
我认为,腰部为肾之府,受寒则气血凝滞,影响血液循环,进而加重腰突症状。
他尝试了一个简单办法,双手快速地搓热后,捂住后腰,上下搓动49下,早晚各一次效果不比贴膏药差。其实稍作尝试就能发现,这种方法简便易行,而且效果还不错呢。
这是因为,搓热双手所产生的温热之力,能够激发腰部的阳气,进而促进局部的气血流通,使腰部的气血变得通畅起来,正所谓“通则不痛”。

第四个字:懒
这里的“懒”实际上就是巧劲。
王先生在生活中也开始注意运用这种巧劲保护腰部。
弯腰捡东西之时,要把膝盖稍稍弯一下,接下来再慢慢地俯身。假如去拿高处的物件,就能够赶紧站到小板凳上,这样的话,就不必一直让腰部绷得直直的,费力地去够了。
按照这样的方法去做,而且能够有效地避免腰部过度地用力,这样的话,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腰椎受到损伤的几率。
从中医“养生以养身为本,养身以护腰为先”的理念来看,学会巧妙地“偷懒”合理地保护腰部,能减少腰部损耗,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恢复十分有利。
这“四字口诀”,王先生一直持续坚持下去。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他的症状全部消失。半年随访,没有复发,但如果像有些患者尝试了一段时间之后,疼痛依然非常严重地影响着睡眠,那便得立刻前往就医,可千万不要耽误了病情。随机抽取评论区的粉丝留言,你留症状,我来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