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的时候,李讷走进了秦城监狱,去看望她的妈妈江青。她拉着旁边的人,笑着跟江青介绍:“妈,这是我老公,王景清。”
江青一看,眼睛立马就瞪圆了,这人她以前见过啊。那时候,王景清还在中央警备团任职呢。但她怎么想都想不通,王景清和李讷是怎么扯上关系的。
江青心里琢磨着,以前好像没见过这人,就挺纳闷地问他:“你咋跟李讷认识的呀?”
听完王景清的答复,江青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情……
【江青为女择婿】
其实吧,江青虽然确实犯了不少错误,但她对自己唯一的女儿李讷的婚事,那可是真的挺上心的。
李讷小时候挺安静的,不怎么爱讲话。江青为了让女儿以后能更好地和人打交道,就和毛主席商量了一下,决定给李讷找个保姆。这样一来,李讷从小就在大家的照顾下长大。
北平城不打仗就解放了,那之后,一家子就住进了中南海。江青对闺女的生活那是特别上心,有点偏向她,李讷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对老妈感情自然不一样,挺特别的。
说到自己的婚姻,李讷对江青确实有不少意见。
1959年的时候,李讷成功考入了北京大学,学的是历史专业。那时候的她正值年轻,在学校里碰到了一个挺喜欢的同学,两人就谈起了恋爱。但她心里有点发憷,怕回家跟老妈说了会被念叨,所以就一直瞒着家里没提这事儿。
不过,江青最终还是知道了这事儿。她觉得女儿还小,谈恋爱这事儿太早了,怕她被骗,所以死活都不同意。结果,李讷的初恋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没了。
对于这事儿,李讷心里挺烦的,但好在有老爸的开解,她慢慢把心思更多地放到了学习和工作上。李讷一直记着老爸的话:“别去找那些高官的孩子。”
接下来的几年里,李讷都在中央安心工作,对于谈恋爱这事儿,她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她觉得老妈的话可能真有道理,趁着年轻得多为老百姓做点实事。
李讷一天天长大,江青开始坐立不安,心里头老惦记着李讷的终身大事。她四处打听,想给李讷找个靠谱的对象。
1968年那会儿,有个年轻干部张永生,被江青注意到了。
这个人也是1940年出生的,跟李讷同岁。他不仅是美术学院的科班出身,还有些文化底蕴,外表也挺俊朗。江青看了很是喜欢,就趁着张永生到北京开会的机会,让他跟李讷见了个面。
听到妈妈夸张永生,李讷也挺想多了解了解他,俩人就聊了好一阵子。聊着聊着,李讷对张永生挺有好感。江青一看时机成熟了,就立马安排人去把张永生叫来,亲自见了他一面。
本来李讷的婚事儿眼看着就要板上钉钉了,可奇怪的是,李讷还没表态呢,江青却突然对张永生没了兴趣,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呢?
在和张永生聊天时,江青老是想方设法地想把话题往女儿的婚事上引,但张永生却一门心思聊正事,对李讷的事情一句都没搭边,这让江青心里有点不痛快。
后来,江青找人帮忙打听了一下张永生这个人怎么样,还有他工作行不行。结果听说他光说不练,江青觉得这样的人不适合当自己女婿,这事就这么算了。
经过那件事情,李讷对妈妈给她做的安排彻底死了心,就连对自己的感情生活也开始不确定了。就在这时,毛主席亲自来跟她聊了聊,跟她说要跟着自己的心走。一听这话,李讷心里一下子就亮堂了。
没过多久,她真的碰到了一个想嫁的人,不过,这回江青会不会点头答应呢?
【一段失败的婚姻】
1970年那会儿,中央办公厅在井冈山搞了个五七干校,就是让干部家的孩子们去锻炼,以后能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毛主席觉得,自己的闺女也得跟大伙儿一样,和老百姓肩并肩。
后来,根据毛主席的安排,李讷来到了这儿进行劳动和学习,她心里也琢磨着去乡下瞧瞧。
起初,李讷的身份是藏着掖着的,但她作为毛主席的闺女,没多久就被大家给认出来了。这一认出来后,大伙儿跟她之间就有了点距离,毕竟她的身份地位在那儿摆着呢。
李讷心里挺不是滋味,虽然日子过得还算有人帮衬,但她总觉得孤零零的。就在这时,有个年轻小伙子小徐,闯进了李讷的世界。
小徐来自东北农村,以前在北戴河中央办公厅的管理处干过服务员,经历的事儿可不少。他瞅见李讷那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心里就明白了,于是赶紧过去宽慰她,还跟她一块儿去干活。
小徐这人实实在在,干活卖力,虽然嘴皮子不溜,也没啥学问,但他那份真心实意还是让李讷心动了。没过多久,李讷就觉得自己喜欢上了他,小徐对李讷的感觉也是一样的。
小徐因为和李讷身份差距大,心里有点自卑。李讷呢,也拿不准爸妈会咋看这事儿,所以他们俩心里都藏着事儿。从在一块儿开始,两个人就经常开心不起来,总觉得闷得慌。
但是,李讷还是打定了主意,心想既然碰到了这个机会,那就得大胆地去试试,所以她先给老爸写了封信,希望能得到他的赞成。
毛主席见女儿谈起了恋爱,对象还是个农村小伙子,心里头别提多乐呵了。他立马就给李讷打气,让她大胆去爱。李讷听了心里美滋滋的,转头一看小徐还有点不自信,她也连忙给小徐加油鼓劲。
现在,他们俩心里都敞亮了,没过多久,感情就发展到了商量结婚大事的时候。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正在庐山参加会议的江青知道了这事儿,她马上把李讷叫到了山上。她们母女俩具体聊了啥,咱们现在已经没法知道了,但大概就是江青对小徐这个农村出身的孩子很不感冒。
事后,江青讲道:“这几天我这头疼的老毛病又上来了,疼得跟要炸开似的。李讷跟我意见不合,俩人都倔着,谁也不让谁,最后就拌了几句嘴,弄得咱俩心里都不痛快。”
江青心里琢磨着,她闺女怎么着也得找个家庭条件差不多的吧,小徐那家庭背景真的是太一般了,她觉得闺女要是嫁给他,日子指定不会过得舒心。
对李讷而言,一旦陷入爱河,小徐在她眼里就是无可挑剔的。除了父母亲人,她从未在其他人那里体会过那种温馨的感觉,而小徐给了她这种体会。
母女俩别扭了好久,但到后来,李讷还是打定主意要嫁给小徐。她又一次提笔给在北京的老爸写了封信,说了自己的想法。
毛主席当然支持女儿的决定,1971年9月14号,他尽管非常忙,但还是给李讷回了信,信上就简单写了“赞成”两个字。同时,他还给在江西的女儿寄去了一份特别的结婚礼物,那就是一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毛主席给了批示后,江青心里头虽还有点嘀咕,但也没再多讲啥。
李讷就这么迎来了自己的婚礼,虽然场面不大,办得很简单,但她心里头别提多美了。小徐也是满心欢喜,觉得能娶到李讷真是走了大运,他打算以后全心全意地对她好。
结婚后,李讷给小徐家添了个大胖小子,他们俩的小日子过得美滋滋的。
但说到底,爱情还是没能抵过现实的冲击。北大出身的李讷,跟没啥文化的小徐,俩人压根就说不上话。起初,李讷还觉着,只要真心实意,啥难关都能过,可日子久了,她也觉得心里头憋屈得慌。
由于文化和价值观的巨大鸿沟,没过几年,他俩的日子就走到了头。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和平分手,离了婚。李讷就独自带着儿子回了北京,开始新的生活。
李讷这次婚姻走到尽头,真的让她伤得不轻,从那以后,她对结婚这事儿就小心多了。
这时候的李讷心里头只盼着能把孩子好好拉扯大,她别的啥也不想了,直到后来王景清走进了她的生活。
【幸福再婚】
之前说过,王景清在中央警备团工作期间,跟李讷没啥来往,那他们俩到底是怎么认识的呢?
1983年那会儿,老团长刘辉山同志走了。当时在云南军区怒江军分区当参谋长的王景清,一听到消息,立马就往八宝山赶,去送别老团长。
去八宝山的路上,王景清碰巧撞见了也来吊唁的李银桥。两人是老朋友,见面后就有说不完的话。于是,王景清直接去了李银桥家,好好聊了聊心里话。
说起来,王景清以前也成过家,不过后来因为好多事情没处理好,两人就分开了,现在他也是自己一个人生活。
了解到王景清的状况,李银桥两口子心里有了盘算,他们跟王景清说,让他在北京多逗留几日,有点事儿得跟他合计合计。王景清一听,就决定先留下来住几天。
了解到李讷独自抚养孩子的辛苦后,李银桥和他妻子心里头特别不是滋味。想当年,他们俩能结成连理,还是多亏了毛主席牵的线呢。而且,李银桥在毛主席身边,忠心耿耿地侍奉了整整十五年。
而且啊,毛主席和江青当年给孩子们请的保姆,正是李银桥的老婆韩桂馨。可以说,李讷几乎是在这对夫妻眼皮子底下长大的。他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实在不忍心李讷孤零零地一个人,所以就琢磨着给她张罗一门亲事。
看到王景清也是一个人,他们心里立马有了盘算。王景清虽说比李讷岁数大点儿,但他这人实实在在,还有学问,李银桥两口子琢磨着,李讷要是嫁给他,肯定不会吃亏。
后来,韩桂馨直接到了李讷家,跟她讲了这事儿。要是换个人来提,李讷可能立马就拒绝了。但韩桂馨一直像妈妈一样关心她,这份情她一直都记着,所以就答应先见见面看看。
过了几天,李讷和王景清在李银桥和他妻子的家里碰了头。尽管他俩之前从没见过,但王景清其实早就听说过李讷的事儿。当他了解了李讷的经历后,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
王景清劝李讷要往前看,别回头。他们聊着天,王景清表现出的学问和积极态度,让李讷感觉眼前一亮。她觉得王景清这个人挺靠谱,可以和他共度一生。
于是,他俩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开始相处了。一开始,李讷心里还琢磨着,王景清答应跟她交往,或许只是可怜她的经历。但时间一长,她慢慢意识到,他是真心想跟她一起过日子。
过了两年时间,李讷心里的疙瘩总算是解开了,王景清也拿定了主意,他们俩就这样成了两口子。婚礼办得特别朴素,看到毛主席的女儿和以前的战友走到了一起,李银桥两口子心里头那个激动啊,眼泪都掉下来了。
婚礼那天,毛主席的好多老战友还有中央的大领导们都到场了,一个个都给他们送上了真挚的祝愿。那一天,李讷的脸上始终挂着特别灿烂的笑容。
现在老爸已经走了,但老妈还在身边。李讷心想,这好事儿得跟老妈说一声,毕竟不管她以前咋样,她始终是自己的亲妈。
1985年的某一天,王景清和李讷一块儿去了秦城监狱,看望在那儿的江青。
说实话,江青被关起来后,李讷常来看她妈。李讷的关心给了江青不少宽慰。因此,江青见到女儿来也特别开心,她还盼着瞅瞅女儿常说的女婿是啥模样呢。
不过,当江青见到王景清时,着实惊讶了一番。她压根儿没想过女儿会跟王景清在一起,毕竟他们年龄相差了整整13岁呢。
王景清实话实说,把跟李讷相处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江青。江青听完心里也就不再纠结了,还吩咐女儿去向李银桥夫妇表达谢意。
这时候,江青不再执着于以前的那些成见,她心平气和地和王景清聊了起来。瞧着王景清对女儿那份深厚的感情,她心里头也琢磨开了,这桩婚事没准儿真的是女儿最好的选择。
之后几年,李讷和王景清老来看望江青。王景清和江青都挺喜欢书法,他们有聊不完的话题。慢慢地,江青觉得女儿这婚结得真是没错。
其实就是这样,结婚后王景清对李讷特别好,家里的活几乎都让他给干了。他还经常下厨给李讷做好吃的。夫妻俩有空的时候,还会一块去那些红色圣地,讲讲毛主席的故事,把老一辈的优良传统给传下去。
后来,李讷身体不太好,王景清就一直陪着她四处看病。他们不愿给国家添乱,所以去医院都是坐公交车。王景清还特地买了辆三轮车,要是时间不急,他就蹬着三轮车载她去医院。
空闲时光,王景清和李讷喜欢一块儿钻研书法,王景清时常给李讷带来些小意外,他们俩的感情一直特别好。
生活挺简单的,但李讷觉得特别开心。她满脸幸福地说:“老王啥都会干,跟他一起过日子,我真是享大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