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一波同志17岁参加革命,入狱3次,48岁任国家副总理,享年99岁

梦里花知秋韵 2025-04-14 16:51:10

2007年1月15日,咱们党的老同志薄一波走了,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八届、十一届的中央委员,还当过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以前还是国务院的副总理,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的常务副主任。他在北京去世,享年99岁。这位党内的老资格人物一走,全党都感到非常伤心。

党中央给予他高度评价:他是一名出色的共产党员,坚定的共产主义斗士,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同时也是我们党在经济领域的顶尖领航者。

【少年热血入革命】

薄一波1908年2月6日在山西定襄县的蒋村出生。他个子高,小时候就深得小朋友们的喜欢。有了老爸的支持,他7岁就进了小学。后来他还经常提起这事儿,挺感激的。

我爸他压根儿没听说过共产党是啥,但他心里头有个信念,觉得只要我能好好读书,那肯定能找到一条正儿八经的好出路。

14岁那年,薄一波接触到了五四运动带来的新观念,还有马列主义的思想。经过岁月的磨砺,他深深地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中国的出路。所以,在17岁那年,他果断地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踏上为革命事业出力的道路。

1926年那会儿,薄一波接手了党分配的任务,主要是负责党的组织活动、还有宣传和群众动员。他就开始满大街跑,还跑到学校里头,到处给人宣传新思想,把先进的革命理念带到了山西老百姓心里头。

之后,蒋介石在上海搞了个反动大动作,害得包括李大钊在内的很多共产党员要么丢了性命,要么只能躲起来。可就算是在这种超级紧张的时刻,薄一波还是硬着头皮,决定要给李大钊他们开个追思会,而且革命的火种还得继续烧,这胆子真不是一般的大。

1929年到1931年期间,薄一波在京津冀区域,按照党的安排,专门负责兵运这方面的工作。在这三年里头,党组织让他当上了中共天津市委管士兵工作的委员会头头,还有平汉线北段兵暴委员会的负责人。他带着大家搞起了唐山兵变,还有平汉线北段那边儿的兵变,通过这些行动,广泛传播了党的革命思想和作战计划。

那时候,薄一波所在的地方真是危险重重,周围全是国民党军队,所以他老被抓起来关进牢里。

1931年的时候,党内有个省委军委的头头儿背叛了,这一来,河北省委还有好多下属单位都乱套了,机密情报满天飞。薄一波呢,就在北平被抓了,被关进一个叫“北平军人反省分院”的地方,一判就是八年。可他硬气得很,一点没向国民党低头,还是像个真正的共产党员那样。他瞅准一切机会,只要有空儿,就在牢里头讲马克思主义,带着大伙儿一块儿学习马列的书还有共产党的报纸杂志。

1935年那会儿,薄一波因为在牢里宣扬共产主义的四个主张,被“北平军人反省分院”说成是不肯“悔过”,给判了死刑。不过呢,国民党那边自己也乱糟糟的,所以这死刑到最后也没真落下来,薄一波就这么逃过了一劫。后来他还提起这事儿,说:“我和其他战友啊,当时都抱着必死的决心了,没想到老天爷还挺眷顾我们,让咱们活了下来。”

1936年9月份,党费了好大劲,终于救出了好多被国民党关起来的革命家,薄一波也在里头。后来,毛主席还特地表扬了他,说他做得好。

你们把监狱改造成了学习的地方,让那些人在那儿钻研马列主义等革命思想,打开了他们的思路,让他们的头脑变得更有力量。这样一来,你们为党留下了好多志同道合的同志,这不就是胜利嘛。

薄一波一出狱,立马就赶往山西,忙着建起山西省的公开工作委员会。他直接去找了那时候国民党在地方上挺有势力的阎锡山,跟他坐下来好好聊了聊。薄一波脑筋转得快,用了我们党统一战线那套理论,通过正规合法的路子,说服阎锡山,让他答应暂时和自己站一边。

他们商量好,共产党员要戴上山西特色的帽子,混进阎锡山手下的官方组织里。他们打算用上山西那边的一些新潮说法,来推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这样一来,就能更好地开展抗日救国的活动了。

所以,在山西这一带,抗日救国的活动火了起来,国共两党一起抗日的大方向也基本定下来了。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打响后,薄一波想增强抗日力量,就去找了阎锡山。他直接问阎锡山:“阎长官,您觉得,日本鬼子的部队跟咱们的部队比起来,咋样?”

阎锡山脸色暗了下来,看上去不太高兴,他心里清楚,就凭他那点兵力,对上日本人的先进武器,讨不到啥好处。于是他开口说:“薄先生,你就别打趣我了。这次你来,肯定是有啥重要的事儿要谈吧。”

薄一波一脸认真地讲:“要打小鬼子,光靠咱俩可不行。咱俩连自己都顾不过来,哪里还能顾得上保护那些没啥反抗能力的老百姓呢?”

阎锡山这人脑子转得快,一下子就懂了薄一波话里的意思,他问:“您是说,把大伙儿召集起来,发给他们武器,让他们也一块儿打鬼子,对吧?”

薄一波微微颔首,说道:“眼下日本人攻势凌厉,咱们得把所有能用的力量都使上,得把日本人从中国赶走。”

阎锡山采纳了薄一波的建议,决定组建山西青年抗日敢死总队,并让薄一波担任总队的政委。薄一波很有想法,他制定了一份《政委工作规定》,这样一来,共产党在这支新队伍里就当了家、做了主。

那年的11月份,薄一波带着决死队的第一纵队急匆匆地往抗日前线赶,他们到那儿后,就着手建立了太岳抗日根据地,跟八路军一起,打起了游击战。

1938年春天4月份,薄一波带着决死队的第一、三纵队,跟八路军129师联手,一口气打掉了日军四千多人,把敌人的攻势给顶了回去。之后,薄一波又带着决死队跟日军斗智斗勇,打了好几仗。因为越来越多人加入到抗战中来,决死队的队伍很快就扩大了不少。

真没想到,阎锡山这家伙心里压根儿没装着民族大义。他打抗战,不是为了保家卫国,就图自个儿能活下来。慢慢地,他觉得这抗日战争赢面儿不大,干脆就跟敌人勾结上了,一块儿对付共产党和决死队。他还搞了个晋西事变,决死队拼了命往外冲,虽说最后把阎锡山的鬼点子给破了,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这一来,决死队算是彻底站到了八路军那边,成了八路军手里的一把尖刀。

1940年的时候,薄一波参加了邓小平主持的一个革命干部大会。在会上,他提出了四个办法:让大家生活安稳点,把秩序建立起来,把大家的力量使出来,再多搞点生产。大家听了都挺赞同。后来,薄一波还当上了冀南、太行、太岳这几个地方的行政联合办事处的副主任,带着大家一起在太岳抗日根据地搞建党、建政、建军的工作。他干工作真的有两把刷子,连邓小平都夸他干得好。

1943年11月的时候,薄一波接到任务要去延安,参加我们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到了那儿,他终于有机会亲眼见到了毛主席,心里头那个激动啊,真是没法说。毛主席看到他,也特别高兴,赶紧伸出手来跟他握手,还问他:“你就是薄一波同志吧?”薄一波连忙点头,回答说:“主席,对,我就是薄一波。”然后毛主席就自个儿在那儿念叨了好几遍:“像走在薄冰上一样,得小心啊,得小心啊!”

碰面以后,毛主席和薄一波连着说了八个小时的话,从老早以前的事儿一直说到近现代,又从近现代扯到了革命,接着从革命谈到了以后的日子,把心里的想法和眼下的情况都说了个遍。这次长谈给薄一波心里留下了很深的烙印,一直到他岁数大了,还老提起这事儿,说做事情得认认真真,小心谨慎才行。

之后,因为七大会议推迟了,他就去了中央党校的一个部门进修,还当上了第一支部的负责人。一直到1945年,他才正式以中央委员的头衔,参加了党的七大会议。

在党七大会议上,有人因为薄一波同志以前坐过牢,就觉得他不该成为中央委员的候选人。可毛主席一听这话,就直截了当地问:“薄一波同志咋就不能当个正儿八经的中央委员呢?”

同年8月15号,日本投降了,不用附加任何条件。这意味着咱们打了十四年的抗日战争,终于以中国人的胜利画上了句号。党中央一看这形势,立马决定要成立晋冀鲁豫中央局和晋冀鲁豫军区。薄一波同志呢,就被选为中央局的副书记和军区的副政委,他得帮着邓小平同志和刘伯承同志一起干好工作。

在邓刘两位同志任职那会儿,他们挺赞同薄一波的看法,薄一波呢,对这两位上司也是特别敬重。每当碰到啥大事儿,他都会找他们俩商量,再加上党中央的大方向指导,这三位同志在工作和平时相处上,都处得特别融洽。

在打仗那会儿,薄一波和邓刘两位大佬一起带着部队,打赢了上党和平汉这两大战役。他们干掉了国民党两个军,还成功让国民党的大将高树勋反了水,站到了我们这边。

【为新中国崛起鞠躬尽瘁】

1949年,新中国宣告成立,薄一波挑起了政务院政务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以及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首任部长的大梁。他联手中财委的伙伴们,一块儿发起了整顿物价和财经的大行动,最后成功赢得了这场意义深远的战役。

1951年底,薄一波挑起了中央人民政府节约检查委员会主任的大梁,他亲自上阵,跑遍全国去指导“三反”、“五反”运动。那时候上海那边斗争有点过头了,他就亲自下场,实地了解情况,到处宣讲党的方针,硬是把上海的“五反”运动给拉回了正确的路上。

1954年10月31号那天,薄一波接了个大任务,他成了国务院第三办公室的头儿,还兼着国家建设委员会主任。上任后,他特别重视国内的技术人才,使劲儿提拔他们用起来。他还让各个企业多互相帮助,一起合作。在他的推动下,咱们国家的建筑业开始慢慢变得有计划、有重点,朝着工业化方向稳步前进。

1956年的时候,咱们国家搞经济建设,有些人太心急了,想一下子就看到成果。薄一波这个人很聪明,他很快就发现了这个问题,说咱们得按照经济发展的路子来,得想周全点,计划也得做得实际、靠谱点。但可惜啊,他的这些好想法,却被说成是什么“右倾错误”,结果被批评了一顿。不过呢,就在那一年11月,他还是被选上了国务院的副总理。

1960年,他亲自跑到大庆那边看了看实际情况,商量着怎么全力帮忙找油和采油的事儿。

特殊时候到了,薄一波也遭遇了不好的对待,但他性格刚强,既不低头也不骄傲,始终坚守正确的观点,心里一点都没动摇,跟那些势力进行了对抗。

有一回,有人硬要薄一波对着毛主席的画像低头认错、行礼,可薄一波却回应道:“我以前见到毛主席本人,也就握握手,从来都没鞠过躬。”

到了新的时期,1978年,薄一波的名声得到了恢复。紧接着,1979年3月份,他又官复原职,再次成为了国务院的副总理。他一门心思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事业上,牢牢记住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战略方向,对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大动作都是全力支持。

薄一波对邓小平同志提议设立经济特区的做法非常看重,并且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他亲自去了深圳、珠海、厦门这些经济特区考察,为了找到适合我国社会主义的新经济体制,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他真是费了不少脑筋。

1982年那会儿,薄一波在中顾委的头一次全体大会上,被大家选为了常务副主任,主要任务就是管中顾委的日常工作。

他积极响应邓小平同志的主张,废掉了领导干部一辈子不退休的老规矩,建起了实用又稳妥的干部退休新制度。这么做,就是为了让老一辈干部退下来,新一代干部能顶上去,给党中央带来了好多年轻有活力的新面孔。

1988年3月份,薄一波被任命为中央党史领导小组的副头儿,他大力推行说实话、办实事的工作方式,还积极宣传我们党的老传统。有了党中央的点头,他还牵头搞起了党史的回忆录和研究书籍。这一波操作,赢得了中央大佬们还有学术界、理论界的一致好评。

退休后,薄一波虽然年纪大了,但心里还是装着国家大事。他一直在留意着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团队做出的各种决定,非常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并且给予了极高的赞扬。

他很关心孩子,1997年9月份,他拿出了自己攒的20万稿费,捐给了沁源县,希望那边能建所学校。他讲道:“孩子就是国家的希望,大家伙儿都得重视孩子,给他们创造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

看看薄一波同志这辈子,那真是活出了战斗的风采,过得闪闪发光。他一辈子都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忙活,不停追求、摸索,从来没停下过奋斗的脚步。

在斗争岁月里,他勇敢对抗反革命的人,还跟外国侵略者较上了劲;到了和平时期,他为了国家能好好发展,为了让国家快点强大起来,立下了超级大的功劳,这功劳是没法忘记的。

他的为人和贡献,值得全党以及全国老百姓的尊敬和喜欢。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