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儿汗国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又称伊尔汗国、伊利汗国,由成吉思汗之孙、拖雷六子、蒙哥与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之兄旭烈兀所建。其实,伊儿汗国版图的主体部分——波斯在蒙古第一次西征即成吉思汗及窝阔台征服花剌子模的战争后就已经形成。

1230~1231年,继成吉思汗征服东波斯之后,为防止花剌子模复辟,窝阔台命大将绰儿马罕统率3万蒙古大军攻打仍盘踞在西波斯的花剌子模王子札兰丁。蒙古大军以迅雷不及铃儿响叮当之势,突袭了札兰丁常驻地桃里寺,札兰丁仓皇出逃后被杀。至此,蒙古帝国将整个波斯纳入版图,这为日后伊儿汗国形成奠定基础。

1237~1238年,在术赤系拔都领导的第二次蒙古西征期间,格鲁吉亚王国被蒙古大军征服。1243~1245年,小亚细亚的塞尔柱幼支势力鲁姆苏丹国也被驻南高加索的蒙古军打败,沦为蒙古帝国的附庸。1250年,蒙古军消灭了阿尤布苏丹国在叙利亚的属国赞吉王朝。由此,蒙古帝国的势力进入地中海,日后的伊儿汗国雏形基本形成。
对于在西南部扩张的土地,蒙古帝国一开始实行的是凑合的、松散的统治,没有建立稳固强力的行政机构。

在小亚细亚和太和岭以南的阿塞拜疆,蒙古帝国建立了临时性的军政府,由蒙古将军绰儿马罕与拜住先后进行统治。蒙古大军驻扎在库拉河和阿拉斯河下游的木干草原与阿兰草原,桃里寺的西蒙古军政府对谷儿只、小亚细亚、亚美尼亚、毛夕里的诸王及封建主们有节制权。
在波斯本土,蒙古帝国先后任命了蒙古将军真帖木儿、畏兀儿人阔儿吉思、斡亦剌惕人阿儿浑担任临时最高行政长官,负责重建工作和财税征收。1251年,蒙哥当选蒙古大汗后设立阿姆河等处行省,驻地图斯。蒙哥保留了波斯的一些王朝如萨尔古、起儿漫、库尔特、米赫拉巴尼等作为蒙古帝国的臣属而存在。

从1231年算起,蒙古人征服波斯已经20年,老这么凑合也不是回事。于是,蒙古大汗蒙哥决定结束他们在波斯的临时政府,把大波斯的最高军政大权交给他的弟弟旭烈兀,并由其发动了蒙古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西征,目标是拿下阿拉伯与埃及。旭烈兀的到来,预示着伊儿汗国即将登上历史舞台。
受蒙哥所托,旭烈兀此行有个重要的任务是消灭波斯境内不服从蒙古帝国的两股宗教势力:一个是盘踞在波斯北部山区的穆斯林异端伊斯玛仪派,又称刺客派;一个是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哈里发。
伊斯玛仪派被西方人与蒙古人称为“木剌夷”,专门从事对十字军和伊斯兰世界各国政要乃至经过的商旅的暗杀活动,他们在波斯和叙利亚拥有很多城堡,总部位于波斯北部山区的麦门底司堡和阿剌模忒堡。他们一直拒绝臣服于蒙古,甚至想派人去刺杀蒙古大汗。所以,旭烈兀首先拿这个宗教恐怖组织开刀。

1256年,蒙古大军牛刀杀鸡,一举攻占麦门底司堡和阿剌模忒堡,伊斯玛仪派教主被杀,木剌夷灭亡。这个曾令伊斯兰世界的哈里发和苏丹们怕得要死的势力终于灰飞烟灭。所以,伊斯玛仪教派的灭亡无论在伊斯兰世界还是西方人看来都是对文明与秩序的维护。换言之,蒙古的行为属于对反恐的贡献,受到了欢迎。

同年,旭烈兀被蒙哥汗封为“伊儿汗”,伊儿就是“从属”的意思。从属于谁?当然是从属于蒙古帝国大汗蒙哥,此后又从属于忽必烈创建的元朝。旭烈兀被册封为伊儿汗,标志着伊儿汗国拉开了序幕。
接着,旭烈兀马上把目标对准了巴格达的阿拔斯哈里发。阿拔斯哈里发是伊斯兰教逊尼派的精神领袖和伊拉克·阿拉比境内的一小块世俗领主,作为阿拉伯帝国的残余,按理说它早应该入土了。
旭烈兀要求末代阿拔斯哈里发穆斯塔欣像当年对布威王朝、塞尔柱帝国那样交出世袭权力,穆斯塔欣不肯,而且还恐吓旭烈兀:“凭什么,这是我们的祖先从塞尔柱人手中夺回的。缺乏经验的年轻人,不要太气盛,才得志十天就相信自己是世界之主吗?”

没想到旭烈兀不听穆斯塔欣乍呼:那好,暴力是你唯一能够听懂的语言!1257~1258年,旭烈兀与手下大将怯的不花分兵两路夹攻巴格达。战争一开始,穆斯塔欣就后悔了,但为时已晚。结果毫无疑问,不到四个月,巴格达沦陷,数十万居民遭屠杀,穆斯塔欣被残忍处死。

至此,曾与大唐并称东西两大帝国的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历时508年终于灭亡,伊拉克·阿拉比被并入伊儿汗国版图。
旭烈兀是一个佛教徒,但是他的母亲和妻子以及大妃却是基督教聂斯托里安派教徒。受她们的影响,旭烈兀对于基督教持同情态度。所以,在蒙古西征军的屠城过程中,基督教徒得以幸免遇难。
灭了阿拔斯王朝之后,旭烈兀继续进军叙利亚。当时的叙利亚除了少量西部沿海被十字军控制外,大部分属于阿尤布苏丹国。巴格达的陷落给穆斯林世界造成一片恐慌,阿尤布王朝的苏丹纳绥尔·优素福懦弱无能,一听说蒙古人来了,吓得赶紧派人去向旭烈兀称臣纳贡,还以儿子为人质。但是,这是蒙哥汗分配的任务,旭烈兀还是要打算拿下叙利亚。

1259~1260年,在盟邦亚美尼亚军团与十字军法兰克人的援军配合下,旭烈兀率领的蒙古军势如破竹,许多穆斯林王公不战而降,阿勒颇、大马士革相继被攻陷,一直打到加沙,马上就可以看见埃及的金字塔了。由此,旭烈兀不到半年就拿下了叙利亚,控制了阿尤布王朝。
然而,伊儿汗国刚到手的土地还没捂热乎就发生了变故。蒙哥汗去世后不久,1260年,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为争夺汗位爆发内战。旭烈兀支持忽必烈,率蒙古大军回师挺进中亚,只留下大将怯的不花率2万人驻守。

“屋漏偏逢连夜雨”,十字军法兰克人的一些男爵瞧不起蒙古人,与蒙古人发生火拼。如此以来,法兰克人与蒙古人的联盟破裂,这给了穆斯林勇气与希望。阿尤布王朝虽然臣服于蒙古,但埃及还有一支强大的穆斯林军队——马穆鲁克军,以突厥人为主的雇佣军团。

埃及马穆鲁克苏丹忽都思认为,蒙古人只有2万人,不足为惧。于是,1260年,忽都思苏丹的马穆鲁克军团大举出动,向巴勒斯坦和叙利亚进军。马穆鲁克军团的人数比蒙古军多得多,装备也很精良,中途又得到法兰克人支持,怯的不花的蒙古军英勇抵抗,但仍然不敌而被俘杀,大马士革陷落。

埃及马穆鲁克接着乘胜攻占了阿勒颇,伊儿汗国只保留了不到一半的叙利亚。后来,旭烈兀试图夺回整个叙利亚,但没有成功。由此,埃及马穆鲁克苏丹国给旭烈兀领导的第三次蒙古军西征划上了句号。
1264年,忽必烈取胜后对旭烈兀重新进行了册封,将阿姆河以西直到埃及的土地全部划给旭烈兀,伊儿汗国版图正式形成,以蔑剌合为都,以元朝为宗主国。伊儿汗国东起阿姆河,西到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北至高加索,南临波斯湾,极盛时版图面积超400万平方公里,在蒙古四大汗国中仅次于钦察汗国。

在叙利亚遭遇失败的同时,旭烈兀的伊儿汗国又受到了他的堂兄弟钦察汗别儿哥的威胁。别儿哥指责旭烈兀对巴格达穆斯林居民的屠杀行为,而且未经蒙古其他宗王的同意就擅自处死了哈里发。
其实,别儿哥这只是借口,旭烈兀一眼就看出了。旭烈兀:小样,少给我来这套,你不就是眼红我占了外高加索的阿塞拜疆吗?
为了对付伊儿汗国,钦察汗别儿哥不惜与蒙古的敌人埃及马穆鲁克苏丹国结盟,并互派使者,后又与东罗马帝国结盟。他的思路很清晰: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

1262年,钦察汗别儿哥正式向伊儿汗旭烈兀宣战,钦察汗国与伊儿汗国之间的战争爆发,双方为争夺外高索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旭烈兀先发制人,越过打耳班关隘攻入钦察汗国,钦察汗随即进行了反击。双方只要抓住对方的人,哪怕是商人,毫不手软,一律处死。
可以说,从一开始,伊儿汗国就明显处于不利境地,四面都是敌人。先是受到马穆鲁克苏丹国与钦察汗国的威胁,后又受到东面的察合台汗国的进攻。
伊儿汗国境内有很多附属国,他们并不受伊儿汗的直接统治,这是日后伊儿汗国解体的原因之一。为了统一波斯,旭烈兀以儿子与萨尔古、起儿漫等朝联姻,实际上变相的兼并了它们,为日后纳入伊儿汗直接统治即“改土归流”打下了基础。
1265年,旭烈兀以及他的妻子相继去世。由于他和妻子脱古思可敦对基督教的优待,他被东方的基督教会尊为“基督教的两颗巨星”“又一位君士坦丁,又一位海伦”。

旭烈兀去世后,他的长子阿八哈继位。阿八哈定都桃花寺即大不里士,以蔑剌合为副都,桃花寺是伊儿汗国使用时间最长的首都。
俗话说,“乘丧出兵,大不义也”,钦察汗别儿哥可不管这一套,又来了。1266年,别儿哥派侄子那海攻入库拉河,但被阿八哈的将领们击退。接着,别儿哥去世,两国之争暂告一段落。

北面战火刚熄,东面战火又起。1269年,察合台汗八剌受海都怂恿,出兵侵入伊儿汗国的呼罗珊地区,攻占了莫夫、尼沙普尔。阿八哈大怒:给你脸了?

于是,1270年,他迅速出兵反击,大败察合台汗八剌,将其赶回河中地区。1273年,阿八哈又将战火引入河中地区,洗劫了不花剌作为报复。

在西方,埃及马穆鲁克苏丹国老是骚扰和蚕食伊儿汗国忠实盟邦小亚美尼亚的土地,阿八哈不得不继续与之为敌。阿八哈本想联络欧洲各国共同对付马穆鲁克,但它们反应冷淡。阿八哈只好单独动手,1280~1281年,阿八哈率由蒙古人、亚美尼亚人、谷儿只人、法兰克人组成的5万联军进攻叙利亚,但最终失败。
1282年,阿八哈去世,他的弟弟帖古迭儿继位。这哥们原是基督徒,继位后改信伊斯兰教,还给自己取名阿赫默德,号苏丹,想强制让伊儿汗国的所有人皈依伊斯兰教,还打算与埃及马穆鲁克结盟。

这下,那些信仰佛教和基督教聂斯托里安派的蒙古人不干了,他们集结到阿八哈的儿子、呼罗珊总督阿鲁浑王子这一边,一场决定伊儿汗国命运的内战很快爆发。1284年,帖古迭儿的军队政变倒戈,他被处死,阿鲁浑王子成功登上伊儿汗之位。
阿鲁浑的继位成功阻止了伊儿汗国的伊斯兰化,与父亲阿八哈、爷爷旭烈兀一样,他也倾向于佛教。但他对各宗教都很宽容,基督教地位不变,用犹太教徒为财政大臣,允许穆斯林以古兰经而不是蒙古札撒处理事务。

为了恢复对埃及马穆鲁克的战争,1287年,阿鲁浑派基督徒列班·扫马出使罗马教廷和英、法等欧洲各国,希望与他们结盟。但这次教皇与欧洲各国表现依然冷淡,所以蒙古人与欧洲人共同夹击马穆路克的战争没有发生,十字军国家也被马穆鲁克苏丹国一步步给消灭。不过,阿鲁浑仍与基督教国家打得火热,还与拜占庭帝国结亲。

最后,阿鲁浑没有办法,进取行就只能采取防守了。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保卫呼罗珊和外高加索北部边境上。1288年,他平定了呼罗珊总督、长子合赞的副手捏兀鲁思叛乱,使其逃往海都那里。1290年,他的将领又一次击退了贼心不死的钦察汗国对外高加索的入侵。
1291年,阿鲁浑去世,他的朝臣们却拥戴他的兄弟海合都为伊儿汗。海合都是个典型的败家子,沉溺于酒色,穷奢极欲,就知道花钱。而且,海合都为了弥补财政亏空,跟元朝学,大肆发行纸币,使伊儿汗国通货膨胀,经济陷入瘫痪,社会矛盾激烈。
此外,海合都的亲穆斯林政策引发蒙古封建主的不满。1295年,海合都被推翻处死。接着,海合都的堂弟、旭烈兀另一个孙子拜都极不情愿的被推上了汗位。

呼罗珊总督、阿鲁浑之子合赞王子不干了:本来我爸爸去世,汗位就应该传给我,现在到好,连续传了两任都没我的份?岂有此理!于是,他得到重归于好的捏兀鲁思的支持,开始反对拜都。为了得到波斯人支持,合赞王子听从捏兀鲁思建议,皈依了伊斯兰教。
拜都是个基督徒,又过于仁慈,没有听从属下的建议抓住机会处死合赞,最终造成了自己的悲剧。1295年,拜都的属下们纷纷离他而去,面对合赞王子的进攻,拜都不战而败,逃亡谷儿只时被俘杀。由此,合赞王子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伊儿汗位。拜都也由此成为伊儿汗国在位时间最短的君主,仅仅数月。

合赞汗在位期间进行了伊儿汗国最大规模的一次改革,不仅使伊尔汗国走向了伊斯兰化,也使传统蒙古人过上了定居生活,丧失了本民族的特征和气质,最终与其他定居民族融合,为伊儿汗国的最终解体埋下了另一伏笔。
虽然伊儿汗国已经成为一个伊斯兰国家,合赞汗仍然重启了与埃及马穆路克的战争。1299~1303年,合赞汗多次用兵叙利亚,打败马穆路克军队,攻取大马士革。但双方双有胜负,合赞汗最终没有成功控制住叙利亚,伊儿汗国几代人的梦想最终化为泡影。

就在合赞汗鏖战叙利亚之际,东面的察合台汗国幼支攻占了伊儿汗国防守薄弱的东阿富汗山区,包括吐火罗地区。
1304年,合赞汗去世,他的兄弟完者都继位。完者都也是一个穆斯林,他继承了合赞汗的政策。只不过,完者都汗迁都于苏丹尼耶。
完者都继续与欧洲的基督教国家保持友好关系,同时坚定的反对埃及马穆鲁克苏丹国。1304~1305年,马穆鲁克多次对伊儿汗国的忠实小弟亚美尼亚抢掠,不料却遭到了蒙古人的重创。然而,完者都对埃及马穆鲁克苏丹国的战争收效甚微。

由于伊儿汗国属国鲁姆苏丹国的分裂,蒙古人在小亚细亚的屏障消失,不得不直面小亚细亚各个小突厥国家。1308年,鲁姆苏丹国的塞尔柱人苏丹被废,由蒙古人直接管理这一地区。同时,契丹人建立的起尔漫王朝也覆灭,伊尔汗国的直辖领地扩大。
同时,完者都还平定了属国库尔特王朝的马立克法黑剌丁的叛乱。但是他没有抓住机会把这块地方收归中央,将其交给了法黑剌丁的嘉泰丁,为伊儿汗国的解体埋下了一个雷。

完者都最大的成就就是夺回了东阿富汗地区,保持了伊儿汗国的完整。1313年,完者都从察合台汗国幼支手中夺回了东阿富汗地区。但是却遭到了察合台汗也先不花的大举入侵,幸亏元朝从东面进攻的牵制,也先不花只得退兵,伊儿汗国摆脱了困境。
1316年,完者都去世,其子不赛因继位,还都桃里寺。不赛因只有12岁,实际上只是一名傀儡,大权掌握在一位有拥立之功、名叫出班的蒙古总督手里。出班虽然专权,却是个有能力的人,他在竭尽全力地维护着伊尔汗国的统一。

1322年,出班平定了他的一个儿子帖木儿塔什在小亚细亚的叛乱;1325年,他发动了反钦察汗国的主动远征,一直打到捷列克河;1326年,他的另一个儿子胡赛因在加兹尼打败了察合台汗国的入侵。
然而,1327年之后出事了。不赛因不甘于再受出班的监护,二者之间关系破裂。不赛因杀死了出班的第三子,引发了正在呼罗珊的出班举兵反叛,结果出班众叛亲离,兵败身亡。
出班之亡对于伊儿汗国来说是“自毁长城”的一个致命打击,因为再也没有一位强有力的蒙古领袖能够稳定伊儿汗国的统一局面。

1335年,不赛因去世,无嗣,伊儿汗国迅速走向分裂解体。蒙古贵族没有从旭烈兀家族而是选择了阿里不哥的后裔阿儿巴为汗,但阿儿巴汗也无力阻止伊儿汗国的解体,1336年他被一位地方长官杀死。此后,各派纷纷利用旭烈兀家族的傀儡可汗争权夺利,相互攻伐。

至此,伊儿汗国分裂成了许多王朝和小国,碎成了一地,可热闹了,有蒙古人的,也有波斯人的,还有突厥人的以及库尔德人的。其中较大的有西波斯的楚邦王朝(泰赤乌人)、札剌亦儿(札剌亦儿人)王朝,中波斯的因贾王朝(什叶派蒙古人),东波斯的库尔特王朝与莫扎法尔王朝,前三个是蒙古人的,后两个是波斯人的。
1357年,因贾王朝被波斯的莫扎法尔王朝所灭;1355年,楚邦王朝被钦察汗国所灭;1357年,札剌亦儿王朝赶走了钦察汗国驻军,占领了原楚邦王朝的地盘;1374年,札剌亦儿王朝北部被黑白两支土库曼人所占。

然而,札剌亦儿王朝也没逃过灭亡的命运,帖木儿帝国崛起后把伊儿汗国解体后分裂出的各个国家给一勺烩了,1394年札剌亦儿王朝被帖木儿帝国所灭,末代苏丹阿合木·札剌亦儿逃往埃及,后帖木儿死后企图复辟,却被黑羊土库曼人所攻击而失败。

伊儿汗国是蒙古四大汗国里面地缘环境最差的,地处西亚的交通要冲,四战之地,周围强邻环伺。旭烈兀在位时,伊儿汗国的版图已经达到顶峰,后世的继任者能够保持伊儿汗国的版图已实属不易,更别说开疆拓土了。波斯的蒙古人的数量实在是太少,本身的文明程度又不是很高,为了获得当地人的支持,只能入乡随俗,最终被阿拉伯-波斯文化所同化,伊儿汗国也只存在了80年就走向解体。


(本图文由作者天启元贞单独创作完成,已与今日头条签约骑士全网维权,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