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的一个周六,一女子拽着一名男子行色匆匆地走进了北京世纪坛医院的大厅。
这是两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两人的脸上全程流露着焦急难耐的神色。
肖志新和阿珍
令人奇怪的是,男子全程低着头,只是紧紧抓着女子的衣袖。
而女子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同,似乎早已习惯了一般。
可大家的目光还是不可避免地留在了男子的身上,他的肚子高涨,状似临盆的孕妇。
两人全然不顾旁人的神色,匆忙地抓住一名医护人员的手。
“李雁医生是在这里吗?”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两人终于长舒一口气。
男子究竟得了什么样的疑难怪症,他们要找的李雁医生又能否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呢?
被判死刑的奇怪患者这个男子叫肖志新,身旁的女子是他的妻子阿珍。
两人连夜从湖北荆州赶到北京,就是为了找李雁医生。
李雁医生
而在这之前,肖志新是被所有医生判为“死刑”的人。
肖志新的看病历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总是在刚有希望的时候便被掐灭火光。
肖志新的病是在2008年发现的,原本大家以为只是简单的感冒发烧而已。
可随后他便开始有了各种腹痛症状,并时不时地伴随着严重的发烧现象。
“你这是阑尾囊肿,急性阑尾炎引发的,不用担心,切除就好了。”
县城里的医生看到后,表示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做个小手术就解决了。
肖志新也没有当回事,毕竟阑尾炎这也不是什么大病,很常见的。
做完手术以后,一家人便想着没什么事了,等着康复就好了。
可事情却不像他们想得那么简单,因为肖志新的病情又加重了。
他腹痛难忍,常常疼得弯不下要来,又直不起身。
家人们这才慌忙重视起来,准备将肖志新带到医院重新检查一遍。
肖志新
再次走进医院,肖志新的病又得到了另一种说法。
这是相比于“阑尾炎”严重许多的“肝硬化”,需要吃药进行治疗。
阿珍很心疼肖志新,这个病不仅要吃药,还要常年吃。
肖志新不忍让家人担心,疼痛的时候都选择极力忍耐。
两年的时间,吃药并没有缓解肖志新的痛苦,他渐渐又出现了新的症状。
甚至没办法进行正常的排便,这是肠梗塞的现象。
严重的发烧和剧烈的疼痛已是常态,最让人感到诧异的是,他日复一日的涨肚症状。
肖志新身体瘦弱,可他的肚子却像是吹了气的气球一般,圆鼓鼓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肚子越来越大,这与正常肝硬化的病症可有着太多不同了。
一家人再次陪着肖志新一起去医院进行复诊,可这回得出的情况却让这个小家的天塌了。
医生表示这确实是肝硬化,不过是癌变的现象,肖志新的时间顶多只有几年了。
哭泣的阿珍
“您是说就算乐观的话,也只有几年了?”
阿珍不敢置信地对医生询问道。
见惯了生死的医生对他们的情况束手无策,只能告诉他们慢慢来。
“慢慢来”这个词并没有阿珍和肖志新得到多少抚慰,两个人的眼神里只剩下了绝望。
在他们看来这表示肖志新的生命只能慢慢地流逝,可是他们却无能为力。
阿珍跑遍了当地所有的医院,可得到的答案都是令人失望的。
几乎所有的医生看到肖志新的情况后,都是无奈地摇摇头。
阿珍不甘心,决定带着肖志新去外地寻医问药。
“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希望,我也要去找。”
肖志新
性格坚韧的阿珍从未放弃,她找了整整三年,在2013年终于找到一家愿意接收肖志新的医院。
这就是李雁所在的医院,毕业于复旦医院上海医学院的李雁是肿瘤学专家汤钊猷院士的学生。
李雁医生有着湖北省“人民好医生”的称号,他秉持一颗救人助人的心,救治了多位疑难病人。
了解了肖志新的病情后,李雁医生又得知肖志新和阿珍曾经被屡次拒绝的经历。
肖志新不仅仅是简单的肝硬化,而是一种罕见的粘液腺癌。
看着这对夫妻眼神里那股对生的渴望,李雁医生立刻表示可以接下肖志新。
李雁医生
夫妻俩听到李雁医生的回答后,当即落下泪来,五年间的生病历程已经让他们疲惫不堪。
这三年的四处寻医更是让他们经历了数次的绝望,看着肖志新身体上的病痛,作为妻子的阿珍感同身受。
而实际上,肖志新和阿珍之间奇怪的相处方式又是一段颇有渊源的故事。
否极泰来的命运弃儿几乎所有见到肖志新和阿珍的人,都会对他们的相处方式感到疑惑。
阿珍总是干事利落,一副风风火火的样子,而肖志新却一直低着头紧紧抓着阿珍的衣袖。
可阿珍的行动却没有受到任何的限制,她依然手脚不停地做着手头的事。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阿珍其实在小心翼翼地迁就肖志新的行动。
阿珍和肖志新
肖志新是个盲人,六岁的时候生病发高烧,导致坏了眼睛。
可肖志新从小生活积极乐观,他知道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但从未自暴自弃。
年幼失明让他很快地适应了自己的问题,他学习盲人要做的各种事,在生活上尽量不麻烦别人。
他的性格很好,看不到东西,便学会听和说,和别人聊天常常将别人逗得哈哈大笑。
幽默诙谐的肖志新在和别人聊天之后,很容易让别人忘记他是个盲人这件事。
或许是他从未将自己当称特殊人群看待吧,肖志新竭尽所能地做着正常人能做的事情。
阿珍
当地的工厂招工,肖志新毅然决然地去报了名。
他想靠自己的能力挣钱,不想成为家人的负担。
工厂知道肖志新的情况,却还是接收了他,肖志新便在厂里做着适合自己的工作。
也就是在那里,肖志新认识了阿珍。
十九岁的阿珍正处在最美好的年纪,她长得漂亮,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很讨人喜欢。
工厂里有很多单身的男青年都在追阿珍,其中不乏有相貌英俊、家庭条件好的人。
可在和肖志新接触以后,阿珍却渐渐被他俘获了芳心。
很多人都感到诧异,阿珍这么好的条件,完全可以找个身体健全的人托付终身。
肖志新和阿珍
阿珍却没有想那么多,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她已经被肖志新的幽默风趣打动。
可这段感情并不顺利,最先表示反对的就是阿珍的家人。
心疼女儿的阿珍父母知道,如果阿珍以后成了肖志新的妻子,那必然要受到很多难以言喻的苦楚。
谁又愿意让自己健康活泼的女儿,去承受那未知的痛苦呢?
沉浸在这段感情的阿珍并不在乎,她看中的是肖志新的客观和坚强。
很多人觉得肖志新以后找个同样有缺陷的人共度一生就可以,不该耽误好姑娘。
可阿珍想,身体有缺陷并不是肖志新的错误,他不应该再承受更不完美的人生。
乐观坚强的肖志新值得拥有好的伴侣,别人的闲话并没有动摇阿珍的决定。
阿珍的家人对阿珍百般劝阻,却始终没有成效。
阿珍和肖志新的结婚证
在他们心里,肖志新除了身体有残疾外,他的年龄也与阿珍很不相配。
肖志新比阿珍大了十四岁,一个二十岁花季正好的大姑娘,为什么要接受一个年近四十的盲人呢?
家人朋友的不理解让阿珍很伤心,可她既然选择了肖志新,便抱了和他共度一生的决心。
不久后,两人正式领了结婚证,成为了一对真正的夫妻。
婚后的两人生活很美好,俨然是一对如胶似漆的恩爱夫妻。
没过多久,他们便有了一个活泼机灵的儿子。
很多人问阿珍后悔吗,阿珍只会淡淡一笑,表示自己从没后悔。
这样的生活过了二十年,一家人生活得很开心,可肖志新的病却成了这个家最大的难题。
肖志新觉得自己足够幸运,有阿珍这样的妻子,又遇见李雁这样的医生。
经历年幼失明,却和阿珍结为夫妻,身患重症,却承蒙李雁医生,谁又能说肖志新是不幸的呢?
1993年肖志新一家三口
在李雁医生的治疗下,肖志新的病情逐渐好转。
曾经被判为“死刑”的肖志新被李雁医生救起,一家人的生活也渐渐恢复了正常秩序。
原本一切都在往最好的方向发展,可2015年,肖志新却再次走向了鬼门关。
生死一搏的危险手术2015年,肖志新的病情又出现了恶化的趋势,他们只能再次去找李雁医生。
可当他们到了医院后,却得知李雁医生已经不再那里就职了。
“李雁医生去北京了,他被调到北京世纪坛医院了。”
李雁医生
得到这个消息的阿珍和肖志新心中一动,拨打了那个留了两年的手机号。
电话被接通了,当李雁医生的声音出现在电话里时,阿珍的眼泪流了出来。
她对李雁医生讲述了肖志新的病情,李雁医生二话不说,立刻让他们尽快前往北京。
随后夫妻二人便准备好行李,前往北京。
这就出现了我们开始的一幕,阿珍和肖志新早上六点就到了北京世纪坛医院的大厅里。
在医护人员的带领下,他们来到了肿瘤三病区。
李雁医生见到肖志新后,简单寒暄了几句,随后便开始询问他的病情。
阿珍将病例以及治疗相关的资料交给李雁医生,李雁医生拿到手后仔细查看。
看到上面的医学数据后,李雁医生心中大惊,这件事比想象中要严重的多。
阿珍和李雁医生在讨论病情
于是立刻让肖志新去做详细地检查,检查之后,李雁医生对他们说了实际的病情。
肖志新的病情已经容不得迟疑,他的腹腔内几乎充斥了大量的肿瘤以及恶性液体。
“现在要做的就是立刻进行手术,可是手术风险很大,具体情况还需要再进行商议。”
阿珍和肖志新不停地感谢李雁医生,李雁医生承载了他们所有的希望。
时间刻不容缓,李雁医生和其他医生共同对肖志新的病情展开了一次会议讨论。
这次手术的难度系数很大,做完B超后发现,实际情况要严重的多。
肖志新的检测片
除了大量的粘性液体以外,大小不一的肿瘤几乎遍布了肖志新的整个内脏系统。
“就算我们做了清除,可万一处理不干净的话,并发症的后果会严重得多。”
面对这样的情况,李雁医生的眉头一直没有舒展开来。
他心中知道手术一定是要做的,肖志新的承受了太大的痛苦。
而肖志新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很了解,他心里其实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他缠绵病榻多年,让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祸不单行。
“我们家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实在不行也不能强求啊!”
听到肖志新说这样的话,阿珍的脸上呈现出了一种悲切难耐的神色。
“你说得什么话,谁的命不重要,你走了我们怎么办呢?”
阿珍气愤地对肖志新说道,她不想听到肖志新这样丧气的话。
阿珍和肖志新
肖志新明白阿珍心里的想法,他只是不忍心拖累她。
阿珍跟着自己并没有享什么福,自己如今又是这样一个“烂摊子”。
肖志新不再说什么,只是一味的冲阿珍傻笑着,阿珍看他这个样子,又气不起来。
紧接着,手术的方案确定下来,李雁医生与阿珍沟通后,这场手术便提上了日程。
阿珍和肖志新不想让儿子担心,前往北京就医的事情一直瞒着儿子。
可马上要做手术了,手术有很危险,于是他们决定告诉儿子。
给儿子打过电话之后,肖志新要做的便是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阿珍和儿子
儿子到来的那天,肖志新的手术也要开始了。
大难不死的走钢丝者7月17日,肖志新进入了手术室。
这注定是一个艰难的手术,手术的错综复杂程度也让医生们感到了震惊。
肖志新的手术预计要做十二个小时,这代表着肖志新需要沉睡十二个小时。
一场手术下来,对麻醉师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如果麻醉剂少了,持续时间也会不足,可如果多了,那必将对患者的脑部神经有所损伤。
肖志新手术中
麻醉之后,李雁医生便开始了手术。
他切开肖志新的腹部,就是这一步,让在场的医生都大为诧异。
肖志新的腹腔里布满了黄色的浓稠液体,所有的器官都被这些溶液包裹着。
肖志新得的是粘液腺癌,这些黄色液体就是满满的癌细胞组织。
清理工作没有那么容易,首先便是要把黄色液体清除出去。
医护人员将它们从肖志新体内捞出,放入旁边的医疗盆里。
经过了整整一个半小时,盆里已经装满了黄色液体,足足有五六斤。
没有了黄色液体,肖志新的内脏器官也逐渐显现出来。
动画模拟肖志新腹腔内
大家看着盆里的液体,不难想象肖志新每天带着这些是多么的痛苦。
危险并没有结束,真正地难关还在后面,肖志新的内脏器官上布满了大小不一的肿瘤。
这些肿瘤,才是影响他病情最关键的部分。
李雁医生仔细确定好肿瘤的位置,随后小心的将它们进行切除。
可这时,大家发现,肖志新盆腔处的肿瘤很危险,以为它已经和膀胱处肿瘤的粘连十分密切。
如果一不小心,便有大出血的可能。
李雁医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紧紧盯着每一个位置,小心谨慎地进行切除。
经过了漫长的三个小时,膀胱部位的肿瘤终于被分离了。
手术室很安静,没有人敢说话,只有李雁医生的手术指令。
手术进行中
助手时不时地给李雁医生擦拭额头上的汗水,确保李雁医生更方便的进行手术。
随后肠道上的肿瘤也被分离干净,胃部的也基本处理完毕……
十二个小时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漫长的,手术室外的阿珍和他们的儿子也在焦急地等待着。
终于,李雁医生将所有的肿瘤清除干净了,取出的肿瘤足足有十四袋。
肖志新的病理袋
生死有命亦人定胜天就在大家都松口气的时候,肖志新又出现了新的情况。
麻醉师在唤醒肖志新的时候,发现他竟然没有丝毫的动静。
超过了十二个小时,可肖志新却像是沉睡了一般,一动不动。
如果再不醒来,肖志新的脑部很大可能受到了损害。
“肖志新,醒醒,别睡了,手术做完了……”
“肖志新,抓一下我的手……”
可无论麻醉师如何与肖志新对话,肖志新都没有半点的动静。
昏迷中的肖志新
时针走向十二点的时候,肖志新被医护人员从手术室推了出来。
等待肖志新的妻子和儿子见状,连忙上前查看他的情况。
可还没得及说什么,便听到医护人员焦急的声音。
“家属让一让,现在送病人前往ICU。”
这句话让阿珍的心瞬间沉了下来,将肖志新送往重症监护室,说明他现在的情况很危急。
李雁医生紧随其后,全程关注了肖志新的情况。
到了ICU,阿珍表示自己想陪一陪肖志新。
医护人员表示家属不用陪同,他们有专业的人员,可以更好地看护病人。
李雁医生表示自己留下,肖志新是他的病人,他要坚守到肖志新醒来。
守夜的李雁医生
做完手术的李雁医生已经长时间没有合眼了,他的情况也很糟糕。
可他放心不下肖志新的病情,只有看到肖志新醒来,他才能放下心。
到了第三十四小时的时候,肖志新终于醒了。
这时,李雁医生才彻底放下心来,全场紧盯监测仪的眼睛终于得到休息。
相比于医护人员的放松,阿珍则是不能控制的喜极而泣。
“我的病人我会负责到底,这是我们的约定。”
在阿珍要给李雁医生跪下时,李雁医生一边阻止她的动作,一边微笑地说道。
医者仁心,李雁医生知道自己挽救的不仅仅是肖志新一个人的生命。
阿珍和苏醒后的肖志新
更多是一个小家的主心骨,用自己的医术拯救一个家庭的悲哀,才是最有意义的。
像李雁医生这般做完手术后,依旧为病人牵挂守夜的好医生,才称得上悬壶济世之名。
肖志新是幸运的,有这样好的妻子陪伴一生,又有妙手回春的医生拯救生命,夫复何求?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您的认可是我们继续创作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