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伍里,大多数都是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像工人啊、农民这些,形成了一个工农携手的大团体。那时候,好多家庭的年轻人,都满怀激情地参加了抗日救国的战斗。
在部队里头,亲哥俩一起打仗的事儿挺多的。比如说王树声和王宏坤,还有范朝利和范朝福,谢良和谢有法,贺晋年和贺吉祥,他们都是“将军哥俩”。在战场上,他们屡次立下大功,最后都成了开国将军。
说起来,抗战那会儿,除了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英雄,还有三位姓廖的兄弟将军也挺出名的。他们就是廖运泽、廖运升、廖运周。更巧的是,这三兄弟的经历简直像复制粘贴的一样,全都是黄埔军校出来的,而且还都参与过起义。
【立志报国】
廖运泽、廖运升和廖运周这三兄弟,都赶在了晚清那会儿出生,那时候世道乱得很,老百姓日子难过。廖家挺有钱,手头上有四十多亩的地呢,生活上那是吃穿不愁,在当地绝对算得上是“有钱人家”。
他们三兄弟是堂亲,年纪相仿,所以小时候总能玩一块去。等到该上学的岁数,又一块去读书。起先,他们都在东乡廖家湾的那个国民学校念书,然后又一块儿转学到了上海的私立工惠学校,再后来还一起去了安庆的省立职业学校。
在安庆那所省职校读书时,发生了场反北洋军阀的爱国大行动。三兄弟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声讨曹锟用钱买票上位的行列,动静闹得挺大。结果,军阀们气坏了,直接发了通缉令抓他们。没办法,三人只能离开学校,开始到处躲藏。
那时候,他们碰到了好多心怀国家的英雄好汉,在袁家声这些人的介绍下,加入了国民党。正巧那时候黄埔军校在招人,三个人一合计,就报名参加了考试,结果都考上了,成了黄埔军校头一期的学员。
黄埔军校是三兄弟人生的一个大变局,从那儿起,他们各自踏上了不同的革命征途。尽管后来各自的经历千差万别,但在国家大义的关键时刻,他们都毅然选择了正确的革命方向。
廖运泽黄埔军校一毕业,由于成绩拔尖,就被蒋介石相中,留在学校当老师。没多久,第一次东征打响了,廖运泽成了东征军总指挥部警卫连连长,跟着蒋介石一起去打陈炯明。
棉湖之战可以说是东征路上最为火爆的一场硬仗,廖运泽在战斗中真是又猛又聪明,他和周恩来一起上阵杀敌。最终,他们人少却战胜了人多,给了陈炯明一个重创,让他元气大伤。
后来,他在平定杨希闵和刘震寰的叛乱时,真的是出了大力气。过了两年,经过孙一中等人的引荐,廖运泽就正式入了中国共产党的门。
后来,他亲自带头搞起了南昌起义,可惜因为有叛徒出卖,起义没能成功。没办法,他只好跑到上海,去找老爸的好朋友柏文蔚,柏文蔚在国民党里可是个大官。到了那儿,他没敢透露自己是共产党,而是慢慢赢得了柏文蔚的信任。就这样,他一步步往上升,最后还当上了军长。
后来,在抗日战争那会儿,廖运泽可是出了不少大力的。等抗战一完事儿,他心里头就老琢磨着想离开国民党,回到共产党那边去,可这事儿愣是一直没办成。等到内战一开打,他压根儿就不想跟共产党在战场上对着干,就找了个身体不好的由头,回了自个儿的老家。
后来,蒋介石又叫他回去统领第一纵队,他没办法,只好又回到了国民党那边。可这时候,他心里已经盘算着一个挺大的计划,那就是领着队伍来个起义,彻底跟国民党拜拜。接着,他就跟共产党接上了头,一块儿商量怎么起义。
事情突然间露馅了,国民党开始追捕他。他赶紧想办法逃到了香港,后来还加入了中共地下党。在那里,他居然成功说服了国民党的第318师反水,对内战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
内战打完后,廖运泽回到了祖国,接着在南京政协找了个工作,一直干到1987年,最后是生病走的。
【廖运升爱国之路】
廖运泽的亲弟弟廖运生,黄埔军校一毕业,就马不停蹄地加入了东征和北伐的战斗。北伐那会儿,他挺有本事,愣是把孙传芳手下的一个连给劝反了,因为这,他受到了表彰,官职也一路往上升,最后当上了中尉排长。
后来,蒋介石不守信用,撕了国共合作的条约,廖运升看清了他的真面目,就打算走人。他直接去了安徽,加入了国民革命军,还当上了军政治部的上尉干事。没多久,部队散了,他又跑去跟了方振武的爱国队伍。
在芜湖那次兵变事件里,廖运升率队去救被蒋介石抓起来的方振武。可惜人少打不过人多,最后他们打了败仗,廖运升没办法,只好跑到上海去。刚到上海没多久,九一八事变就爆发了,这让他心里的抗日爱国火一下子烧了起来。
这时候,安徽省政府的廖磊找上了廖运升,想请他出山,当一支抗日队伍的保安团头头。廖运升呢,正憋着气想找小鬼子算账呢,一听这话,二话不说就点头同意了。
抗战那会儿,廖运升一回又一回地把日本鬼子给打退了。他不仅忙着打仗,还到处宣传抗日爱国,让大伙儿都明白得抵抗到底。他还跟当地的共产党游击队处得挺好,一块儿联手打鬼子,共同抗日。
抗战打完了,蒋介石就开始打内战。廖运升找了个理由,说要回家养身体。那时候,廖运泽正忙着准备起义的事儿。后来,党中央联系上了廖运升,让他去帮廖运泽一把,一起把起义搞起来。
起义没成功后,廖运泽跑到香港躲了起来。另一边,廖运升却出乎意料地当上了国民党110师的师长,这个位置还是蒋介石亲手给的。可最后,蒋介石也为这个选择后悔了,因为廖运升一接手军队,立马就带着人起义了。
他直接带着队伍投奔了解放军,这让蒋介石非常意外,但已无力挽回。等到新中国成立,廖运升在南京担任了职务,并且在1981年,他也是在南京离世了。
【廖运周将军】
廖运周在他们三兄弟中排行最小,但成就却是最大的。黄埔军校一毕业,他就赶紧联系上了党组织,紧接着就回老家,发动乡亲们搞武装起义。
之后,他又参加了不少抗日战斗,像是台儿庄那场大战。后来靠着他哥哥廖运泽的介绍,他加入了国民党那边黄维的部队。没多久,黄维就很看重他,一步一步地,他升成了110师的少将。
黄维对廖运周的能力那是赞不绝口,这家伙在好几场战斗中可是立了大功,让黄维对他的看法大大改变。但黄维压根没想到的是,廖运周之所以还留在这儿,其实是为了给共产党当卧底。
那时候,为了让廖运周能顺利开展任务,共产党想了个办法,直接派了不少地下党员混进了110师里。这些人悄悄地在那里建起了共产党的地下师级组织。
党委一建立,廖运周他们就开始悄悄商量怎么起义。他们打算先让解放军挑起淮海那块的起义,再和廖运周从里面外面一起动手。结果,黄维被抓住了,淮海战役大获全胜,这里面廖运周的作用可大了去了。
内战打完后,廖运周被派到了沈阳炮兵学院去上班。1955年,他拿到了“少将”的头衔,接着又被调到吉林去干活,一直待到1991年去世,那时候他已经93岁了。
三兄弟一辈子都在战场上闯荡,虽然走的路不一样,但目标都是一个。战场上,很多兄弟走着走着就散了,像他们三个还能心往一处使的,真的很少见。说起来也是时势使然,这三兄弟,那可是响当当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