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殿礼:全民大炼钢铁点火仪式——《槐花飘香》(小说)选载7

张哥文化 2025-04-22 09:56:59

编者按:“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收到老战友张殿礼寄来的长篇小说《槐花飘香》,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展现在眼前,皖北农村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由弱变强、由穷到富的壮丽诗篇在耳边回响。征得老战友同意,本平台将选载部分章节,让读者从中领略跨越世纪的人间百态。(文中标题为编者所加)

第七章 :全民大炼钢铁点火仪式---《槐花飘香》(小说)选载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槐树庄大队的炼钢炉一溜十几个全部支好,废铁烂铜也已凑齐,柴草木头堆成了小山,烧炉子的“工人”也都经过县里的技术培训,一切各就各位……就等公社

一声令下即刻点火炼钢了。

因为槐树庄全县第一个点火,准备又比较充分,也是县里和公社抓的试点,所以上上下下非常重视。县里要求槐树庄点火时要举行一个仪式,马县长亲自出席,还要让全县的公社、大队领导全都参加。

点火那天,太阳像喝醉了酒一样,红扑扑的大圆脸懒洋洋地从东面树杈上慢慢升起。秋风像狂奔的野马把炼钢炉四周飘荡着的红旗撕扯得猎猎作响。

十几个半拉橛子(小伙子)学着陕西老俵的模样,头上都扎着一条白色的羊肚子手巾,腰上系了一条红丝带,也不知道麻五从哪儿捣鼓过来十几面大鼓和铜锣,天不明就把锣鼓敲得震天价响。镇西头蒋瘸子的铁炮“呼嗵”“呼嗵”的连声炸响,惊得四邻八庄鸡飞狗跳,老叫驴(公驴)挣断缰绳,尥开蹶子“啊--呃”“啊一一呃”地叫着满庄子乱窜……孩子们正沿着直线向学校奔跑时,突然像飞行中的子弹碰到了钢板折射向了其他方向——炼钢炉。

本来准备让槐树庄小学的学生都来参加炼钢炉点火仪式的,麻五想起了上次红芋地里发生的那档子事,生怕秋生、春生、槐花那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再出洋相,于是就取消了让学生参加点火仪式的打算。韩德儒是右派,麻五更不会让他参加这次“左派行动”,上次让他带队参加红芋验收活动,事后麻五就后悔的不得了,现在还一直怀疑学生捣蛋是不是他在背后煽风点火撺弄的。黄老师本来就不想掺和队里的事,只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麻五不叫参加正合他意。课是上不成了,教室里只有秋生、春生、槐花等十几个平时遵守纪律学习上进的学生,其余大部分都是不经请假擅自跑到炼钢炉看热闹去了。两位老师对此十分生气,就让秋生、春生、槐花几个人出去喊人,叫其他学生立即回校上课。终究多数孩子还是听话的,陆陆续续地回到了教室,剩下满仓和狗贴六七个学生,直到上午快下课的时候,才慢腾腾地回到学校。

满仓、狗贴几个正准备进入教室,却被从厢房里走出来的黄老师喊住了。他们一看黄老师气得脸色蜡黄,知道大事不好,就乖乖地转过身子走到院子中间,主动站成一排罚起站来。学生们本以为黄老师会对他们大发一顿脾气,甚至把他们骂个狗血喷头。谁知黄老师却走到他们面前,心平气和地说,不用罚站了,你们几个从今天起不要来上学了。

满仓、狗贴几个人傻眼了,没想到黄老师比发一顿脾气更厉害--把他们开除了!孩子们一听,有的就怨起狗贴来,有的竟嘤嘤地哭起来,剩下的大眼瞪小眼,最后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满仓。

满仓这时候才意识到事态严重,是他拦着他们几个不让回学校的,并拍着胸脯说,有事儿他一个人担着!这时候他如果再不站出来替他们说话,那肯定会受他们的奚落和嘲笑,于是硬撑着把腰杆挺了挺,对黄老师说,今天点火仪式是咱村里的一件大喜事,县长都赶来参加了,俺几个去看看,也是为点火仪式助助威,也表明俺几个学生对大炼钢铁支持的态度!这并没有错,你凭啥开除俺?满仓话虽这样说,但底气不足,声音小得像蚊子,连近在咫尺的黄老师都没听清。

黄老师说,你说的啥我听不清,你大声点再说一遍。满仓就抬高一点声音,把刚才的话半半拉拉(不是原话)说了一遍。

就你支持,学校就不支持?其他那么多学生都不支持?支持得有章法得有组织!是你大不让学校去的,你大不让学校参加自有他的道理,你能说他的决定是错的?你们几个说是不是?黄老师问道。

几个学生都异口同声的说,是。

嗯?大队长的决定是错的?

不是。是。

孩子们被黄老师的反问弄糊涂了,有说是的也有说不是的。满仓,那你说是对还是错?

我不说对还是错,反正你没权力开除俺几个!满仓拧着脖子说。

我是学校负责人,谁说我没这个权力?我说不让你们来上课,你们几个后晌就不要来了!黄老师说罢转身走进了教室。

几个孩子呆愣了一下,继之都围拢满仓,叽叽喳喳地要满仓想办法。满仓就说,老黄说话不算数,俺大当家。今夜里俺跟俺大一说,明个他不把老黄熊扁才怪哩!你们等着瞧吧,不耽搁你们几个明天来上学,

狗贴等都伸出了大拇指,齐夸满仓有能耐!

再说麻五,一大早就到了炼钢炉点火现场,一边指手画脚,一边呼风唤雨,指使得社员蹄爪不识闲儿。他指使人把废铁按照一定的量投入各个炼钢炉,把干燥易燃的劈柴堆放在炉口旁,每个炉口固定一个烧炉工,为每个炉工准备一盒火柴、一瓶红芋片子高度烧酒,以防领导一喊“点火”劈柴点不着出洋相,把烧酒浇在劈柴上,一准一点就着。然后检查临时搭起的主席台是否牢固,结巴嘴子副队长划定的人员位置是否合理恰当……

别看麻五平时粗粗鲁鲁、毛手毛脚的,一旦遇到这样的事,还真不含糊,想得细着呢。各项工作安排停当之后,他一屁股圪蹴在一个土堆上,这才松了口气。想想昨天夜里,他出于对老槐根的尊重,也想让他出面帮助筹划一下点火仪式。

对于麻五来说,组织这样的大会,那可是“大闺女上轿-头一回”哩,弄不好出点小岔子就丢人现眼了!老槐根毕竟见多识广,心眼又细,只要他出面,就不会出漏子。况且他的书记职务又没免去,让他参加会议也显得自己宽宏大度。

谁知,麻五刚一开口,老槐根就哎哟哎哟地把坐直的身子歪倒在床上,一边捶着头一边说着“疼、疼……”

麻五心想,他这是故意做作,麻五根本不相信老槐根真有病,他是想看我的笑话哩!麻五心里说,我麻五不是熊包,没有你我照样能把点火仪式搞得有声有色。等县里召开表彰大会我上台披红戴花手捧奖状,看你可看我的笑话了!

想到这里,他肚子里的气全都放了出来,从腰里掏出儿子的一个破作业本撕了一片纸,又从兜里捏了一撮烤烟,卷巴卷巴点着火,狠狠地抽了几口,烟头火苗呼呼直冒。了解他习惯的知道他在抽烟,不了解的还以为他在吹火把呢!

麻五没等把烟抽完,就发现乱哄哄的人群一齐向炼钢炉涌去。这些人一部分是四邻八庄前来瞧热闹的,大部分是槐树庄大队社员来参加点火仪式的。大都出于好奇,围着炉子转来转去,有的登上梯子扒着炉口往里看,有的掂起木块废铁往炉子里扔……

麻五气得七窍生烟,活像赛跑运动员起跑一样,箭一般冲向炼钢炉,一边咋呼着驱赶群众,一边熊着结巴嘴子副队长。最终,在他指手画脚的吆喝下,人群才慢慢“各就各位”。

槐树庄村民男女老少按列分行站在了主席台正面中央位置,四邻八庄的闲散人员分列两旁,然后又热情地招呼公社、大队的干部坐在前排凳子上。接着他大手一扬,响器班子和锣鼓队就吹打起来,“呼嗵"“呼嗵”的铁炮声震耳欲聋,再加上四周彩旗飘飘,气氛煞是热闹,场面十分壮观,在农村也是少见的阵势!

麻五十分满意,咧开的嘴老半天合不拢。可是锣鼓开敲三通后,仪式还没开始,正像“曹刿论战”表述的景象:一而鼓、再而衰、三而竭。参会的社员已经“溃不成军”_列不成列行不成行,仨一簇俩一团地凑在一起嬉笑打闹,有的蹲着,有的坐下来高一声低一声叽叽喳喳地说个没完……再看围观的群众,也都三三两两地开始“撤退”,四散而去……

那时候村里人都还没有表,麻五抬头看看太阳,已经快爬到头顶了,约摸着十一点多的样子。说好了县里和公社领导十点半准时到达会场,十一点准时开始,十二点结束,不耽误中午正点开饭。这都十一点多了领导还没到,恐怕后晌一点钟也结束不了。结束不了食堂就不能开饭,那各村的老人孩子不都得饿着肚子吗?怪不得邻村的群众四散离去,他们是急着回去赶饭时呢。

副队长梁结巴嘴子一边挥舞着手一边说,都、都不要走啊,县长妈、妈妈上……他越急越结巴,他把“马上就来”,喊成了“妈、妈妈上”还没喊完“就来”,参会的社员便哄堂大笑起来。

笑完之后,社员们还是老老实实地回到了原位,因为他们怕扣工分。围观的群众可不买他的账,你说你的我走我的。麻五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那时候大队还没有电话,无法与公社、县里取得联系。他没办法就一蹦跳下主席台,捞起结巴嘴子的破洋车子(自行车)一跨腿骑上去就朝公社方向冲去,差一点没把看热闹往家走的一个半拉橛子碰倒。本来是自己的不是,他反过来还骂人家“妈的个逼,没长眼呀!”那个半拉橛子想发火,一看麻五早已“飞”得没影儿了,只好朝麻五“飞”去的方向“呸”了一口。

麻五还没到公社,半路上就碰见马县长、公社王书记坐着一辆吉普车向槐树庄开来。麻五顾不了那么多,把结巴嘴子的洋车子往路旁土沟里一扔,便爬上了吉普车。

结巴嘴子远远看见一辆吉普车朝炼钢炉开来,一猜准是县长和公社领导到了。马上指挥锣鼓开敲起来,铁炮“呼嗵”“呼嗵”地放起来,松松散散的人也突然振奋起来,自觉排好了队。等到县长、王书记等领导下车向主席台走来时,他们在结巴嘴子的带领下全都拍起了巴掌表示欢迎。

仪式由公社王书记主持。他首先讲了全公社大炼钢铁的基本情况,自然是形势大好、进展顺利、准备充分之类的连篇套话,尤其大大表扬了槐树庄大队认识高行动快、有决心有信心坚决打好炼钢头一仗,给全公社带个好头,树个榜样,号召全公社各大队都要向槐树庄看齐。最后他又点名批评了罗营、马盘庄等三四个大队行动迟缓、准备不足……接着让麻五介绍经验。

麻五急忙去掏昨天后晌会计给他写的讲话稿,边掏嘴里边说,同志们——,他一掏上衣左边口袋——没有,嘴里又说了一个同志们——赶紧又掏掏上衣右边口袋——还没有!麻五有点急眼,边掏裤子的左边口袋边说,同志们哪——这时下边群众开始窃窃私语,再看马县长和王书记脸子都拉了下来。

麻五脸上汗珠子直冒。

王书记起身走到麻五身边,本想让他不要再找了,随便说几句就算了,正好这时麻五在裤子的右边口袋里找到了讲话稿,他拍手抹了一把汗说,同志们——我可找到你了……

参会的人员一阵轰然大笑,也把马县长和王书记逗乐了。

麻五本来识字不多,再加上会计写的字连笔,念起来磕磕绊绊。头天他也没来得及看,有些字还不认识,当他念到“社员们干劲十足,从早到晚都舍不得歇一会"时,会计怕麻五不认识“歇”字,就在歇后面添加个括号,括号里写上“注:这个字念血(当地口语:同歇音)”。麻五就按原文念了起来:从早到晚都舍不得、括号、注:这个字念血……“血”字刚一出口,人们终于憋不住就哈哈哈大笑起来,有的笑得东倒西歪,有的捂住肚子笑弯了腰……马县长皱了一下眉头,示意王书记赶紧救场。

王书记会意,走到麻五面前,小声说,把稿子扔了,随便讲!麻五一听王书记的话就像解掉了绑绳似的,长长出了一口气,随手把讲稿丢到了地上,胡吹乱侃了一通。

你别说,他比看稿子讲话顺溜多了,虽然东扯葫芦西扯瓢有些不照条,但多数还能扯到点子上。毕竟麻五多次参加过公社、县里、省里,甚至北京的全国大会,是个见过大世面的人物。

太阳早已偏过了头顶,麻五还想往下咧咧。王书记看到马县长使的眼色,马上站起来打断了麻五的话,说,由于时间关系,麻大队长就讲到这里吧……

王书记对马县长立即叫停麻五的讲话,有点突兀,按照平时喊他麻五的习惯,把麻五的麻当成了姓。话一出口,王书记就感觉到了不妥,但他并不打算纠正,因为他确实忘了麻五姓啥了。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王书记马上说,下面请马县长作指示,大家欢迎! 尴尬局面顿时被雷鸣般的掌声掩盖住了。

马县长从国家大炼钢铁“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战略高度讲起,分析了全县大炼钢铁的大好形势,号召全县都要向槐树庄大队学习,争取年底圆满完成任务,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喜。接着他又提出了“一马当先、万马奔腾、大干快上、赶英超美”等鼓舞人心的口号……

正当他讲得带劲时,空中突然打了个炸雷,不知道老天爷是对人间大炼钢铁示威还是助威——秋天打雷还是极少见的。

天气就像小孩儿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一会儿乌云翻滚,狂风大作。马县长唯恐下起雨来影响点火,他就草草结束了讲话。然后生怕人们听不见,就扯开嗓子喊出了“点火”两个字。参会人员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又怕回去淋雨,巴不得马县长发号施令——点火。

等县长话音一落,全体人员情绪高涨,又是嗷又是叫的夹杂着参差不齐的掌声、铁炮声、喇叭声、锣鼓声,顿时天空乱成了袄套(棉絮)。

烧炉工早已做好了准备,单等县长一声令下,哧啦哧啦划着洋火投进炉灶,浸透高度烧酒的劈柴“呼隆”一下全都着了起来……随之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再次响起……

还没等大家把巴掌拍完,瓢泼大雨就劈头盖脸地砸下来。县长和王书记,一头钻进小轿车,丢下傻愣愣的麻五,一溜烟地跑走了。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作者戎装照

张殿礼,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古井镇人。1970年12月应征入伍,在部队服役20年,1983年初提拔为副团级干部,1990年转业到地方工作,在亳州市(含县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担任副局长职务20年(期间担任谯城区第一任工商局长3年)。转业后,开始业余创作文学作品。先后在《短篇小说》《百花园》《安徽文学》《天池小小说》等省以上文学刊物上发表百余篇短篇小说。2017年,出版长篇小说《欧阳五姐妹》。1994年后,相继创作了《军嫂》《华佗五禽戏》《工商所长》等五部影视剧,先后在电视台和网络平台上播出,其中《军嫂》在央视播出。1995年加入安徽省作家协会;2011年加入中国电影家协会。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安徽省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亳州市硬笔书法协会名誉主席、亳州市书法协会会员、亳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退休前曾担任亳州市影视艺术家协会主席和亳州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0 阅读:1

张哥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