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什么都没买,这正常吗?
2020年,天猫双11成交额达4982亿元,京东达2715亿元。单就数字而言,二者之和已经能够排进全球各国GDP的前20强。
今年的数字尚未定格,而从“开门红”等战报我们就能预见再创新高已是必然。但热闹之余,另一种声音也随着活动的进行而越来越明显。
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搜索双11话题,总能看见这样一群人在感慨“购物车里空空荡荡”,“今年什么都没买”。千亿狂欢的热闹属于别人,他们只是这场全民运动的旁观者。
旁观者年年有,今年似乎特别多。
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协会还郑重发出提醒:“双十一”“低价”不可迷信、促销规则套路复杂,下单前需看清楚、限期商品谨慎囤货……
风云汇找到几位放弃凑热闹的小伙伴,希望通过对话能够找到他们不过双11的原因:到底是双11变了,还是消费者变了?抑或是,一切都变了。
直播间天天最低价,该买的早就买完了阿紫,37岁,全职主妇
“不是我不买,是已经买溢了……”
阿紫说话间透着无奈,对购物节毫无抵抗力的她,本想趁着双11“大干一场”,可活动已经开始几天了,实际已下的订单也只有两笔,购物车里还空空荡荡。
造成今天这个局面,可谓成也剁手,败也剁手。
“1月份年货节、3月份女神节、4月份双品购物节、6月份6.18、8月份8.18、9月份99大促、10月国庆、11月份双11、12月份双12”,阿紫对电商购物节如数家珍,“加上其他很多小的主题活动,现在购物节是月月都有,全年无休。”
而且,在数量增多的同时,购物节的战线也越拉越长。下个月才到的活动,可能提前一个月就开始了预售。双11就表现得特别明显,从最初的单天促销,延长至11月1日开始,今年则是10月20就开启了预售。
总之,为了让大家买买买,电商平台跟购物节较上了劲。消费者受到大节小节的刺激,平台GMV逐年走高。2009年第一届双十一,淘宝销售额为0.52亿元。第二年就破了十亿,然后迅速又站上了百亿、千亿大关。
同时,购物节轰炸的副作用也非常明显——消费者需求被分流。阿紫就是典型例子,从1月份开始,每个购物节都不舍得落下,到了11月份,“该买的都买了,该囤的都囤了,双11再买就多余了。”
对直播电商的痴迷,更加剧了阿紫购买力的释放。去年的某一天,在直播间里Get了李佳琦透出屏幕的热情以及全网低价的诱惑,阿紫上了头,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刷直播成了习惯,用她自己的话说,“每天晚上吃完饭,不是在这个直播间买买买,就是在赶往下一个直播间买买买的路上。”
从纸巾之类的日用品,到干果、可乐等零食饮料,再到家里需要换下的大家电,“有种每天都是双11的错觉”,阿紫沉浸在直播剁手的快乐中无法自拔。
并非阿紫一人如此,淘宝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淘宝直播提供直播内容超过10万场,用户每天可观看时长超过50万小时,近1亿件商品在淘宝直播间上架;日均活跃用户大幅度提高,同比增长100%;交易额方面,截至2020年底的12个月,淘宝直播创造的GMV达到4000亿元以上。
以前大家全年的消费需求在双11集中爆发,现在购物节的泛滥提供了更多的释放出口,短视频平台、电商平台等力推的直播电商更把“全网低价”变成了常态,这就把双11推向了尴尬处境。
毫无疑问,平日的分流会对消费者在双11的购物造成直接影响,只不过是影响多少的问题。
而经历了这样一次“特殊”的双11,阿紫这几天都在反思,“618囤的东西现在还没用完,直播间也买了很多无关痛痒的小东西,以后必须做好规划,不能这么放肆了。”
明降暗涨的“无效”双11,重在参与?三石,28岁,程序员
“非常怀念以前那种简单粗暴的优惠,现在的双11,我更愿称之为无效双11。”
理工男三石,目前在后厂村某互联网大厂做程序员,与身边同龄人相比薪资可观,但他并未给双11做太多贡献,甚至表现出了一丝抵触。
“不是反感双11,讨厌的是玩得越来越花的规则和套路。”
曾几何时,三石对双11也是充满期待的。他会盯着商家的促销活动,买一些平时种草的大件,升级手中装备。“家里在用的主机,就是三年前双十一买的。去年想买一套新的主板CPU,满减什么的算了一圈下来觉得不合算就没下手,做了一年等等党,前几天一看又涨价了。”
一方面是商家在双11之前临时涨价,另一方面没玩明白平台的规则,三石看中的主板CPU套装,平日里原价1900元左右,双11优惠后2150元。
“优惠了个寂寞。”
实际上,搜罗社交媒体上网友的吐槽,借助一些第三方的历史价格查询工具,不难发现,商家在大促之前临时涨价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且,相较往年而言,今年吐槽双11“明降暗涨”的声音似乎有增多趋势。有网友直呼成了“韭菜”,还有网友一怒之下把订单“全部取消”。
风云汇就此咨询了在相关的电商从业者、店铺店主,对方给出的答复是“因为活动的力度和波动和市场变化,商品定价确实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幅度。”
参与规则日趋复杂的购物节,消费者在做数学题,商家也同时在做。找不到正确的解,要么成交价过低面临亏损风险,要么成交价就会高过平时。
同时,联系客观背景,优惠力度减小、涨价并非偶然。
大环境方面,受疫情的影响以及各行各业原材料的上涨,商家的经营成本提高。比如家电品类,几个月前,格力、美的、海信和容声等主流品牌刚刚宣布调价,空调、洗衣机、冰箱等产品,价格整体上涨幅度达10%-15%。
此外,双11能给到商家的效益逐年递减,与其费力不讨好地陪跑,不如直接“躺平”。特别是如今直播当道,消费者习惯性地涌进大主播的直播间里薅羊毛,对于拿不出坑位费、佣金的中小店家来说,双11的流量可能会出现比平时更差的反常识现象。
由此,涨价就从日常生活传导到了双11的电商会场。
消费者的消费策略自然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从之前低价刺激的冲动消费变得理性。不过,出于对双11的尊重,三石下单了一些洗衣液、洗发水等生活必需品,“总价没超过100块钱,只能说重在参与了。”
双11套路深,凑不动热闹了vivi,26岁,运营
“以前双11我能抢到什么程度,边吹蜡烛边抢!”
vivi的生日恰好与双11档期重合,之前有次和朋友一起生日聚餐,她掐算着时间赶在零点之前把蜡烛吹了,之后紧接着的不是许愿,而是大家集体掏出手机准备清空购物车。
许愿环节并非跳过,而是直接一步到位,“我把想买的东西给抢到手就是愿望实现了。”
然而,工作这三年以来,自己和朋友都逐渐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打工人”,现实条件不再允,vivi表示“连生日都没心思过了,双11什么的还是往后稍稍吧。”
“毕业就进了在线教育行业,一开始觉得工作多纯属过渡阶段的正常现象,一年以后就不再天真了。疫情又让在线教育火了一把,老师的压力更大了。”
双十一凑满减、抢免单?不存在的,“因为零点我还在批改作业啊!没下班!”
终于,赶在行业危机到来之前,vivi终于下定决心辞了职。之后的情况是否有所转变?并没有。
“作为一名合格的打工人,我是不会去凑这些热闹的。”一方面是因为新的工作环境也不轻松,另一方面,现在双11深深的套路也让她失去了参与兴趣。
回想起17年、18年,vivi表示“平台当时的活动还是相当有诚意的,没费多长时间,随便玩一玩都能有几十块红包。17年用红包买了件T恤,18年买了枕巾,抵扣之后一分钱没花。”
再看最近两年的双十一活动,“盖楼、叠猫猫、扔骰子游戏费心费力,而且到手的真金白银少得可怜。比如今年的喵糖总动员,要做各种任务,还要和人PK,然后分红包。有同事午休时候玩了大半个小时,开了不到两块钱红包,气得她直吐槽浪费宝贵的睡觉时间,说再也不玩了。”
“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红包一块五”,凑满减凑得心累,玩游戏也没红包,vivi觉得双11最大的乐趣不复存在,参不参与也就无所谓了。
消费者的消费策略自然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从之前低价刺激的冲动消费变得理性。不过,出于对双11的尊重,三石下单了一些洗衣液、洗发水等生活必需品,“总价没超过100块钱,只能说重在参与了。”
双11如何“重生”?关注双11的消费者都有相同的目的,不参与的人却各有各的理由。
百度指数显示,2011年至2015年,每年双11期间大众对“双11”的关注度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自2016年开始,其搜索指数进入下滑轨道。2020年双11期间,其热度已经低于2014年,今年还在进一步下跌。
整体来看,这一曲线的走势正符合事物的生命周期曲线。从引入到成长、成熟,然后衰退。
转眼双11已经走过十三年,部分消费者从填表格凑满减、定闹钟抢购参与大促,到将之视作习惯性的节日。这之间,新鲜感和热情的流逝,毋庸置疑。一些商家也由最初的趋之若鹜,过渡到了躺平阶段。
国外的购物节同样逃不开这一发展规律。以“黑五”为代表,2019年“黑五”到来,大家发现疯狂购物已不再有,大促变成了“一个普通周末”。2020年受疫情影响,“黑五”又被加上了“史上最惨”的定语。
同国内一样,国外购物节也寄希望于拖长时间以刺激增长。去年,美国各大零售商史无前例地把“黑五”促销向前提,许多商家从10月9日的周末就已开启打折活动,并将延续到12月。
所以,这并非某一家的平台的问题,而是需要行业共同去打破的发展瓶颈。
平台自然能够察觉到上述变化,战线拉长、满减力度加大、发力直播等等都是应对之举。然而,当“双11什么都没买”的议论声渐起,就已经从侧面印证了这些续命操作治标不治本。
我们无法否认双11等购物节之于电商、零售业的提振。也正因如此,在建设双循环新格局的号召下,在国民消费升级的浪潮,平台才更应该积极求变,走出疲态与质疑,开启一段新的周期。
就如几年前王兴发出的调侃:“你这一招已经用老了”,逍遥子闻言不禁一怔,十年了,第一次有人敢这么说他的“不老长春功”。
是时候抛开“不老长春功”,重新思考一下双11的玩法了。
本文作者:业界风云汇
业界风云变幻莫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多点真诚,少点套路,回归初心,方能始终
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中产在慢慢变穷。
老百姓没钱了!
凑热闹的都是韭菜!
穷呗!啥都在涨,就工资不涨
一个双十一检验了多少人的智商!!我从不在双十一买东西!!!!蠢得一逼的人类![得瑟]
平台虚假,百姓没钱!原因就这么简单
为什么???没钱[笑着哭]
电脑今年的确贵,绕一大圈优惠打折,算下来以为便宜个几百块,我再仔细一看,麻痹,偷偷少了1T机械硬盘。
兜里有没有自己知道,生活质量都在下降,余额不足。
大家兜里钱不够消费啊!!!
没钱。下一个
我不上套,谁也别想套路我
双11很多商家趁火打劫!打着降价的口号,实则很多商家把物价还抬高了!浑水摸鱼,糊弄消费者!
比平时还贵500怎么买呀
然后还有一款平时329的鞋子,10月份突然提价到499然后几个活动满脸下来299(其实平时有些活动329减下来比299还要便宜,说白了就是坑那些没有关注价格的人)
618其实比双十一实惠
双11期越来越长了 有的从3月份就进八双11了 用不了多么 过完年就要进入双11活动期了 越来越没意思了
比平时还贵,还严重扰乱正常物流秩序,支持取缔[笑着哭]
有钱人都把钱砸在房子上了,一直套住,砸股市被套住,请问那还有钱网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上个月花呗无缘无故把我15000直接降到1000,还指望我消费?见鬼去吧,还完连支付宝都给你注销了
现在购物平台,没那么纯粹,确实套路很深,产品质量可靠度低。
终于 ,在当前经济不景气情况下!车贷,房贷,提前消费的后遗症或者说是后果开始暴露出来了!!!!
不知道有什么好抢的,真的需要的话,没活动照样买!一个不知道怎么火起来的活动,占用太多时间和金钱,没必要!
没有诚意的虚假宣传,把消费当傻子,不可能长久
买啥?价格比平时都贵,我疯了?
都是把消费者当傻子。动不动百亿补贴,百亿呢?就是骗局,最后说不定只是商家被迫降点价而已[得瑟][得瑟][得瑟],以后来我直播间买东西吧,千亿补贴
都把消费者当傻子,只要提前几天加入购物车并截图,到活动一开始就会发现比平时还贵得多得多,所以这几年要买什么东西全部避开所有活动。
京东的东西质量还行,但价钱实在太贵了[捂嘴巴]
双十一,我想买个锤子🔨
点名宝洁旗舰店 活动都是坑人[笑着哭]已退货
都TM提前涨价,打折,红包以后还比正常贵好多,傻子才去买
涨价后再给点券,折算下来还没有平时买得便宜
都是刷出来的流量而已,光电子产品倒手都不知道占多少流水
自从遇到黑天鹅以来,大部分已清醒了![得瑟]
越来越套路,买家再精明也精明不过卖家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双十一购物车里面的宝贝没降价反而还涨价了,这玩的是那门子的套路。
提价再打折,谁还愿意上这哈当?
不知道银行的利息啥时候能还完
前几个月在京东买了一双鞋,158,昨天去看那家网店,那双鞋,169
价格猫腻,套路多,物流压力大,残次品居多,完全就是炒作出来的恶俗营销。
马克思主义以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两个对立矛盾,不存在所渭的中产阶级。
脑子太笨,一进去一大堆折扣、减免什么的属实看着头大,干脆不买
优惠少,套路多
看中一件衣服,136,提前加入购物车,昨天一着183,打折后还要一百七十多,套路。不买了
被当了几年傻子了,谁还跟你玩。死远点。前年开始双11就没有在淘宝花一分了
没啥意思,便宜不了几块,看中一款热水器,从四月份开始,一直是885,十月初涨到905,优惠20,不参加满减,这不是减了个寂寞吗?[笑着哭]
一是上当次数多了,二是口袋没钱了[呲牙笑][呲牙笑]
首先马爸爸的神话不在了,其次就是文中提到的双十一各平台的套路问题,譬如我收藏的东西,十月初是1199元,到十月底就变成1349了,虽然算上优惠券什么还是1199的到手价,11月初直接变成1549元,虽然到手价还是1199元,感觉优惠力度很大,其实一点诚意都没有,当购买者都是新小白[呲牙笑]
马云有难,八方点赞[笑着哭]
主要是淘宝现在越来越差了,服务差。假货多。
双十一之前,我手机坏了,就想买个二手苹果11,直接就买了,花2650元。这不是双11活动吗?我去一看,优惠及减免活动全搞一起2850元,就这!还双11,真是个笑话。
口袋里没钱,啥薇娅,李佳琪这种,疯狂收割年轻人提前消费,犹太资本运作[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还房贷啊,一个月几千,几十年,没钱消费,
看着打了很多折,其实和平时买的价格没区别,甚至还贵一点。那双11意义在哪,坑人吗[吃瓜]
网上购买力下降原因,一是收入减少,二是物价上涨,三是假货增多,四是消费理性回归。
本身数据就是假的,都是资本炒作罢了。
拼多多价格每天都是双十一
各种节都是坑商家和坑买家,不掏钱引流,根本就没多少点击率,点击率少销量也会跟着降,客户那边嘛,节日商品比平时还贵,满满的套路
只能说没以前双十一实在了
双十一催生出各种套路,都玩烂了
因为这个阿里巴巴越来越没诚信,无缘无故关闭别人借呗,所有越来越少人用
先涨价后打折以后都比平时贵不少。买个球呀,还是看你们表演算了。
套路太多!某行车记录平时229元/套,双十一抢购价却是350元/套,说前N名半价,每套返还最高100元等等,获半价者不再享有30元/套安装补贴,十一月30号公布获半价名单。水有多深:首先获半价者人数由卖家自由定!只有极少数吧!其次未获半价者代价:350元返还100元(注重最高返100元/套),再减30元安补贴,最后是:350-100-30=220元,而平时价229元/套,差9元,卖家从最高返100元/套作文章!所有一切与数据均为表象!实情:在半价广告下有数以N万人参与,卖家出手一套获得正常利润外,还从消费者借到120元款项,且不少于20天无偿使用(只说月底公布获,半价名单,退款日未提,之后随便找借口拖又拖不还),数以万计人参与,筹钱总量定然大!黑!太黑!
都不上当了
最主要是口袋里没有银子?实话实说!真的!
双十一?垃圾大卖场!!
穷人多了
一年中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套路满满
就是没钱了,但凡你手宽裕点,败家婆娘会管你什么销售套路?天真
就是年底去库存然后美其名购物节[得瑟]
说白了就是都穷了
有钱天天双十一,没钱天天1111
每年固定的刷数据罢了,
我在隔壁超市买的比1111便宜,还天天有货不用等[得瑟]
从来没参与过,没有任性的理由
管不管套路,今年都最少3个月了没网购,实力不允许呀[哭哭]
房子年年涨,总以为是个有钱人。今年恒大都要歇菜了,才发现自己是个穷人。兜里没有几毛钱,算上房子就是千万富翁。
五个大电器双十一前就放在购物车了,10月31号涨了1000块,还一天一个价,有时候涨3000。这些企业真TM不是人,大家捧你,你把大家当猪崽。
玩在双十一大部分商品提前加价,再打拆,实际比平时还贵
大家都明白假货,骗子在狂欢。
套路太多,根本不便宜
从第一次双11到现在,从没买过一分钱的货[得瑟][得瑟]
不管有多便宜都不会是消费者捡便宜!
主要是越来越缺乏真诚,越来越耍套路,而且现在大大小小的刺激消费的活动是越来越多,几乎每天都在接受刺激,要么该买的买完了,要么早就已经麻木了,要么早就被虚假的套路凉透了心……
。以前买赛钛客鼠标。。本来平时差一点1000 最后我看还有不到两月双十一。。结果11直接1150了。。我也是醉了。今年购物车放了几千的东西。到双十一居然涨了几百。。
我也一样翻了几天都没翻到想要的真货。
我的衣服鞋子还可再穿三年
现在的购物节都是属于欺诈行为,还天天喊着最低价!以前是物有所值,现在是花钱买堆破烂
双11对于大多数商家来讲应该都有优惠,最少的优惠也有满200减30,只有极个别商家提早提价,现在买东西好多都不是必需品,放在购物车里面,一般来说都是放了几个月,有的更长时间,一对比不是一目了然,在我的购物车里面基本没有出现过提早提价的商品,怎么评论区有这么多人议论,有点懵了,举个例子,比如说财务用品,凭证帐簿,色带等等这些常用东西,平常根本没有满200减30优惠,但是双11它确实是有优惠的。
今年饭都吃不上了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越来越穷了 [笑着哭]
不买最省钱,于是我掏出了去年双十一没穿过的衣服洗了一下挂了起来
说那么多,一个原因没钱
下岗无钱购物了
要真想买东西不会等你什么购物节再买[得瑟]
双十一之前东西都在慢慢涨价格。所以到活动又优惠又怎么样,反正我不买。
套路多多。
双十一,一分没花,省心省事省钱省得被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