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张桂兰,今年62岁,出生在一个小县城的农村,年轻时家里穷,没能上过大学,只读到了初中。
后来,家里做主让我嫁给了前夫,他是镇上的一名木匠,手艺不错,日子虽然不算富裕,但也能勉强过下去。
我和前夫生了一个女儿,取名叫小慧。本想着再生个儿子,可那时候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严格,生不起,也不敢生。
公婆对我一直有意见,觉得我没能给他们家生个“香火”,在家里地位低下。前夫也因此对我冷淡,甚至偶尔动手,日子越过越苦。
四十五岁那年,我终于下定决心离婚,带着女儿远走他乡,靠着在饭店打工、做家政,一点一点把女儿拉扯大。
好在女儿争气,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在小城市里找了个体面的工作,嫁了个好人家,如今生活稳定,家庭幸福。
五年前,我再婚了,嫁给了老伴刘大江。他比我大三岁,早年在县城的国企上班,后来退休,退休工资比我高得多。
我们是经人介绍认识的,他的原配去世了,儿女都已经成家,家里经济条件不错。我想着,人老了也不能一个人过,找个伴儿也好,日子能有个依靠。
刚结婚的时候,他对我还算不错,起码衣食无忧,不用再像年轻时那样拼命干活。
可是一年后,我就发现,他的“好”并不单纯是对我这个“人”的好,而是希望我能替他撑起这个家,伺候他的儿女、孙子。
真正让我难以忍受的,是他最近的一次举动——他把四个孙子全都接到家里住,而当我想去看看女儿时,他竟然一天打了50通电话,只为了质问我:“谁来伺候大家?”
02
我是再婚嫁过去的,家里的房子是老伴的,存款也是他的,虽然我平时也会帮忙做家务,但他总觉得我“占了便宜”,必须用“劳动力”来回报。
起初,我以为我们两个人的日子还能安稳过下去,毕竟年纪大了,没什么大风大浪。
可后来,他的儿子儿媳忙工作,把孩子放在我们这儿照看,我一个人要带两个孙子,做饭、洗衣、接送上下学,忙得团团转。
我有些不满,毕竟这些孩子与我无关,但老伴却总是理所当然地说:“他们忙着赚钱,咱们老人帮衬帮衬天经地义。”
我不想多争执,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可没想到,没多久,他的小儿子也把两个孩子送来了,说是孩子妈身体不好,让爷爷奶奶带一段时间。
四个孩子,全都堆在我一个人身上。
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先做早餐,给四个孩子弄衣服、梳头发,催着他们吃饭,然后送去学校。
中午他们回来,我要赶着做好饭,下午还得洗衣服、收拾屋子,晚上又是一顿忙活。孩子们还小,吃饭弄得到处都是,衣服脏得快,家里每天乱七八糟的,我整个人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
我也和老伴抱怨过:“他们是你的孙子,不是我的,我没义务伺候他们。”
可他却瞪着眼睛反问我:“那你嫁过来是干什么的?你不伺候,谁伺候?”
我心寒了。
我只是他的老伴,不是免费的保姆。
这次我实在累得受不了了,想去看看女儿,也顺便休息几天。女儿也心疼我,一个劲儿劝我过去住几天。我还没走,老伴就开始抱怨:“你去几天可以,但谁来管孩子们?我可忙不过来。”
我没理他,收拾好东西,坐上了去女儿家的大巴。
结果,刚到女儿家,我的手机就开始疯狂震动。一天之内,他打了50通电话,全都是催促我回去的。
“你到底回不回来?”
“孩子们都没人管了,你忍心吗?”
“你说走就走,这个家谁来管?”
我气得不想接,索性关了机。可没想到,他竟然跑到我娘家去闹,说我“不负责任”,说我“撂挑子”,还说我“狼心狗肺”。
娘家哥哥打电话来问我怎么回事,我苦笑着说:“我只是去看看女儿,怎么就成了罪人?”
可在老伴眼里,我的存在就是为了照顾他的一家人,而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去生活。
他的小孙子生病时,我半夜背着孩子去诊所看病;他的大孙子在学校打架,我跑去学校给孩子道歉;四个孩子的衣食住行,全都是我一个人操持。可如今,我不过是想喘口气,就成了“狠心的人”,成了“没心没肺的老婆”?
我想起了结婚前,他对我许下的承诺:“以后你就安安心心过日子,不用再受什么苦了。”
可现实是,我不仅没过上好日子,反而比以前更累、更憋屈。
我终于明白,这个家,从来不是我的家。
他给不了我爱,给不了我尊重,他需要的,不是一个妻子,而是一个免费的老妈子。
女儿看我脸色不好,轻声问:“妈,你真的甘心吗?”
我没有回答。
但我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03
我没有回去。
我在女儿家住了一个星期,过了这几年里最轻松的一段日子。早晨醒来,有热腾腾的早餐等着我;晚上吃完饭,可以坐在沙发上看看电视,不用匆匆忙忙地收拾碗筷、洗衣服。
女婿对我很好,女儿也细心照顾我,我才终于意识到,原来我也可以被人疼,被人当成家里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只会干活的工具。
老伴又打电话来,语气没了之前的强势,带着几分妥协:“你该回来了吧?家里乱成一团了。”
我没有再像以前那样急着应下,而是平静地说:“我累了,想歇歇。”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最后他只说了一句:“你自己看着办吧。”
这次,我不打算再回去了。
我已经明白,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不是依附谁,而是让自己活得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