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最近看的第一部搞钱纪录片,豆瓣评分9.1分,有意思,绝对值得学习和拆解。
虽然,我觉得里面有很多不真实的成分,尽管导演组已经尽力减少拍摄对创业的影响。但是摄像机的存在,多多少少会干扰环境对待主角的态度和判断。
慑于镜头,主角所接触的人,其表现多少会更收敛、礼貌、宽容。毕竟,谁愿意自己不美好的一面被记录,甚至公之于众呢?
真实的创业必然更加筚路蓝缕,只会比纪录片显示的有过之而不及。

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不动用任何资源和人脉,不使用真名,全身上下只有100美元、一辆旧货卡车和一部没有任何联系人的手机,如何在90天内赚到100万美元?
《富豪谷底求翻身》第一季的主角葛伦·史登斯,化名葛伦·布莱恩,在宾州伊利开启为期90天的冒险之旅。
整个过程中重要的是:钱、时间、团队、项目。
这些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来看看他到底是怎么完成阶段性目标,走到最后的吧!
本文较长,先了解下大致经过:
1、赚到90天生存的必需开销,并赚到创业第一桶金;
2、两次倒卖二手车作为买房的首付款;
4、房产抵押贷款用于翻新和装修;
5、出售房子的利润,用于租店面、烧烤节摊位费用和食材;
6、烧烤节的利润用于店面装修、设施和正式经营。
可以看到,里面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一环落下,就会影响整个大盘。
01解决90天的生存开销
对普通人来说,创业只是一个印象,一个想法。而葛伦对怎么落地的过程和步骤了然于胸。
他做的第一件事很清晰:解决生存。如果整天忙着担心生计,是不可能创业的,必须先支应基本需求。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他首先了解了当地的消费水平,推断出这90天内吃饭、租房、水电、旧货卡加油、手机通讯等各类必须的生活开销。
只有先攒够这笔开销,接下来的时间才能心无旁骛地创业。
为此,他做了这些事:
1、网站上张贴广告,看是否能用旧货卡做点什么,可以拉废金属、垃圾清运等;
2、发布广告服务,推销自己可提供的服务:小时工、上门服务等;
3、上网查看当地人的需求,他看到有人高价回收废旧栏杆、军用轮胎,从这个角度着手,在工厂沿线持续寻找满足要求的材料。
进展:
1、他销售狗狗玩具(一种球),结果无人问津;
2、走投无路之下去收容所,以工作换餐;
3、在网上发布的找工作广告有了回应,阿桀联系他帮忙印制衣服上的图案。还有人请他打扫房子,给付报酬;
4、在圣派翠克节低买高卖一些绿色小玩意(珠串、旗子、贴纸、聚酯薄膜气球等)和服饰,赚进400美元;

5、在铁路沿线,持续寻找锻造栏杆和军用轮胎,历时10天才顺利找到和卖出,赚进1500美元,收入用于租房和买入第一辆高里程的折价二手车。
02买入折价车翻新出售基本解决生存需求之后,该解决创业资金了。

他想的就是通过买卖房地产,赚到的差价作为创业资金。
但是买入房地产的本钱也很多,怎么办呢?以小博大。先从买入汽车资产开始。

在上面的第1个环节说到,他通过圣派翠克节赚到400美元,连同卖掉军用轮胎的钱赚到1500美元,合计下来,除掉租房押金和第一个月的月租,剩余的钱够买入第一辆二手折价车。
低价买入高里程的本田思域,洗刷干净卖出。再以卖第一辆车的收入买进第二辆凯迪拉克休旅车。

成功卖出凯迪拉克休旅车。

小小的胜利太重要了,是成就感,也是信心。
2次低买高卖,成功攒到买入房产的头期款(首付仅一成)。
这就是商人的头脑吧。而普通人一没有门路,二没有头脑,三没有胆识。
03筹备创业资金4万美元为支持创业,需要准备资金,预算4万美元。资金来源:房屋低买高卖的盈余。

和买卖二手车同样的手段,低价买入,翻新装修,再高价卖出,赚得利润,用于创业资金。
那他具体怎么实现:

低首付买入房子,然后产权抵押给银行贷款用于装修。只等翻新后出售,赚得利润投入创业。
04选定创业方向和组建团队买入房产翻新装修,与此同时,选定创业方向和组建团队。
1、大致确定创业方向

在研究咖啡还是啤酒更适合创业时,仔细比较啤酒和咖啡的优劣势、消费场景和消费潜力后,选择开精酿啤酒公司。
2、组建团队

召集比自己优秀、有专业能力的人,聚集起来,以共同的企业愿景,鼓动大家共同创业。
3、调整方向
因为无法在90天内取得酿酒执照,彻底放弃开精酿啤酒厂的想法。而是选择把烧烤和啤酒结合起来,开啤酒烧烤餐厅。
啤酒和烧烤双线经营,同样有潜力打造百万企业。

肋排节的表现至关重要。肋排节的餐食是否受欢迎,影响着是否能在本土打开市场,它作为烧烤啤酒餐厅的前哨站,必须打得漂亮,才能让餐厅具有百万潜力。

肋排节的最后一天,风雨大作,但是葛伦带领的团队坚持到主办单位催促收摊的最后时刻。

最后的结果喜闻乐见:3个奖项中包揽了2个,小卒烧烤在肋排节的出色表现,就像一根定海神针,稳住大家长期以来疲惫、不安、焦灼的心。
06餐厅开幕小卒烧烤在肋排节的表现,俘获了受众的欢心。在本土大受欢迎是可以预见的。
加之团队成员的不断宣传和推广,在餐厅开业当天,顾客大排长龙。
餐厅的盈利模式是否可持续呢?发展前景如何?能否复制并扩张到全国?
葛伦对此都有深层次的考量:餐厅必须体现本地特色,带动在地商家共同发展,并可持续。

同时,必须多渠道营收,才能争取百万估价:
三个渠道营收来自于:餐饮收入;小卒啤酒的线下、线上贩卖;酱汁、蘸料、品牌服饰的线上、线下贩卖。

葛伦是否完成挑战了呢?
鉴于餐厅开业时间短、销售数据的不足(只有餐饮收入),样本数据少,最终估价员给出75万的企业估值,没有完成百万目标。
虽然葛伦挑战失败,虽然纪录片有很多不合理之处(后面再发几篇文章单说),但是这个案例是非常值得拆解和学习的。
后面再出几篇文章写这部纪录片,大家持续关注呀

全文完。感谢你的阅读

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和帮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