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扮演行业标杆,华为再度刷新乾崑智驾

汽车未知数 2025-04-24 05:12:18

在智能汽车技术迅猛发展的浪潮中,华为再次以行业标杆的姿态,于4月22日在上海发布了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及乾崑车控XMC等全新解决方案。这场以“以智能 创造可能”为主题的发布会,不仅展示了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更通过一系列创新成果,为行业描绘了未来出行的新图景。

技术突破:从架构到落地的全方位革新

乾崑智驾ADS 4的发布无疑是此次大会的核心焦点。作为华为面向自动驾驶时代的旗舰产品,ADS 4采用了世界引擎+世界行为模型(WEWA)的全新架构。这一架构的突破性在于,通过端到端优化,将自动驾驶系统的时延降低50%,通行效率提升20%,同时将紧急制动频率减少30%。在技术实现上,WEWA架构分为云端与车端两大模块:云端的世界引擎通过AI生成难例扩散模型,解决了行业普遍面临的“真实场景数据不足”的瓶颈。其生成的虚拟场景密度是真实世界的1000倍,为算法训练提供了海量高价值数据;车端的世界行为模型则是业内首个智驾原生基模型,具备全模态感知能力,能够根据复杂环境动态调用不同功能模块,实现从感知到决策的无缝衔接。

硬件层面的升级同样令人瞩目。ADS 4搭载了华为自研的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舱内激光视觉传感器及分布式毫米波雷达,构建起覆盖360度的多维度感知网络。其中,固态激光雷达以更小的体积和更高的分辨率,显著提升了对远距离障碍物的识别精度;舱内激光视觉传感器则能实时监测驾驶员状态,为安全驾驶提供双重保障。这些技术的融合,使得车辆在雨雪、夜间等极端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性能。

协同创新:底盘控制与安全系统深度整合

如果说ADS 4是智能驾驶的“大脑”,那么华为XMC数字底盘引擎则堪称“神经中枢”。这款行业首创的全域融合底盘控制系统,实现了对车身、电机、悬架、转向、制动等部件的中央集中控制。通过车路状态预热网络和时空智能悬架网络,车辆可提前预判路面颠簸或弯道变化,并在一体化决策中调整底盘参数,使操控精准度达到毫秒级响应。例如,在高速过弯时,XMC能协同转向与悬架系统,自动平衡车身姿态,确保驾驶稳定性。华为工程师透露,ADS 4与XMC的协同运作,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的驾驶体验——系统不仅能“思考”路况,更能通过底盘动态调整“执行”最优策略。

安全始终是智能驾驶的基石。此次发布的CAS 4.0全维防碰撞系统,以“全时速、全方向、全目标、全天候、全场景”为目标,将主动安全能力推向新高度。其核心功能包括路面自适应AEB(自动紧急制动)、智驾爆胎稳定控制辅助、驾驶员失能辅助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系统通过分布式毫米波雷达与视觉融合算法,可在0.1秒内识别突然出现的行人或车辆,并触发分级制动,将碰撞风险降至最低。华为还宣布,到2025年6月,全国将有50万个停车场支持“车位到车位”自动泊车功能,10万个停车场实现跨层代客泊车与充电服务。为打消用户顾虑,华为更推出“泊车无忧”权益,为每辆车提供最高600万元的责任保障。

生态共建:从座舱体验到行业联盟

智能驾驶的终极目标是为人服务,而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的升级,则将这一理念具象化为沉浸式体验。基于混合大模型Agent架构(MoLA),HarmonySpace 5打破了传统车载系统的功能边界,将通用大模型与垂直领域AI能力深度融合。

在语音交互层面,系统搭载的乾崑云鹊垂域大模型,可理解85%以上的口语化指令,甚至能通过声纹识别用户情绪,提供个性化反馈;音乐空间中,HUAWEI SOUND非凡系列以43个扬声器构建7.5.10声道环绕系统,结合自适应声场控制算法,既能实现“前排听交响乐、后排看电影”的独立音区,又能通过发射“负向声波”抵消外部噪音,营造图书馆级静音环境;影视体验上,16.1英寸车载智慧屏凭借3K分辨率与AI画质增强引擎,可将720P视频优化至1440P感官效果,配合百万像素智慧车灯投射的100英寸彩色光影,车厢瞬间化身影院。

华为的雄心不止于技术领先,更在于构建开放共赢的生态。此次发布会云集了广汽、上汽、奥迪、东风、岚图等十余家车企高管,彰显了“华为朋友圈”的壮大。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在对话环节表示:“华为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与车企的制造经验结合,将加速行业从‘单打独斗’向‘生态协同’转型。”这种合作模式已在具体项目中落地——例如,华为与赛力斯联合开发的问界系列车型,凭借ADS系统与鸿蒙座舱,已成为智能电动车市场的现象级产品。而奥迪中国总裁罗英瀚则透露,双方正基于XMC数字底盘引擎开发下一代豪华纯电车型,计划于2026年量产。

安全共识:行业健康发展的共同底线

在技术狂飙突进的同时,华为与合作伙伴始终保持着对安全的敬畏。发布会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周华等13位行业领袖,共同发起了“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强调“安全才是真智驾”。这一倡议的背后,是华为在云端完成的6亿公里高速L3仿真验证,以及超过100万次极端场景测试的数据支撑。靳玉志表示:“L3级自动驾驶的商用化不是简单的技术达标,而是对系统冗余性、责任划分和用户教育的全面考验。”为此,华为不仅建立了从传感器到决策算法的全链路安全防护体系,更在用户协议中明确了人机共驾的责任边界,为行业树立了规范标杆。

纵观整场发布会,华为以乾崑智驾ADS 4为核心,展示了从技术研发到生态协同、从用户体验到安全底线的完整布局。在智能汽车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当下,这种既聚焦硬核创新、又强调开放合作的战略,不仅巩固了华为的行业标杆地位,更推动整个产业向更安全、更高效、更人性化的方向进化。正如华为所坚信的——真正的智能驾驶,从来不是一场零和博弈,而是一场需要全行业共同奔赴的马拉松。在这场征程中,技术突破与生态共赢,终将殊途同归。诸葛易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