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方济各突然逝世,访问中国成了他的未竟之志。与此同时,已经被方济各口头除名的特朗普,却坚持参加方济各葬礼,引发国际热议。
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内会见方济各
日前,教皇方济各因中风及心力衰竭逝世,享年88岁。美国总统特朗普随即宣布,将与夫人梅拉尼娅亲赴罗马参加葬礼,并下令全美降半旗致哀。这一决定看似是对宗教领袖的常规致敬,实则蕴含复杂的政治动机与国际关系考量。
美国天主教徒占人口20%,特朗普高调出席教皇葬礼,意在向天主教群体传递“尊重信仰传统”的信号,对冲其此前争议政策的负面影响。方济各生前关注贫困与移民议题,对特朗普的移民政策颇有微词,去世前一天还在呼吁世界关注移民,关注加沙。
方济各任内与特朗普政府在多个领域存在矛盾。教皇主张包容难民,而特朗普政府推行大规模驱逐计划,副总统万斯甚至在复活节前夕与方济各因移民议题发生理念冲突。教皇批评资本破坏环境,而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
方济各与人群
此前,他曾因为特朗普在美墨边境建造边境墙表示,特朗普已经不是基督徒。换句话说,特朗普与教皇不对付,而特朗普不请自来,更多是政治作秀,试图向外界树立他的“跨意识形态尊重”的形象,同时稳住国内的天主教选民。
值得注意的是,方济各的去世,让访问中国成为了他的未竟之志。访问中国,是罗马教皇方济各一直以来的愿望。他认为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具备超越不同制度体系展开对话的能力,对中国表示景仰和尊重。
方济各任内积极推动中梵关系缓和。2014年,中梵恢复官方接触,双边关系于2016年出现解冻,双方就任命主教事宜进行了多次交流。2018年,方济各签署主教任命临时协议,认可了中国政府对天主教会的影响。
方济各生前最后出席复活节
不仅如此,近年来还有消息传出,梵蒂冈可能会与台湾断绝所谓的“邦交关系”,与中国建交。目前,梵蒂冈是欧洲唯一一个仍然与台湾地区保持“邦交关系”的国家。有不少分析人士认为,方济各的离世,可能会对中梵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特朗普政府则视中国为战略对手,此次葬礼可能成为美梵就中国问题“非正式磋商”的场合。若新任教皇延续对华务实路线,美国或施压梵蒂冈调整立场,加剧宗教与地缘政治的纠缠。
方济各生前推动南南合作,关注拉美、非洲贫困问题,其葬礼吸引大量发展中国家代表。特朗普的现身可能被解读为“美国试图主导全球道德话语权”,反而刺激新兴国家强化独立外交。
人们在祷告
特朗普出席方济各葬礼,远非简单的国际礼仪,而是美国单极霸权衰退期的一次典型外交操盘——既需安抚国内选民,又要在多极化浪潮中争夺道德制高点。方济各的遗产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全球化时代价值观的深刻冲突。
正如方济各在最后一封通谕中所言,“真正的爱没有边界”, 而国际政治的现实却布满利益的藩篱。这场葬礼,或许正是新旧秩序交替的缩影。
特朗谱暗暗挠过教皇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