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与互联网的影响下,人们的内心如封闭的容器,社交仅停留在表面,难以触及内心深处。如今,“群体性孤独” 成为普遍现象,它不仅让我们的内心世界充满荒芜,还引发了一系列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那么,我们该如何打破这种孤独的困境,重新找回人与人之间温暖而真挚的联系呢?
陷入孤独的美国时代人生的旅程中,每个人都可能遭遇低谷,大卫・布鲁克斯在 2013 年便经历了这样一段黑暗时光。
他的婚姻破裂,孩子们离家上大学,曾经成长其中的保守派运动也逐渐式微,许多老友也随之远去。他独自住在公寓里,生活变得杂乱无章,抽屉里放的不是餐具和盘子,而是便利贴和信封。
他有 “工作日朋友”,却缺少能在周末相聚的知己,漫长的周末充斥着寂静与孤独。
孤独的感觉难以言表,有时像恐惧,在胃里灼烧;有时又像醉酒,让人失去方向,随波逐流。布鲁克斯意识到,自己不仅生活空间变得空荡荡,内心更是一片荒芜。
而他的经历并非个例,这是整个时代的缩影。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孤独中挣扎。其中45 岁以上的美国人,有 35% 长期感到孤独;只有 8% 的美国人与邻居有过深度交谈;信任邻居的美国人仅占 32%,千禧一代中这一比例更是低至 18%。
政治上,美国的独立党派发展迅速;宗教领域,与其他宗教毫无关联的运动不断扩张。
与此同时,抑郁症比例上升,心理疾病愈发普遍,自杀率大幅攀升,自 1999 年以来,自杀率上升了 30%,青少年自杀率在过去几年更是上升了 70% 。
每年有 45000 名美国人死于自杀,72000 人死于鸦片类药品上瘾,平均寿命也在逐渐缩短。
布鲁克斯说:“我们身处一个经济、环境和政治危机并存的时代,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社交与人际关系危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脆弱,政治领域谎话连篇,我们仿佛被困在一个无法挣脱的 “低谷” 之中。”
走出孤独的启示在经历了人生的低谷后,布鲁克斯开始思考如何走出困境,他从这段经历中获得了深刻的感悟。
自由,是一个我们常常追求的概念,但布鲁克斯认为,社交自由并非如我们想象中美好。
无根之人四处漂泊,注定被遗忘,因为他们从未真正投身于任何事情。
自由不应是我们肆意畅游的海洋,而应是一条需要跨越的河流,只有跨越它,我们才能在对岸找到心灵的归宿,真正扎根于生活。
当坏事降临,我们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心被击碎,在痛苦与悲伤中变得狭隘、愤世嫉俗;要么思维被打开,获得重生。
磨难会扰乱我们的正常生活,提醒我们并非如自己想象中那般强大。
它穿透我们自以为是的灵魂深处,露出空洞,而能填补这深层空虚的,唯有精神粮食和真挚的人际关系。就像神学家保罗・提利时所说,磨难让我们触及灵魂深处,在那里,我们渴望的是像《柯莱利上尉的曼陀林》中描述的那种纯粹的爱与思念。
书中老人对亡妻的爱,是 “热爱之火烧尽时剩下的一切”,那是一种深入骨髓、无法言说的情感,是两棵树在地底深深缠绕,在头顶枝繁叶茂,最终融为一体的羁绊。
此外,我们还应认识到自己的灵魂。
每个人都有一部分无形、无色、无重量的存在,它赋予我们尊严和价值。成功与否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灵魂的多少。灵魂渴望正道,心灵渴望与他人心灵的融合。
同时,我们不能用创造问题的思维来解决问题,而要拓展思维,上升到新的层次。
成为 “织网者”,拥抱新生活那么,我们该如何行动,才能走出孤独的困境呢?
首先,我们要把自己融入朋友之中,与他们进行深入的交流。这种交流不是表面的寒暄,而是心灵的碰撞与沟通。其次,我们需要独自走进大自然,在那里,没有他人的目光,“自我” 逐渐消散,我们才能真正拥有被爱的能力。
布鲁克斯的朋友凯西和大卫夫妇,他们的生活方式给了布鲁克斯很大的启发。他们家充满了温暖与关爱,孩子们之间相互拥抱、问好,每周四大家都会相聚在一起。
这种亲密的关系,让布鲁克斯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将人际关系放在首位,并付诸行动。
在布鲁克斯身边,有许多像这样的 “织网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编织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艾依莎・巴特勒居住在危险的芝加哥英格伍德街区,当她看到路边两个小女孩在空停车场玩碎瓶子时,她决定留下来,通过在谷歌上搜索 “英格伍德志愿者”,如今她管理着一个大型社区组织 “RAGE”。莎拉女士遭遇了人生巨大的悲剧,丈夫杀害了两个孩子后自杀,但她没有被打倒,而是管理一所免费药房,积极参与社区志愿工作,帮助其他女性处理暴力事件。
这些 “织网者” 重视人际关系,充满道德积极性,愿意为他人发声,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让社会变得更加温暖。
“织网者” 们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他们重新连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从生活中看到更多的乐趣。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不应仅仅追逐快乐,因为快乐往往是自我的扩张,而喜悦则是自我的遗忘。
当母亲与孩子亲密无间,当自然主义者在大自然中尽情遨游,当我们全身心投入工作和事业时,喜悦便会悄然降临。
我们需要改变思维模式,不能仅仅局限于 “登山思维模式”,只关注个人幸福和事业成功。
我们要学会平衡,在追求个人目标的同时,重视人际关系,积极与他人建立联系。一小群 “织网者” 已经找到了更好的生活方式,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效仿他们的行为。
在这个充满孤独与挑战的时代,让我们伸出双手,成为 “织网者”。
把更多的人连接在一起,在人与人的亲密联系中,找到属于我们的 “双倍快乐”。如果你身边有孤独、不幸福的人,不妨将这份温暖传递给他们,让更多的心灵得到修复,让整个社会重新充满爱与关怀。
因为,当我们都成为 “织网者” 时,我们内心的空洞将被填满,社会的裂痕也将被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