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县域皆是人口净流出地区,宿迁市太“难”了

永卓看这个趣事 2024-12-10 06:12:53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宿迁市的“难处”有哪些?

若提及这个问题,那么全市层面上的“人口净流出”必然是其中之一。原因大致有三点:一是因为这个局面至今存在;二是因为人口净流出数量相对较多、流出人口的比例相对很大;三是因为在网络上存在以此“中伤”宿迁的情况。

宿迁市的人口净流出情况达到了什么程度?

以截至2023年的情况为例,宿迁市仍是人口净流出情况严重的地级市之一,87.7万的数量虽然低于徐州、盐城、淮安,但如果再结合户籍人口数量来看,宿迁的流出量占比是15%,低于淮安(16%)、盐城(15.2%),但高于徐州(12.4%)。

对于这种情况,不少网友认为宿迁人口净流出并不意外,但如此高的流出量和比重着实出乎意料。

对于全市层面的人口净流出,也有网友说是泗洪、沭阳、泗阳三大县域成员的流出情况严重导致,而宿迁市区一定是净流入的。

但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以及非普查年份公布的情况来看,宿迁面临的问题却是市区和县域均呈人口净流出的状态。

以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为例,沭阳县净流出超30万人;泗洪县、泗阳县均超过23万人。三县合计77.51万的净流出量占全市净流出量的88.4%。

三县既然占比88.4%,这意味着宿迁市区同样面临着人口净流出的困境。

以2022年的江苏各市市区(不含县和县级市)的人口情况为例,宿迁市区的户籍人口数量为177.77万,但常住人口仅162.85万,人口净流出数量高达14.92万,成为了省内市区人口流失较严重的地级市。

反观徐州、泰州虽然也是人口净流出地区,但两者的市区仍保持人口流入状态。

宿迁为何会成为市区、县域皆是人口净流出地区的地级市?

县域人口确实太多,但本地产业规模无法支撑起人口体量

三县之所以有大量人口外流,首先是因为户籍人口确实太多了,其中泗阳、泗洪是户籍人口超百万的成员,分别多达106.01万、109.13万,而沭阳县甚至接近200万户籍人口,198.84万的体量稳居全省各县之最。

其次是因为宿迁三县都是江苏省重要的农业产区,耕地红线比例、永久基本农田面积都很高,但仅靠农业并不能满足人口大县的发展需要,所以工业、服务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当地的工业和服务业规模又不足以保证所有的就业群体、劳动力都能在本地获得理想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平台,这导致“户籍仍在当地而人在外地发展”的情况难以避免,只是多与少的区别。

‬江苏省内南北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以及上海的虹吸

既然有人口外流,那么绝大多数人的流向自然是经济比本地经济更好的地区,宿迁身在江苏,那么江苏省内部和上海自然是最主要的流出目的地。

假设江苏各市的发展差距,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差距相对很小,那么就不会出现人口大规模从甲市流向乙市的情况。例如宿迁市的经济体量若与无锡或常州相当,不仅不会出现人口净流出的情况,反而能更多地吸引安徽、山东、河南部分地级市甚至苏北其他地区的人口,即使有上海的分流也能成为人口净流入地区。

但现实情况是江苏省内南北部地区的悬殊实在太大,省内的经济头部城市均位于苏南地区,这就使得包括宿迁在内的苏北地区成为了苏南地区重要的人口来源地。

0 阅读:0

永卓看这个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