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离思

零零文化 2025-04-12 01:05:31

杨花·离思

张新贵

暮春时节,清风徐来,一团团杨花,似雪般在风中飘飞。看着这一幕,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的词句,如同一股清泉,在我的心间缓缓流淌。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杨花轻盈的身姿,乍看像花,却又缺少花朵娇艳的色泽与馥郁的芬芳。它们从柳枝上挣脱,飘飘摇摇地坠向大地,竟无人怜惜。街边,杨花在风中起起落落,毫无目的地四处飘荡,看似无情,却又带着难以言说的愁思。就像那些背井离乡的游子,漂泊在陌生的城市,孤独无依,无人问津。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在词人的妙笔下,杨花仿佛化作了一位思念远方爱人的女子。她柔肠百转,满心忧愁,双眼困乏,似醒非醒。好不容易在梦中随风飘万里,去寻找爱人的踪迹,却被黄莺的啼叫声无情地惊醒。这杨花,带着深深的眷恋与执着,恰似那些被思念折磨的人儿,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却总是好梦难圆。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看着杨花飞尽,词人并未感到遗憾,反而为西园中那些凋零的花朵难以重新缀上枝头而惋惜。在这暮春之际,百花凋零,美好总是短暂易逝。杨花飞落,融入尘土,化作一池萍碎,恰似美好事物的消逝,让人感到无奈和哀伤。“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三分春色,竟有两分被尘土掩埋,一分随流水而去。这不仅仅是在写杨花的归宿,更是在感叹美好春光的流逝,表达出对时光匆匆、生命无常的感慨。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仔细端详,那飘落的杨花,分明是离人眼中滴落的晶莹泪水。这泪水里,有思念,有牵挂,有无奈,更有对相聚的期盼。

杨花,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存在,在苏轼的笔下,承载了如此深沉的情感。它让我们明白,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之物,都可能蕴含着无尽的情思与哲理。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应该停下匆忙的脚步,去留意身边的美好,去感受那些被忽略的情感。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原词如下: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以下是注释:

- 水龙吟:词牌名。

- 次韵:用原作之韵,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

- 从教:任凭。

- 无情有思: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

- 萦损柔肠:指细柔的柳枝犹如思妇缠绵的愁肠。

- 困酣娇眼:指柳叶犹如困倦娇弱的眼睛。

- 梦随”三句:化用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诗意。

- 一池萍碎:苏轼自注:“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

以下是翻译:

杨花像花又不像花,也没有人怜惜任由它飘落。离开本家,飘荡在路旁。细细思量,它看起来像是无情实则荡漾着情思。愁思萦绕,伤损柔肠,困顿朦胧的娇眼,刚要睁开又闭上。梦中她随风行万里,本想寻找夫君的去处,却又被黄莺啼声惊起。

不怨这花飞尽,只怨那西园,落花难重新缀上枝头。早晨一场雨过后,杨花遗踪何在?已经飘入池中化成一池细碎的浮萍。若把春色分三份,两份化作尘土,一份随流水而去。仔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是离人晶莹的眼泪。

0 阅读:0

零零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