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好点,少喝点”,375ml茅台1935限量首发

观前言吧 2025-04-21 03:23:13

2025年4月18日,贵州茅台通过i茅台平台独家首发375ml规格的茅台1935酒,每日限量1935瓶,售价818元/瓶。

这一动作看似常规新品上市,实则暗含茅台在行业深度调整期的多重战略意图——从渠道模式革新到价格体系重构,从消费场景重塑到品牌价值保卫战,茅台正以数字化工具为矛,向传统酒业生态发起新一轮冲击。

限量发售,以稀缺性对抗价格倒挂的破局尝试

茅台1935自2022年上市以来,经历价格过山车:从巅峰1800元/瓶跌至2025年的600-700元区间,渠道库存积压、价格倒挂成为常态。

此次375ml新品以“线上专供+每日限量1935瓶”模式推出,本质是对失控市场价格体系的强力干预。

切割传统渠道利益链,通过i茅台直销,绕过层层经销商,直接触达消费者,避免传统渠道低价甩货对品牌价格的冲击。

此前茅台1935在烟酒店渠道售价仅600元出头,与官方指导价严重背离。

重塑价格标杆,818元/瓶的定价,既低于原1188元指导价以贴近市场实际需求,又通过限量制造稀缺性,维持高端定位的心理预期。此举或为后续全规格产品价格体系调整铺路。

激活数字渠道势能,i茅台自2022年上线以来,直销收入占比从22.7%跃升至2024年的48%,成为茅台控价的核心工具。此次新品仅限线上购买,进一步强化平台流量价值。

消费场景与用户画像的精准适配

375ml(约半斤装)规格的推出,是茅台对白酒消费场景变迁的敏锐回应。

传统500ml装酒更多服务于宴请、礼赠等场景,而小容量产品则契合“个人品鉴”“轻社交”等新兴需求。这一调整背后是两大趋势的叠加。

消费降级下的体验经济,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消费者更倾向于“少喝点,喝好点”。

375ml装降低单次消费门槛,单价818元对应毫升单价2.18元,低于500ml装指导价2.38元/毫升,吸引中产阶层尝试高端酱酒。

年轻化市场的渗透,Z世代消费者更注重便捷性与个性化,小规格包装便于携带、适合独酌或小范围聚会。

配合“抽奖赢户外装备”的营销活动,茅台正将消费场景从商务宴席延伸至露营、旅行等生活方式领域。

从产品到IP的价值升维

此次新品包装设计以“川盐入黔”“赤水河神韵”为主题,融合历史叙事与地域符号,延续茅台1935的“文化酒”定位。

此次375ml茅台1935 i茅台首发,每日限量1935瓶,释放了什么信号?

这折射出茅台在行业调整期的战略重心转移——从依赖渠道推力转向构建品牌文化引力。

此前与故宫、国家地理合作的文创酒款屡屡售罄,证明文化附加值能有效抵御价格波动。

通过i茅台“茅粉交流群”等私域运营,将消费者转化为品牌叙事参与者,形成情感粘性。

2024年茅台1935酒体升级后,香气与口感提升,开瓶率显著提高,婚宴市场占比扩大,证明品质仍是穿越周期的基石。

酱酒下半场的生存法则

茅台1935的此番动作,亦是整个酱酒行业转型的缩影。2024年酱酒产能同比下降13.3%,销售收入增速降至4.35%,行业从野蛮增长进入存量博弈阶段。

在此背景下,375ml新品的战略意义超越单品范畴,行业专家指向三大行业趋势。

渠道权力再分配,传统经销商“压货套利”模式终结,酒企通过直销、联营、圈层营销重构渠道价值。

价格带精细化运营,千元价位段竞争白热化,企业需通过规格、包装、场景细分寻找差异化空间。

文化竞争取代产能竞赛,酱酒企业从比拼产能转向打造文化IP,如郎酒的庄园酱酒、习酒的君品文化,均在探索茅台之外的差异化路径。

一场关乎未来的生态重构

375ml茅台1935的限量首发,是茅台应对行业寒冬的“组合拳”之一。

通过数字化工具切割传统渠道痼疾,以文化赋能提升品牌溢价,借产品创新适配新消费场景。其背后,是茅台对“渠道垄断时代”的告别,以及对“用户主权时代”的拥抱。

对于行业而言,这场实验的意义远超单品成败——它预示着白酒产业从“渠道为王”向“用户为王”、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深耕”的范式革命。

那些仍沉迷于囤货涨价的玩家,或将如银基集团般退出历史舞台;而敢于打破旧秩序、重构价值链的企业,或将在新一轮周期中占据先机。

0 阅读:2

观前言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