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问:我死后中国会发生什么?王洪文与邓公意见正好相反

林心玩玩熊 2025-04-24 18:17:22

【前言】

1973年那会儿,中国正处在整顿回升的阶段,就好比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正在一步步地探寻自己的路。

所以,现在中国做的每个选择都特别关键。毛主席因为年纪大了,身体又有好多种病,他得好好琢磨,以后中国要让谁来掌舵。这事儿,关系到新中国的以后怎么走,他必须得更加小心才行。

那年八月,邓小平在经历第二次复出后,直接去了毛主席住的地方,跟毛主席聊起了工作上的事情。

报告讲完之后,他们俩聊起了以前的一些好玩的事儿。聊着聊着,毛主席手里拿着茶杯,好像很随便地问了一句:“要是我走了,中国以后会咋样呢?”

小平同志毫不犹豫地给出了八个字的答复。听完之后,主席的手不自觉地猛地一停。

等主席把茶杯搁好后,他认真地盯着邓小平同志看。

小平同志,说实话,我心里头也挺犯嘀咕的。

邓小平心里头一琢磨,觉得对方挺有政治眼光,不一般。他便继续问道:“这事儿可大了去了,小平同志,你有没有啥好主意,能给解决一下?”

邓小平微微一笑,啥也没说,只是默默地把自己跟前的茶杯和毛主席的茶杯换了个地方。

毛主席立刻明白了,高兴地讲道:“真是想到一块去了!咱俩想到一块去了!”

邓小平说了哪八个字,居然让主席大吃一惊?就那么一个简单的举动,为啥能让主席兴奋得不行?这后面到底藏着啥大故事?咱们得从头说起,讲讲这件重要的事情。

【重新复出,显露才能】

1973年的时候,周总理尽管身体不好,但还是坚持主持了中共中央的一个重要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是商量怎么让邓小平同志重新出来工作。会议结束后,毛主席大手一挥,直接写了“同意”两个字。就这样,邓小平再次回到了政治的中心。这一天,他可真是盼了好久好久。

3月29号那天,邓小平跟着周总理,一块儿去了毛主席住的地方碰头。这可是他俩六年之后头一回见面,两个人心里头那个激动啊,真是没法说,简直就是个大事情!这么多年来的那些小摩擦,就在他们俩握手的那一刻,全都烟消云散了。毛主席还特意跟邓小平说:“好好干,别忘了照顾好自己。”

那天晚上,周总理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传出消息:邓小平同志将正式加入国务院的业务团队,还会以副总理的身份参与外交活动。遇到重要的政策议题时,小平同志也会出席政治局会议,一起参与讨论。

没过多久,邓小平以国务院副总理的身份,出席了一场专门为欢迎刚从柬埔寨解放区视察归来的西哈努克亲王及其夫人而举办的大型晚宴。

邓小平这次重新出现在大家面前,是复出后的头一遭,其实是周总理特意安排的,想让更多人看到他,给他以后的工作打基础。有个外国记者是这样写的:

他虽然坐在一个不太起眼的位置,但全场人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了。他一声没吭,甚至看起来还有点落寞,但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能感受到他再次回到中国政治圈的影响力。

周总理身患膀胱癌,毛主席又饱受多种疾病的困扰。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小平同志的复出,其实有其深厚的历史必然性。早些时候,毛主席曾有意培养王洪文。然而,在王洪文领导工作期间,主席逐渐发现他可能并不具备统领国家所需的全面能力。于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将目光转向了更有潜力的邓小平同志。

1973年8月份,中国共产党全国第十次代表大会开完没多久,毛主席就叫邓小平和王洪文到他住的地方去。把这两个人一起找来,主要是想聊聊工作上的事情,不过,更关键的是,他想看看这两个人在政治上有没有真本事。

工作汇报搞定后,和老朋友碰了头,聊起了以前的那些事儿。聊着聊着,毛主席突然问我们俩:“要是我不在了,中国以后会咋样?”

这句话虽然是随口一问,但里头其实藏着毛主席的盘算。

王洪文率先发言,“往后中国,铁定会接着用主席那套好办法,我觉得老百姓肯定会站在我们这边,支持咱们干的事。”

主席听完王洪文那顺着心意答的话,心里头挺不是滋味,但面上没显露出来,只是淡淡地勾了勾嘴角。

邓小平微微摆手,望向毛主席,干脆利落地说出八个字:“军阀打架,全国乱套。”

毛主席端茶杯的手微微一颤,脸色立马沉了下来。王洪文眼睛也猛地睁大,显然被邓小平那犀利的回答给惊到了。

和王洪文的焦虑不同,毛主席不仅没有发火,反而点了点头,“小平啊,说实话,我心里也有这个顾虑。”说完,他缓缓地把茶杯放到了桌子上。

邓小平的回答,让毛主席挺意外的,同时也让他心里头乐开了花。他仔细琢磨着,觉得邓小平这人在政治上那可真是有股子灵光劲儿,不一般呐。

邓小平同志为什么会讲出那八个字呢?

打从1955年军事改革后,咱们国家一共划分了十一个军区,这些年大体上没啥大变动,尤其是那八个主要的军区,更是长久没调整过。军区的大权,基本都掌握在司令员手里。特别是毛主席经历了“九一三”事件后,心里头更加透亮:军队得紧紧握在党的掌心,不然麻烦可就大了。

随后,毛主席严肃地问道:“这个问题挺严重的,小平同志,你有没有啥好主意能解决这个问题?”

邓小平只是笑了笑,没说什么,默默地把自己跟前的茶杯和毛主席的茶杯换了个位置。

毛主席一下子就明白了,高兴地讲道:“真是想到一块去了!咱俩想到一块去了!”

茶杯换位的意思,说白了就是让各地的军区大佬换个位置坐,就这么一个简单的举动,却直接戳中了关键。

王洪文瞧完那份东西,脸上的不解越来越明显,压根儿没明白眼前这两个人到底在嘀咕啥。

这次主席特意安排的考验,结果一目了然。

很明显,邓小平因为具备长远的政治眼光,比起王洪文,他更适合担当领导职责。

其实,毛主席很早之前就在琢磨怎么整一整军队这事儿,他心里头早就有数了。后来邓小平一开口,嘿,就像给这颗念头浇了水,立马就开始长起来了。

军队急需进行变革,这次交谈进一步加深了毛主席对邓小平的信任。

所以,在那件事情发生后没多久,毛主席心里就琢磨着,得让邓小平来管管军队,让他参与到中央军委的工作中去。

【军区改革,焕然一新】

主席深思熟虑后,觉得军区的改革不能再搁置了,因此决定让邓小平来主导军区的人员调动工作。

1973年冬天12月份,毛主席在中南海召集了一次会议,到会的有部分政治局的大佬和各大军区的头头。这次会议,主要是毛主席想摸摸底,毕竟军区的改革可不是闹着玩的,各大军区司令对改革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后面的工作能不能顺利铺开。

毛主席在会上直接了当,对政治局和军委最近的表现提出了批评,他说:“政治局不讨论政务,军委不研究军事,这可怎么行呢?”

会议室里氛围压抑,静悄悄的,委员们心里都明白,这次的集会,绝非一场走走过场的“批评小聚会”那么简单。

主席稍微停顿了下,然后开口说道:“我琢磨着,咱们得给大军区的司令员们换个位置。”

突然间,委员们都被惊到了,一个个开始小声交谈起来。

毛主席聊起了邓小平:“我把你们的老领导请回来了,打算让他来当总参谋长……我给他两句话,‘外表温和,内心刚强’,他看起来挺和气的,但实际上特别认真,所以有些人有点怕他,因为他做事很干脆。”

众人都清楚邓小平一贯的行事风格,果断迅速、不徇私情,因此心里都放松了下来。

会议一完事儿,邓小平立刻动手忙起了军区调换的事情。毛主席给邓小平打气说:“别担心犯错,干工作嘛,谁都会难免出点小差错。”

因为好久没进行大改动了,十一个军区里头,有八个军区的司令员得换个位置。不过说到成都、新疆、昆明这三个军区,它们的地理位置挺特别,边防工作和国家安全都指着它们呢。所以,中央政治局商量了一下,觉得这三个地方还是先别动了。

各个军区的头头们在当地都呆了好些年,而且各地的日子过的也不一样。为了让军区调动更有成效,邓小平下了命令,让这些司令员们简单收拾上路,身边跟的人不能超过十个。

碰到这种情况,邓小平琢磨着要怎么改革才能搞得好,还能真的成功。

反复琢磨了好久,他最终拿定了主意。

首先,兰州军区的头儿皮定均和福州军区的老大韩先楚做了个位置互换。

兰州军区的头儿皮定均,以前在福州当过一段时间的二把手;而福州军区的老大韩先楚,他之前可是解放军大本营里的高级助手,1957年开始掌舵福州军区。因为长年累月在福州忙活着两岸的军事事务,韩先楚的身子骨也积累了不少毛病。要是把皮定均和韩先楚换个位置,那好处可不少:皮定均对福州那边的事儿门儿清,能轻松上手;而韩先楚呢,也能去兰州那边清净清净,好好养养身子,这主意确实挺棒的。

随后,北京军区的头儿李德生和沈阳军区的老大陈锡联互换了位置。

沈阳军区和北京军区关系铁得很,军事上的交流从没少过。说起来,李德生和陈锡联这两位司令员,以前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的战友,感情深得很。所以,他们两个人的岗位对调,也是顺顺利利,大家都很高兴。

接下来,南京军区的头儿许世友和广州军区的司令员丁盛互换了位置。

南京和广州相隔挺远,两人平时也没啥深交。不过这两位司令员的做事方式挺像的,都是说干就干、行动迅速,因此把他们调换一下位置,其实没啥大问题,下面的干部也能更快适应新领导。

最终,济南军区的头儿杨得志和武汉军区的司令员曾司玉互换了位置。

曾司玉以前是在杨得志将军手下当兵的,他们俩一起在战场上拼过命,是老资格的战友了。所以,当他们要调换工作的时候,进行得非常顺利。

这次工作调动在短短不到三十天里就顺利搞定,所有司令员对邓小平的安排都相当认可,没有一个人有意见。

在邓小平的亲自把关下,这件头疼的事儿被处理得相当漂亮,整个过程一帆风顺,没有出现任何差错。

到了工作岗位,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职责干起活来,都听党的话。这次人员调动后,效果真的挺好的,司令员们都很优秀,他们去新地方就像是加了新动力,让军区变得更有活力,军队也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这次军队的大规模换防,对政治局势起到了很大的稳定作用,同时也强化了中央的集中指挥。它为日后军队高层干部的轮岗制度树立了一个不错的榜样。

从这儿能看出,毛主席说的那句“我走了以后,中国会变成啥样?”听起来像是随口那么一提,但实际上,这反映了他对国家未来走向的深刻洞察。

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背后藏着大学问,真叫人不得不赞叹开国元勋那超凡的政治智慧和头脑。

这次任务顺利完成,让毛主席更加确信邓小平的能力确实出众。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毛主席更加安心地把重要事务交给邓小平来处理。

邓小平重新出山后搞了个大动作,效果特别好。从现在往回看,那次军队调动算是他一系列伟大变革里相当亮眼的一个起点。

【乘胜追击,全面革新】

军改完成后,邓小平开启了他政治道路上一次声势浩大的变革,就是这次变革,让中国经济有了天翻地覆的发展。

1978年,邓小平说了句话,叫“要抬头看外边”,这话一下子就让中国的大门朝世界敞开了,开始和外部打交道。

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到国外考察,回来后他很有感触地说:“我明白现代化的真正含义了!”在亲眼目睹了国内外的发展差异后,他深深地认识到,咱们国家跟世界的发展水平还有着不小的距离。咱们不能像是井底之蛙那样,只看着自己眼前的一小块天地。要是还固步自封,那跟世界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所以,对外开放是咱们必须要走的路!

农村改革的大幕最先拉开。1978年11月24日那天,在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里,有十八户农家各自盖上了鲜红的手印,这一举动,就成了中国农村变革的起点。

小岗村坐落在江淮分水岭地带,老是受到天灾的困扰。不是干旱得太厉害,就是水淹得太严重。那时候,村民们连吃饭穿衣都是个大问题,村里根本看不到砖瓦房,全都是土坯房。小岗村还有个外号,叫“三靠村”,说的是“粮食靠政府发,花钱得靠救助,种地还得靠贷款”。每到秋天收完庄稼,几乎家家户户都得出门去“讨饭”。

村长严金昌回忆道:“那时候我们心里都挺没底的,可要是不走那一步,就得活活饿死,家里穷得叮当响,日子过得太艰难了。”

改革以后,到了1979年,小岗村的粮食产量嗖嗖往上涨,一年就搞到了13万斤,这可是以前五倍的量啊。大伙儿口袋里的钱也鼓了起来,人均收入从22块涨到了350元,一下翻了好多倍。不仅如此,他们还还了国家800元的贷款。

这个村庄头一回还清了国家的贷款。换句话说,仅仅一年的工夫,小岗村就从以前的“穷得揭不开锅”变成了“手里有余钱”。

农业只是改革的一个起点,邓小平同志对改革开放有着更为远大的规划。

改革马上就要从乡村蔓延到城市,进行一场大范围、深层次的革新。

没过多久,邓小平老爷子做出了个大胆的新决定,那就是要搞经济特区。

邓小平同志在一次会议休息时提到,“你们广东啊,挑个地儿,试着弄个特区。中央这边资金紧张,得靠你们自己动手,得想尽办法闯出一条新路来。”

1980年8月26号,第五届全国人大的第十五回会议上,国务院提议的《广东省经济特区规定》被通过,这标志着深圳经济特区开始正式设立。

1980年那会儿,深圳宝安县里头的某个小镇,路上就两条硬邦邦的水泥道,一条叫人民路,另一条是解放路。后来深圳成了特区,那发展速度,简直让人瞠目结舌。就说那个深圳国贸大厦吧,建得飞快,平均三天就能整出一层楼来。

中国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深圳开门迎客了,就这样开启了它的历程。

从打开国门、设立经济特区到如今,深圳已然成为了“中国的一个奇迹”。从一开始的对外开放政策,到决定成立特区,深圳这一路走来,真的挺不容易。它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座城市,更像是一个展现中国发展速度的活生生的例子。深圳的变化和成就,就是活生生的“中国现象”,让人不得不感叹。

四十年来,深圳这个地方扩大了好多,面积变成了原来的七倍。每个人平均赚的钱,也就是人均GDP,涨了56.3倍,每年平均都能涨11.2%,经济总量更是疯涨了12000倍。说到工业生产的价值,深圳在内地的城市里排第一。

深圳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摇身一变成了国际化的大都市,这在全球历史上都算是个奇迹。这事儿也充分说明了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多么的成功。

【总结】

一个国家要是没了领导人,就像军队没了将领没法行动,蛇没了头也动弹不得。领导人对于一个国家,既是方向的象征,也是引路的灯光。

从重新站出来到军队改革,再到后来的国家开放,邓小平走的这条领导路子,挑战不断,但他做得相当出色。从复出那一刻起,他面临的困难一个接一个,但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邓小平老爷子让大伙儿过上了吃喝不愁、日子滋润的小康日子,彻底转变了13亿老百姓的生活轨迹和命运走向。国家的发展得脚踏实地,但也得敢于尝试新路子。邓小平老爷子凭借他那超乎常人的政治眼光,领着咱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迈开大步,朝着更加美好的明天闯去。

向那些杰出的人物表达我们的敬意。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这个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名字,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我们敬仰他们,不仅因为他们的成就,更因为他们那份对梦想的执着和对事业的热爱。他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在逆境中展现出非凡的毅力和决心。他们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让我们明白,只要有梦想,有坚持,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让我们向这些伟大的人物致敬,感谢他们为这个世界带来的美好和希望。他们的精神,将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成为我们不断追求进步的动力。

聊聊邓小平,大家有啥心里话想分享吗?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说说你的观点。

#百家说史品书季#

0 阅读:50

林心玩玩熊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