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时候的封建王朝,一个国家的未来走向,很大程度上就看那个坐在龙椅上的君王怎么样,他是国家能不能繁荣昌盛的关键所在。
说说中国古代吧,有好多英明的皇上,比如汉文帝、唐太宗、明太祖他们。在他们统治的时候,国家繁荣昌盛,老百姓也都过得安稳幸福。
当然,历史上也不乏残暴的帝王,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夏朝的夏桀和商朝的商纣了。
这两个人干的坏事,哪怕过了好几千年,还是让后人非常看不起。
在我们国家的旁边,日本有个他们自己的“暴君”式人物,这家伙就是日本历史上的第25代天皇,名叫武烈天皇。
但和中国那些残暴的君主最终会被老百姓推翻的情况不一样,日本那边,就算出了个像武烈天皇那么厉害的天皇,天皇还是稳稳当当地坐在最高统治者的位置上,这到底是因为啥呢?
武烈天皇究竟做了哪些让人震惊不已的坏事呢?
【日本天皇制、“自欺欺人”的历史】
“皇”这个字啊,它可是从咱中国古代那会儿就开始有了。
在咱们华夏的历史里,有个说法叫“三皇五帝”,这主要是为了赞扬那几位咱们老祖宗对华夏民族的巨大贡献。
以前啊,掌权的人不叫“皇”或者“帝”,他们被称作“王”。
到了秦始皇那会儿,他觉得自个儿的功绩跟“三皇”差不多,比“五帝”还要牛,所以他就把“皇”和“帝”给搁一块儿了,管自己叫始皇帝,还让人尊称为“皇帝”。
所以,“皇帝”这个头衔在中国历史上沿用了好几千年。咱们的文化对邻国日本影响挺大,他们也跟着用了这个称呼。
他们管老大叫“天皇”。
天皇自称乃日本“天照大神”血脉相承,属于神族,跟普通人不一样。
他们编造神话故事来包装自己的来历,把自己捧成神明一般,目的就是要让老百姓好骗。
根据历史记载,日本最早的天皇叫做“神武天皇”,他是现在日本大和民族的老祖宗,也是大和政权的建立者。
根据《日本书纪》的记录,神武天皇和东周的第四位君王周禧王,他们是同一时代的人。
仔细探究后不难发现,神武天皇的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无论是现有的文献资料还是考古发现,都没法确切证实他是否真的存在过。
而且,从神武天皇开始算起,一直到第十四代的仲哀天皇,都没有确凿的证据能表明他们确实存在过。
所以,在考古专家的圈子里,大家普遍认为,日本《古事记》和《日本书纪》里讲的那段历史,是为了把天皇捧成神仙,而编造出来的一些人物故事。
真实且有依据的记录显示,“天皇”这个称呼大概是在日本的推古天皇统治那会儿开始有的。
那时候,日本当权的人在写给中国隋炀帝的信里,用了“东边天皇恭敬地向西边皇帝致敬”这样的说法。
这句话把隋炀帝给惹毛了,让他当时特别生气。
在中国古代皇上看来,日本顶多算是个“偏远小国”。以前赏脸让它称个“王”就不错了,现在居然还想自封为“皇”,这不是明摆着想造反吗?
这段事迹被记录在咱们中国的《宋史》里的《蛮夷传》部分,算是从侧面给这事儿提供了证据。
讲到这里,我们心里不由得琢磨:日本天皇凭啥能把日本的历史一直传下来,还号称“永远的一脉相承”?
实际上,这事儿跟日本天皇推崇的理念有很大关系,他所采用的理念核心,说白了就是儒家那一套。
【“不朽”的天皇制、武烈天皇的出生】
从17世纪起,日本有了种新思想,大家叫它“水户学”。这种思想主要讲了君王和大臣之间该怎么相处,还和日本的神道教思想混在了一起。慢慢地,“水户学”就变成了日本文化里很重要的一块儿。
它的精髓在于儒家学说里“朱子”的那一块。没错,为了让日本天皇更方便地管理国家,他们就把儒家学说里的禅让观念给剔除了。
再说说历史更久远的,那就是日本的神道思想。他们把“天照大神”当成是民族的祖宗神,就像咱们华夏民族把“女娲”“伏羲”这些当作祖先神一样。
日本古时的人们,因为特别尊敬他们的创世神“天照大神”,所以就把这份敬意也带到了对天皇的尊敬上。
对日本老百姓来说,天皇就像是他们最亲近的人,甚至比自己的爸妈还要重要。
这个观点是有根据的,你看现在的日本,家庭观念还是很“一家之主”那种,说白了,就是天皇制度那时候,大家跟着学,现在也这样。
当这种思想延伸到国外其他民族那里,就变成了所谓的“大东亚共同繁荣区域”。
在日本天皇推行的极端国家主义教育影响下,日本士兵大都把他们的侵略活动看作是“帮助改进”,就像是“大哥在管教不听话的小弟”。
这种说法在很多纪录片里头都讲过,就像那个很有名的《东京审判》纪录片里,日本战犯东条英机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为自己的侵略行为找借口。
这种想法对于外来的人来说真的很难想象,但日本的老百姓却觉得完全可以接受。
天皇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居然能持续上千年,就算出了像武烈天皇那样的残暴统治者,老百姓也一直没放弃它。
那么,武烈天皇究竟残忍到什么程度呢?
武烈天皇是日本历史上的第二十五位天皇,他其实是仁贤天皇的第六个孩子,仁贤天皇呢,是之前的第二十四代天皇。
仁贤天皇这名字听起来挺和善,但实际上他一点也不仁慈,反而相当凶狠残暴。
仁贤天皇在位那会儿,日本朝廷里的大臣换了一茬又一茬,这都是因为他杀了不少大臣的缘故。
按照传统的继承规矩,武烈天皇作为第六个孩子,其实并没有资格坐上天皇的宝座。但仁贤天皇特别宠爱他,这份宠爱让他最终得以继承大统。
武烈天皇一出生,仁贤就特别喜欢他,没多久就让他当上了皇太子。
这让武烈天皇遭到了兄弟们的怨恨。
在历史上,为了抢皇位,兄弟间经常闹翻,清朝的时候这种情况尤为突出,有个著名的“九个儿子争皇位”的事儿。
日本天皇权力挺大,这事儿不言而喻。
武烈天皇从小就遭到兄弟们的排挤和刁难,这让他变得多疑又残暴。
在任贤天皇的影响下,他开始把自己当成神一般的存在,坚信自己不论做什么都是正确的。
爸妈太过溺爱,加上在教育上没怎么强调“仁爱”这一点,这给武烈天皇以后变得残暴狠辣悄悄铺了路。
公元498年时候,仁贤天皇驾崩,随后,只有9岁的皇太子武烈就坐上了天皇的宝座,他是日本的第二十五代天皇。
【迎娶亲娘、暴虐的开始】
九岁那年,武烈天皇就当上了日本的老大,管着整个日本。这么一来,他心里头肯定是得意洋洋,觉得自己了不得。
他当了皇帝后,头一件大事就是要把自己的亲妈,也就是春日大娘,封为皇后。
儿子要和自己的亲妈结婚?这种事听起来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回头看看人类这一路走来,掌权的人为了保持他们说的“血脉纯正”,常常会找近亲结婚。不过,很少有人荒唐到跟自己的亲妈结婚的。
所以,当武烈天皇刚提出这个想法,朝廷里的大臣们很快就表示了不同意。
武烈天皇究竟是何许人也?他一旦下了决心,大臣们的反对根本动摇不了。不过,他也有展示“柔和”一面的时候。
他给老妈起了个新名字,叫春日娘子,还跟外头人说,那不是他亲妈。接着,他就把老妈正式封为了皇后。
这番自欺欺人的举动,让大臣们震惊得说不出话来,最终也只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有人会琢磨,春日大娘就不能出声反对吗?她身为天皇的老妈,难道就没点话语权?
结果证明,其实是不行的。
在日本,皇上拥有最大的话语权,就连他的爹娘也管不着。那春日大娘为啥还要站出来唱反调呢?
据史料所述,春日大娘跟仁贤天皇其实有血缘关系,春日大娘的爹是仁贤天皇的叔祖父,所以他们俩算是叔祖父的孙女和侄孙这样的亲戚关系。
现在跟自个儿儿子联手,也就多迈一步的事儿,况且自己仍能抓着大权不放,春日大娘有啥理由不同意呢?
关于武烈天皇为啥娶了自己亲娘这事,很多人都说是因为他“太爱妈了”。想想也是,武烈天皇从小就跟他妈春日大娘特别亲,一直到他9岁当上皇帝,都离不开她。
9岁的小孩儿靠父母,这其实挺正常的。
但我们真的不清楚,武烈天皇娶亲是不是全靠父母帮忙。这事儿没人能确定。
但是,如果说武烈天皇心思不够周全,那他展现出的残暴行为又让人觉得,这真不像是一个孩子的作为。
武烈天皇当上皇帝的第二年,他干了件让大家都非常生气的事。
有次,他碰上个怀孕的女士,那位女士满脸都是疼爱的表情,轻轻摸着肚子,温柔得不得了。
武烈天皇瞧着也咧开了嘴,心里琢磨着,真想瞧瞧肚子里的娃长啥模样了。
但他没打算等孕妇自然分娩,而是让人把孕妇带来,直接从她肚子里把婴儿取了出来!
这种做法,让人一下子就联想到了《封神演义》里商纣王和妲己打赌的那段故事。
出门溜达时,商纣王和妲己碰上个孕妇。妲己心血来潮,跟商纣王玩起了猜谜,她说那孕妇肚里的孩子肯定是头先露,而残暴的商纣王偏不信,硬说是脚先出来。
为了确认结果,妲己下令剖开那名孕妇的腹部进行检查。
这种做法让商纣王很不悦,不过他最后还是点头同意了。
最后肯定是脚朝上了天。
从这事儿就能瞧出来,商纣王那真是个糊涂又狠心的君主。
武烈天皇要是跟商纣王比起来,那可真是一点都不逊色,甚至还要更过分一些。
武烈天皇在做了伤害孕妇的事后,又在路上瞧见有人正拿手指抠红薯。他琢磨着,这法子主要就是靠手指甲使劲儿。
接着,他下令让人狠心地拔掉了仆人们的指甲,随后又指派他们去挖掘红薯。
这种让下人吓得不行的事儿,武烈天皇却乐得合不拢嘴,双手拍得啪啪响。
经历了这两件事情之后,下人们对武烈天皇的凶狠有了更深的体会,都觉得跟在他身边就像跟老虎在一起一样,危险重重。
之后,武烈天皇的做法变得越来越狠辣,让老百姓心里都七上八下的,特别害怕他。
【以折磨人为乐、18岁暴毙】
有次,武烈天皇出门溜达,瞧见渔民们正拿着鱼叉在水里捉鱼呢。
武烈天皇脑海里一直晃动着渔民捕到鱼时那开心的笑脸,这让他有了个新奇的想法,自己动手做了个游戏。
他吩咐手下人躺在水渠里,又叫人把水灌进水渠,接着他自己拎起一把叉子,站在那等着。
没过多久,有个人憋不住气冒了出来,他眼里立刻闪出光,抄起叉子就猛地刺去,只要叉子碰到人,他就开心地大笑起来。
仅仅一天工夫,他就夺走了好几十条人命,连水沟都被鲜血染得通红。
大伙儿瞧见武烈天皇那咧嘴大笑的模样,都心里嘀咕,以为碰上个怪人,压根儿没想过这位天皇竟被捧成了“神明”,其实只是个心思单纯、不够成熟的小孩。
不过,日本史书里头压根没提这些事儿,倒是讲了一个武烈天皇的所谓“成就”,那就是他去打了一个叫平群真鸟的人。
可在《烈女传》里头,讲的故事可不一样。武烈天皇去打平群真鸟,其实是因为心里头有怨气,对他怀恨在心。
在《烈女传》这本书里,武烈天皇看上了一个名叫影媛的姑娘,不过这位姑娘心里头喜欢的却是平群家的少爷。
因为顾虑到武烈天皇的残暴性格,所以我没有立刻回绝,而是选择约他出来面谈。
武烈天皇心里盘算着影媛会答应他,于是乐呵呵地去找大臣平群真鸟,想借一匹好马来用。
不过,平群真鸟对武烈天皇的诸多残忍行为感到不屑,再加上他身为先皇的重臣,所以对待武烈天皇时常常显得不够恭敬。
武烈天皇心里一直惦记着影媛,所以他对平群真鸟的事情就没太在意。
他到了约定的地方,结果一看,影媛正靠着平群家少爷呢。
这让武烈天皇觉得自己被耍了,脸上挂不住的他,一回去就找了个谋反的借口,派人去攻打平群真鸟。
平群真鸟一家惨遭灭门,影媛心里明白,这都是因为武烈天皇那睚眦必报的性子,对他们怀恨在心。她自责不已,觉得是自己连累了平群家。
但武烈天皇没将影媛留在身边,他让影媛回了自己的家乡。
这明显表明,武烈天皇对影媛的偏爱,跟对其他女子完全不同。
不过从那以后,武烈天皇的脾气变得愈发凶狠。
有一次,他出乎意料地召集了十几个年轻姑娘。当大家都猜测他可能要做些不正经的事情时,他却让人牵来了马匹,硬是让这些姑娘和马匹配对在一起。
他找借口说:谁要有动静,那就是不纯洁,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死。要是没反应,那就算过关,能进宫当宫女。
这样离谱的行为,让当时的人们对这位天皇恨得咬牙切齿。
大家本以为苦日子还得熬上好一阵子,没想到在公元507年,武烈天皇18岁那年,他突然就去世了。
他到底是怎么死的,没人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全国的老百姓都松了一口气,天皇去世,他们心里头一点都没觉得难过。
这足以说明武烈天皇是多么不受民众欢迎。
武烈天皇这辈子就活了18年,但他干的荒唐事、残暴行径,简直能和夏朝的桀、商朝的纣相比,说不定还更过分些。
这样的行为居然没能改变日本民众对天皇的信任。
从这个角度看,就能明白日本天皇实施的蒙蔽民众策略有多么奏效。
肯定的是,到现在这个时候,经过美国的一系列影响,日本的天皇制度其实已经没啥实际权力了,只是个空壳子。
虽然现在天皇这个职位还在,但现在的天皇更像是摆在那的装饰品,有名头没实权。
可能只有这样,才能让日本的百姓真正感受到民主带来的光明。
古代往事综合大典史记
#百家说史品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