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更为便利的支付手段和方式,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移动支付也逐渐取代传统的纸币成为目前最为流行的支付方式,甚至上了年纪的老人也开始使用了这一全新的支付手段。移动支付受到欢迎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其所具有的便利性,越来越多的商家也将移动支付作为首选甚至唯一的支付方式,因此很多不习惯使用移动支付的人群也不得不学习使用这一支付方式。
从积极意义上来说,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电子支付确实拥有很多优点——无需找零,快速反应,减少假币,减少排队等待时间等等。国家也已经正式发行了电子人民币,不但减少了纸币印刷的成本,也从技术层面上切断了伪造的可能。特别是移动支付能够减少假币的特性更是受到众多小商贩的欢迎,也让利润本来就不高的他们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如今无论是平时的购物还是工资的发放基本都以电子支付为主,往日直接发放现金的情况已经变得越来越罕见。似乎纸质实体货币离退出历史舞台只剩时间的问题。但是最近在部分人群中,却逐渐出现相反的情况——移动支付方式被放弃,纸币使用再次出现,这是为什么呢?
在移动支付成为主流方式之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那就是钱越来越不够花了。失去了实体纸币的真实触感之后,变成了数字的电子支付方式似乎也让人们对金钱逐渐失去了敬畏和精打细算的能力。看到想要的东西也不再像往日一样经过深思熟虑,往往冲动之下就进行了购买,这也导致入不敷出的情况愈演愈烈。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心态上的变化其实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纸币拿在手中会让人有一种真实的感觉,这一张薄薄的纸张背后隐藏的实际上是大量辛勤的汗水。因此在使用之时也必然会经过一番权衡;相反电子支付则让其变成了一串数字,这串数字的减少和增加让人缺乏一种真实感,甚至让人产生减少的数字并不是真实花出去的钱这种自欺欺人的想法。如此一来往往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花销。
特别是对于自制能力比较匮乏的未成年学生来说,电子支付虽然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放大了其消费的欲望。作为学生群体来说其生活来源主要来自于父母,由于没有参加过工作,体会过用劳动换取报酬的经历,因此在使用电子支付的时候往往会造成超前消费以及透支消费。
再加上众多支付软件往往将金融业务的广告内容放在十分显眼的位置,因此很多学生群体在不知不觉间就陷入网贷的漩涡中无法自拔,甚至发展成“以贷养贷”等行为,最终在进入社会工作之前就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这无疑是一种十分巨大的隐患。
因此有些家长选择以现金方式提供生活等费用,这样一来首先让孩子可以转变消费观念,使他们懂得金钱并不是虚拟的数字,而是需要通过劳动才能换取的报酬;其次则是可以培养他们的理财观念,如何合理有效地安排生活费用的支出,不至于陷入过度消费的泥潭;最后则是使他们可以远离“花呗”、“借呗”等业务,也让他们不会陷入一毕业就背负上沉重的债务。
不可否认,电子支付确实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任何一种商业模式背后,最为核心的诉求依然是盈利。电子支付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部分人群陷入了过度消费的困局,相反提供电子支付的企业则借此赚取了不菲的利润。
对于普通人来说,在享受电子支付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一定不要被上面各种广告所吸引,一定要对自己的财务状况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而对于学生等自制力较差的群体,用现金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理财意识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