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瞬间涨价”,难洗“杀熟”嫌疑

冯海宁 2025-04-22 18:10:35

“边下单边涨价,时间相差20分钟,价格却涨了近150元。”近日,重庆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她于3月12日晚10点50分左右,在某在线旅游平台上预订了7月18日至20日安徽合肥某Loft艺术公寓的大床房,两晚的价格分别为276元与268元。由于行程有变,约20分钟后,李女士准备再订一晚,但她打开页面后发现,该房型的价格已变为417元。

同一家酒店、同一个房型,短时间内如此大幅度涨价,这自然让消费者感到费解甚至难以接受。其实,遭遇酒店“瞬间涨价”的消费者不少,在社交平台上多个网友反映类似问题,有的多浏览了几次,酒店价格就涨了;有的是下单后酒店未确认,再点进去时发现已经涨价……酒店涨价的神经竟然如此敏感和高效,不免令人感到好奇: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逻辑和手段?

有业内人士透露了内情:为实现收益最大化,酒店一般会综合市场行情、已有预订量、历史数据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调价。“例如,入住率在30%时,酒店可能以较低价格售卖,当预订量达到50%或80%时,会相应地提价。”这是酒店涨价逻辑。至于涨价手段,小型酒店采取人工调价,大型酒店选择信任收益系统的价格,提前在系统中设置相应条件,达到条件后会自动调价。

由此看出,酒店涨价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供需关系是主要因素,即需求量达到一定比例,就会触及涨价“按钮”。从这个角度来说,酒店有自主定价权,根据供需等情况涨价是正常现象。不过,我们要注意到“瞬间涨价”四个字,“瞬间”意味着快或者极短的时间。那么,一家酒店的预订量或者供需关系,能否在瞬间就发生显著变化呢?显然不是每家酒店都有这种爆发力。

不可否认,近几年旅游市场持续火爆,一到旅游旺季酒店客房需求旺盛。但也要看到,每年国内外知名连锁酒店在华都新开业不少酒店,增加不少客房满足需求。再说,某些酒店因位置、价格、环境等因素,也未必受到消费者青睐。所以,不是每家酒店都需求旺盛,具备“瞬间涨价”的条件。某些酒店仍有不少剩余客房的情况下“瞬间涨价”,这不免会让人怀疑另有隐情。

从某种程度来说,酒店根据供需情况涨价很正常,但“瞬间涨价”耐人寻味。不排除部分热门酒店因需求旺盛,具备爆发式的“瞬间涨价”的条件,但非热门酒店“瞬间涨价”,很可能涉嫌“大数据杀熟”,即部分小型酒店发现某个消费者对自家产品预订活跃,就精准调价;大型酒店利用相关技术系统监测到自家产品受到某个消费者关注,就认为是潜在房客,精准“杀熟”。

所谓“大数据杀熟”,一般是指同样的商品或服务,不同客户看到的价格也不同的现象。但还有一种可能,即同一消费者在短期内看到同一商品价格不同,这种“杀熟”有两种考虑:一是,看到消费者青睐自家产品,通过精准调价刺激消费者尽快下单,否则价格更高;二是,通过涨价来获取更多利润。要特别指出的是,“瞬间涨价”大概率利用了技术手段涨价或“杀熟”。

“大数据杀熟”违反《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多部法律法规。不管酒店“瞬间涨价”是正常调价还是“大数据杀熟”,各地有关部门都应该介入调查,对正常涨价的酒店还其清白,对涉嫌“杀熟”的应依法处置,坦率说,部分酒店难洗嫌疑。

0 阅读:6

冯海宁

简介:为正义“说话”,为公平“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