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扫地机重度用户怎么评价?六边形战士石头G30U深度体验

客星科技站 2025-04-23 13:56:07

2016年应该算是国内扫地机器人智能化的元年,距离今年已经过了9个年头。

作为16年就将LDS激光导航大规模应用的品牌,石头这些年发布了很多型号,现在型号已经多到需要花时间梳理才能大致了解。

作为一个资历非常老的扫地机重度用户,我认为大部分家庭中,扫地机和无线吸尘器几乎都是刚需,而洗地机只是看使用需求和场景,并不适合所有家庭。

目前我还有三台扫地机依旧在服役,家中的是三年前的石头G10S Pro,工作室还有G10和T7S,这两台是四年前的老机器,分别主打自动擦洗和自动集尘,你没看错,当年这两个功能还没有二合一,只能按需选择。

无论从功能、易用、清洁能力上老产品几乎被新品全方位碾压。

目前扫地机的功能已经趋向于完美,该有的都有了,目前我已经想不到接下来的扫地机还能怎么升级,增加机械手?G30 Space探索版已经有了,自动集尘、自动上下水,每一家品牌旗舰型号做的都还不错,我能想到的升级还是算法,以及真正的AI智能。

怎么升级那是品牌需要关心的事,我们普通消费者安心享受就行了。

G30 U规格参数一览

主机高度:7.98cm

吸力:20000Pa

导航/避障方案:石头星阵领航2.0(3D ToF双固态激光雷达+视觉识别)

越野高度:底盘智能抬升最高越障4cm

扫地:机械臂升降二爪零缠绕边刷+零缠绕双臂螺旋对刷

拖地:200转/min热水恒湿擦地+机械臂边拖

主机水箱:70ml内置不可拆卸电控水箱

地毯清洁:支持≤22mm长毛地毯,智能升降拖布/主刷/边刷

全自动基站:支持自动集尘、自动热水洗布 / 烘干、自清洁、自动补水、自动添加清洁液、自启杀菌

其他特点:实时视频、宠物追踪、RRmind GPT语音助手、AI省心模式3.0

G30 U技术解析&外观消失的LDS激光雷达,更强大的星阵领航技术2.0

从G10S Pro跨界到G30 U,外观最直接的变化就是顶部的圆形旋转激光雷达消失了,换成了双光源3D-ToF传感器方案,其实这个变化上一代G20S Ultra就有了。

这么看确实整体更协调,扫地机也变得更薄了,仅有7.98cm厚度,定制家具可以预留更矮的高度,像我之前买家具买沙发都要带个卷尺去量高度,低于12cm的就不考虑,选择面会更窄一些。

8cm不到的高度很矮了,大部分带脚撑的家具也就10cm左右高度,而LDS激光雷达的扫地机最终解决方案就是升降,会占用机内一部分体积。

前脸正前方区域包含了一颗RGB摄像头,一个补光灯,以及一个前置ToF模组,前置的ToF模组为双光源方案。

可以注意到G30标准版本上用的是可升降的LDS激光雷达方案,LDS方案也有缺陷,那就是只能扫描长、宽,无法测量高度,导航和避障上表现会逊色不少。

很多旗舰手机都配备了3D ToF方案,用于人脸识别和其他用途,所以它的扫描更偏向于立体且更加精准,这么一说你应该更明白。

背面,从左到右依次为:基站集尘口、背后3D ToF模组、充电极片、注水口、充电极片。

这个角度可以看到侧面依旧保留竖向结构光沿边传感器,这些传感器配合算法构建了石头的星阵领航技术2.0。

从红外动图就能看出来这套系统是如何替代之前的旋转LDS激光雷达的,机身小幅度转动就可以使用前后双向3D ToF+竖线激光沿边传感器无死角扫描整个室内。

这套系统构建导航和路径规划效率非常高,几圈下来就能构建初步场景,相对于LDS激光扫地机初次构建地图效率提升不是一星半点。

我用障碍物围了一个大面积区域,G30 U只花了几分钟就构建了地图,可以看到和实际场景相差无几。

G30 U的主动避障能力很强大,同时它的主动避障策略也是可以选择关闭、标准和灵敏三挡,默认是标准模式。

标准模式下对于常见障碍物避障效果不错,上图我搭建了一个小场景,摆放了若干障碍物,可以看到基本是贴近障碍物但不碰撞的形式完成了整体的清扫。

但是如果线缆加入,那么扫地机就变得比较保守了。

这种随机出现在地上的线缆,G30 U会直接远离一部分距离,毕竟线缆缠住扫地机这事我以前可没少遇过,基本要么把线缆撤掉了脱困,要么就是被线缆彻底卡住。

配合摄像头传感器和环境感知算法,G30 U会直接标注物品本身名称,如果在APP设置中打开“实景照片”,就能看到对应的障碍物照片,实测就连塑料袋这种物品都可以准确识别。

有意思的一点是我上面扔了一个排插充当障碍物,在G30 U的扫地记录里面这个障碍物并不是线缆,而是被更精准标注为了排插,AI识物能力确实强大。

电视柜和鞋子这类常见家具和物体也都被精准识别出来了。

扫拖越野全能升降,配合基站清洁力MAX

现在看到的就是完全体状态,两块圆形拖布安装好了。

它的传感器还是非常多的,相对于三年前的扫地机有了较大升级。

二爪零缠绕边刷,除了防头发缠绕,边刷整体是安装在可伸缩可升降的机械臂上的。

这样扫地机在90度墙角,或者其他场地中固定边刷爱莫能助的场景就不会出现了,起码能解决很多问题。

G30 U的APP中也可以开启“使用深入缝隙清扫”,使用这种方式去清洁更多正常扫地机无法清扫的缝隙,比如电器、家具底部等低矮区域。

同样,拖布安装位置,有一个也是可升降+收缩的机械臂,也就是拖布也可以实现边刷同样的操作。

坦率的说,这套系统工作成果要比之前G10系列上的震动拖布更优秀,无论是单位时间清扫面积,还是对于卫生死角的清理,都要强不少。

拖布本身可以实现8N下压力,以及热水恒湿拖地。

底盘升降主要依托两块越野轮,越野轮是做了一些结构的优化,越障高度达到了4cm,日常门槛不会有这么高的,就算是阳台和客厅之间推拉门的门槛,都是可以无压力越野。

工作室场景有个半开放空间,落差高度大约在2.5cm左右,用了一根铝合金收边条,G30 U跨越这个高度轻轻松松,甚至没有一丝犹豫,干脆又利落。

无论是边刷、底盘还是拖布模块的升降,它们都可以智能组合升降。

比如日常清扫场景中的地毯,中短毛地毯会直接进行底盘抬升,同时拖布抬起。

而长毛地毯,拖布就直接会被拆卸,G30 U会自己返回基站,留下两块拖布,再继续返回清扫地毯。

你可以在APP中设置各种地毯清洁方式,最大化程度满足自己所需。

也可以开启更丰富的选项。

配合AI避障和诸多传感器,G30 U已经可以以较高概率识别出液体,比如常见的颜色液体酱油、奶油、牛奶、各种污水,如果此刻扫地机正在扫地,它识别出来后会立刻关闭风机,抬升边刷,改成拖地,但是要注意,这个功能目前还是测试版本,它对于水这种无色透明液体还是很难识别的,对于右侧这种颜色液体识别率比较高,建议日常把这个功能打开,但是尽量保证还是无液体的情况下进行清扫。

G30 U具备20000Pa大吸力电机,配合零缠绕双螺旋对刷,可以有效吸入各种大颗粒杂物,同时这种双螺旋对刷的设计,有头发丝缠绕的时候,旋转过程头发丝会直接向中间靠拢,最后从中间区域被吸入到集尘盒。

其实多年前某个扫地机开拓品牌已经尝试采用两根双主刷的设计合作剥离线缆的操作,但是这样的设计比较占据空间,石头的做法就很讨巧了,而且不占地。

石头经典型号S50仅有2000Pa最大吸力,其实也就是2019年,时隔六年,提升了10倍。

这个吸力下,红豆甚至是黑豆这种大颗粒、细碎粉尘、一些纸张塑料,都是轻松拿捏。

其实现在扫地机发展至今,最不用担心的就是吸力,国内市场太卷了,倒逼电机吸力不断提升,现在就连入门的扫地机,或者主打走量的型号,都是吊打几年前的旗舰机。

因为要集成的东西太多,水箱就变成了内置方式,集尘盒也是做了不规则的六边形,但是有基站集尘系统,这个尘盒日常打开的概率不大,顶盖的方式也从之前的掀盖变成了磁吸,可以节省一定空间。

聊聊这个全能基站,相对于多年前扫地机开始设置基站,带水箱版本的基站也是越做越大,但是好处是基本可以做到全能了。

不过G10S时代已经开始具备自动上下水版本,G30 U同样也是如此,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上下水版本更节省空间也更方便。

它的水箱顶盖自带提手,容量也相当可观。

这次污水箱增加了除臭模块,老用户都知道,此前的污水箱污水忘记倒掉,只需要两天时间,那么打开的污水味道相当夸张。

基站中间区域镜面盖板打开就是集尘袋和清洁液添加盒,和市面上很多高端洗衣机一样,基站是具备自动添加清洁液功能的,而不需要像之前那样自己往水箱里倒入。

盒子容积还是比较可观的,毕竟清洁液也不需要时时刻刻注入清洗,添置一次能用很久。

基站最核心的区域,右侧的方形孔为集尘孔,左侧的方孔则是对称设计的装饰。

中间区域为两个充电触点以及补水口,最下方则是可以拆卸清理的拖布清理模组。

模组拆卸非常简单,新设计的结构也方便偶尔清理底盘,其实大部分时候都不需要手动清理。

基站的功能齐全,除了日常清洗拖布烘干和集尘,还具备杀菌和自清洁功能,标配了UV除菌灯,尘盒滤网、尘袋都加入了抗菌成份,通过了TÜV 南德母婴级认证。

基站清洗拖布为80度左右温度的热水,洗碗机的内部热水温度也在80度左右,这个温度是可以充分溶解油污,配合清洁液可以有效将拖布做到洗的干干净净。

我这里将酱油特意滴在了拖布上,模拟一定程度的脏污。

在红外热成像仪中能看到清洗结束后的余温,大约在45度左右,清洗完成后可以设置为烘干,机器大约会花上几个小时彻底烘干拖布,避免发霉发臭。

实测清洗效果非常优秀,几乎看不到任何残留的痕迹。

石头G30 U还支持语音唤醒,直接下达命令也是非常好用的,日常也可以设定不同的指令满足个性化清扫需求。

如何评级G30 U?

作为一个老用户,我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扔掉家中那台G10S Pro,不是它不好用,而是已经被新品彻底碾压了。

G30 U在扫地、拖地、智能化、全能基站上几乎没短板,这次配合星阵领航技术2.0,G30 U的体验可谓是全面拉满,之前或多或少有不少短板,如今可升降可伸缩机械臂的边刷和拖布模块有了,可自动拆卸的拖布有了,热水洗拖布有了,全能基站有了,避障识别更多障碍物了,智能分配清扫拖地任务有了,各种防缠绕的设计有了,没有短板,你能想到的它都有,你想不到的设计师想到了。

如果你和我一样还是G10S这个系列或者更早的用户,G30 U这位全能战士,我是非常推荐的。

0 阅读:0

客星科技站

简介:一枚坚信搞机无罪的处女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