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有几年没去福州,对于我而言,福州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福州,可以用四词概括:一分多的书生气;二分多的慵懒;二分多的商贾;三分多的暮气;
书生气
怎样的书生气?家国情怀。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
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陈宝琛、林旭、林纾、林徽因、冰心。。。
不管,当下福州如何,由于历史上有这些杰出的人物,在政治、军事、外交、翻译、文学、教育。。。等等各个方面在中国近代史发挥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为这个城市注入了浓厚的家国情怀——岁月能冲淡往事,但,无法磨灭那些镌刻于历史的文字。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在阅读这个城市的过程中成长,历史的文字也注入了一代一代年轻学子心中。

慵懒
这份慵懒,一部分来自雍容。
书生气提到的诸多人物,不少来自一个个传承几百年的世家大族。福建作为“兵家不争之地”,宗族思想深厚之地,这些传承百年的家族,或许没有其他地域的家族更久远或者更显赫,但足够的历史沉淀,这些大大小小的家族或许没有旭日东升的耀眼,至少有众星捧月的光彩。家族开枝散叶,落入这个城市的角角落落,雍容里面带来几分慵懒。一部分,来自省会的身份。自公元1300年前,福州逐渐成为福建的省会,这个身份就没变过了。作为省会,自然汇聚了各地区的权贵。富家。福州——有福之州,这个被称为最像江南水乡的城市,为什么像呢?偏安一隅,汇聚诸多锦衣玉食的人,又有盘根错节关系,加上发达的水系地理条件——让这城市自然多了几分与世无争般的慵懒。

商贾
闽南的风头,省会的身份,容易让人忽视了,福州,这个城市在商业方面的能力。制造业、金融、商超、物流、房地产、互联网、汽车工业。。。在不同时期,在不同行业都有过不同的企业,做出不错的成绩,只是,这些企业“各领风骚若干年”——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大多,显得后劲不足。
暮气
什么样的暮气呢?个人感觉,就是《大宅门》中,白景琦中年以后呈现出来的白家的样子。
固执守旧的二奶奶——厌恶杨九红,竟然用计把其亲生女儿拐来自己带;自私自利的武贝勒——为了个人利益,伤天害理,摆烂卖惨。。无所不用其极;由怨生恨的杨九红——女儿被拐走,第二孩子又流产。。这个曾经精明、利落、豪爽的女人内心渐渐扭曲起来;自大无能的白敬业——自以为是,好大喜功,又贪婪的白敬业,因为赌博,断了一条腿。。。胆大妄为的王喜光——中饱私囊,欺上瞒下,胆大妄为的白家大管家,连白家卖出去的汽车也敢买下来开。。终于东窗事发,被扫地出门。。于是携怨报复。。。。。。。。。
白景琦,看似威风八面,其实老的老的劝不了,平辈的平辈的压不住,小的小的管不了。。。。。于是,偌大一个白家,一个管家,王喜光,欺上瞒下,活得比东家还滋润。。。白景琦几十年,除了,家长里短,纳妾又纳妾。。。也没什么太多可说到的。。。

这种暮气的感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几年前有看一档福建栏目,专门做亲人矛盾调节,那个栏目,真的是很“大宅门”:各种匪夷所思的脑回路。。。各种帮亲不帮理。。。看了以后,把我整无语:这栏目,怎么跟其他省的不一样?着实困扰了很久。。。。这都是什么观众在看?这个节目怎么能出这么多期?
于我而言,福州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一分多的书生气;二分多的慵懒;二分多的商贾;三分多的暮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