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春秋130:无心菜|不是比干问的那种菜

花木花木 2025-01-24 04:22:23

2018年5月,我泰安河边那个小苗圃,除了看到通泉草,还看到了另一种没见过的植物,它的样子很像我在所住小区看到的鹅肠菜,但花不一样,鹅肠菜花瓣的深裂达到基部,5片花瓣看着像10片,而我眼前的是老老实实的5片。用手机软件辨识了一下,说是无心菜。

鹅肠菜

无心菜

《中国植物志》说:“无心菜Arenaria serpyllifolia,产全国各地。生于海拔550-3980米沙质或石质荒地、田野、园圃、山坡草地。广泛分布于温带欧洲、北非、亚洲和北美洲。全草入药,清热解毒,治麦粒肿和咽喉痛等病。”

最早收载此植物的是清代吴其濬所著《植物名实图考》,所使用的名字为“小无心菜”。由于该书将十字花科豆瓣菜属植物豆瓣菜的正名定为“无心菜”,所以石竹科的这种植物便被定名为“小无心菜”。该书说:“小无心菜比无心菜茎更细,棼如乱丝,叶圆有尖,春初有之。”

1972年出版的《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一册)收载此植物时所用正名为“蚤缀”,别名为“鹅不食草”。据说,因此植物花极小,故有“蚤缀”之名。

1983年出版的《西藏植物志》收载此植物时,使用了“无心菜”这个名字,将“蚤缀”作为别名。

据《中国植物志》提示,1976年出版的《台湾植物志》最早将这种石竹科的植物定名为“无心菜”。

提起无心菜,人们可能会想起《封神演义》中的故事,摘心后的比干,因卖无心菜的民妇一句“人若无心,即死”,而落马身亡。这个故事中的无心菜,一般认为不是石竹科的这种无心菜,而是人们常吃的空心菜,即旋花科番薯属蕹菜。

来自网络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