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广西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0103混凝土拌合用水考试记忆卡笔记

小菊儿 2025-04-22 13:17:57
混凝土拌合用水一 主要检测参数氯离子含量。1 主要技术标准

(1)《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3)《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GB/T 11896-1989。

2 理论知识要求

2.1 熟悉:

(1)题目:混凝土用水类别;

饮用水:可以直接用于混凝土拌合。

地表水:如河水、湖水等,需经过检验符合标准后使用。

地下水:需经过检验符合标准后使用。

再生水:经过处理后的废水,需经过检验符合标准后使用。

海水:一般不建议用于混凝土拌合,除非经过特殊处理并符合标准。

出处:《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

考试答案:

混凝土用水分为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和海水。饮用水可以直接用于混凝土拌合,其他水源需经过检验符合标准后使用。

(2)题目:混凝土拌合用水的水质要求;

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0.06%(以水泥重量计)。

pH值:应在6-8之间。

硫酸根离子含量:不得超过0.02%(以水泥重量计)。

不溶物含量:不得超过0.02%(以水泥重量计)。

可溶物含量:不得超过0.02%(以水泥重量计)。

不溶物颗粒直径:不得大于0.15mm。

不得含有:油类、有害酸类、有机物、糖类、盐类等对混凝土有害的物质。

出处:《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

考试答案:

混凝土拌合用水的水质要求如下:

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0.06%(以水泥重量计)。

pH值应在6-8之间。

硫酸根离子含量不得超过0.02%(以水泥重量计)。

不溶物含量不得超过0.02%(以水泥重量计)。

可溶物含量不得超过0.02%(以水泥重量计)。

不溶物颗粒直径不得大于0.15mm。

不得含有油类、有害酸类、有机物、糖类、盐类等对混凝土有害的物质。

(2)题目:混凝土拌合用水的试剂要求;

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0.06%(以水泥重量计)。

pH值:应在6-8之间。

硫酸根离子含量:不得超过0.02%(以水泥重量计)。

不溶物含量:不得超过0.02%(以水泥重量计)。

可溶物含量:不得超过0.02%(以水泥重量计)。

不溶物颗粒直径:不得大于0.15mm。

不得含有:油类、有害酸类、有机物、糖类、盐类等对混凝土有害的物质。

出处:《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

考试答案:

混凝土拌合用水的水质要求如下:

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0.06%(以水泥重量计)。

pH值应在6-8之间。

硫酸根离子含量不得超过0.02%(以水泥重量计)。

不溶物含量不得超过0.02%(以水泥重量计)。

可溶物含量不得超过0.02%(以水泥重量计)。

不溶物颗粒直径不得大于0.15mm。

不得含有油类、有害酸类、有机物、糖类、盐类等对混凝土有害的物质。

(3)题目:标准规范对试验环境条件的要求。

温度:20±5℃

相对湿度:50%±10%

试验室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灰尘和杂质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仪器设备应放置在稳定的工作台上:避免振动影响试验结果。

试验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防止温度变化影响试验结果。

出处:《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

考试答案:

标准规范对试验环境条件的要求如下:

温度:20±5℃

相对湿度:50%±10%

试验室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灰尘和杂质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仪器设备应放置在稳定的工作台上,避免振动影响试验结果。

试验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防止温度变化影响试验结果。

2.2 掌握:

(1)题目:混凝土拌合用水氯离子含量的原理;

原理:使用硝酸银滴定法,通过硝酸银与氯离子反应生成不溶性的氯化银沉淀,通过滴定终点判断氯离子含量。

出处:《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GB/T 11896-1989

考试答案:

混凝土拌合用水氯离子含量的原理是使用硝酸银滴定法,通过硝酸银与氯离子反应生成不溶性的氯化银沉淀,通过滴定终点判断氯离子含量。

(2)题目:混凝土拌合用水氯离子含量分析步骤及试验结果的计算。

试验步骤:

取一定量的水样,加入适量的硝酸溶液。

加入适量的铬酸钾指示剂。

用硝酸银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现砖红色。

记录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积。

计算公式:氯离子含量(mg/L)=C×V×35.45÷Vs

C:硝酸银溶液的浓度(mol/L)

V: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积(mL)

Vs:水样的体积(mL)

35.45:氯离子的摩尔质量(g/mol)

出处:《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GB/T 11896-1989

考试答案:

混凝土拌合用水氯离子含量分析步骤如下:

取一定量的水样,加入适量的硝酸溶液。

加入适量的铬酸钾指示剂。

用硝酸银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现砖红色。

记录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积。

氯离子含量(mg/L)=C×V×35.45÷Vs

3 操作技能要求

3.1 熟悉:

(1)题目:氯离子含量试验用仪器准备;

滴定管:精度0.01mL,用于精确测量滴定过程中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积。

容量瓶:精度0.1mL,用于准确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

移液管:精度0.1mL,用于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水样或试剂。

烧杯:250mL,用于盛放水样和试剂,进行反应。

滴定架:用于固定滴定管,确保滴定过程稳定。

pH计(可选):精度0.1,用于测量水样的pH值,确保水样在合适的酸碱度范围内。

天平:精度0.1g,用于称量试剂和沉淀物。

滤纸:中速滤纸,用于过滤不溶物。

干燥器:用于干燥沉淀物,确保称量准确。

出处:《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GB/T 11896-1989

考试答案:

氯离子含量试验用仪器准备如下:

滴定管:精度0.01mL

容量瓶:精度0.1mL

移液管:精度0.1mL

烧杯:250mL

滴定架

pH计(可选):精度0.1

天平:精度0.1g

滤纸:中速滤纸

干燥器

(2)题目:氯离子含量试验所选用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

滴定管:使用前需校准,确保精度。将滴定管固定在滴定架上,缓慢滴加硝酸银溶液,直至溶液呈现砖红色。

容量瓶:使用前需校准,确保精度。准确量取所需体积的水样或试剂,加入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摇匀。

移液管:使用前需校准,确保精度。准确移取所需体积的水样或试剂,避免气泡和残留。

烧杯:使用前需清洗干净,确保无杂质。将水样和试剂加入烧杯中,进行反应。

滴定架:确保滴定架稳定,便于操作。将滴定管固定在滴定架上,确保滴定过程平稳。

pH计:使用前需校准,确保精度。将电极插入水样中,读取pH值。

天平:使用前需校准,确保精度。将试剂或沉淀物放在天平上,读取质量值。

滤纸:选择中速滤纸,确保过滤效果。将滤纸放在漏斗中,过滤水样或沉淀物。

干燥器:确保干燥剂充足,密封良好。将沉淀物放入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

出处:《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GB/T 11896-1989

考试答案:

氯离子含量试验所选用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如下:

滴定管:使用前需校准,确保精度。将滴定管固定在滴定架上,缓慢滴加硝酸银溶液,直至溶液呈现砖红色。

容量瓶:使用前需校准,确保精度。准确量取所需体积的水样或试剂,加入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摇匀。

移液管:使用前需校准,确保精度。准确移取所需体积的水样或试剂,避免气泡和残留。

烧杯:使用前需清洗干净,确保无杂质。将水样和试剂加入烧杯中,进行反应。

滴定架:确保滴定架稳定,便于操作。将滴定管固定在滴定架上,确保滴定过程平稳。

pH计:使用前需校准,确保精度。将电极插入水样中,读取pH值。

天平:使用前需校准,确保精度。将试剂或沉淀物放在天平上,读取质量值。

滤纸:选择中速滤纸,确保过滤效果。将滤纸放在漏斗中,过滤水样或沉淀物。

干燥器:确保干燥剂充足,密封良好。将沉淀物放入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

(3)题目:平行试验的重复性限要求。

定义: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不得超过规定的限值。

限值:相对误差不得超过5%。

计算方法:相对误差=(|试验1结果−试验2结果|÷试验1结果)×100

判断:如果相对误差不超过5%,则认为试验结果可靠;如果相对误差超过5%,需重新进行试验。

出处:《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

考试答案:

平行试验的重复性限要求如下:

定义: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不得超过规定的限值。

限值:相对误差不得超过5%。

计算方法:相对误差=(|试验1结果−试验2结果|÷试验1结果)×100

判断:如果相对误差不超过5%,则认为试验结果可靠;如果相对误差超过5%,需重新进行试验。

3.2 掌握:

(1)题目:氯离子含量的试验步骤及结果计算。

试验步骤:

取一定量的水样,通常为100mL。

向水样中加入适量的硝酸溶液,通常为5-10mL。

向水样中加入2-3滴铬酸钾指示剂。

使用硝酸银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呈现砖红色。

记录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积,精确到0.01mL。

计算公式:氯离子含量(mg/L)=C×V×35.45÷Vs

C:硝酸银溶液的浓度(mol/L)

V: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积(mL)

Vs:水样的体积(mL)

35.45:氯离子的摩尔质量(g/mol)

出处:《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GB/T 11896-1989

考试答案:

氯离子含量的试验步骤如下:

取一定量的水样,通常为100mL。

向水样中加入适量的硝酸溶液,通常为5-10mL。

向水样中加入2-3滴铬酸钾指示剂。

使用硝酸银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呈现砖红色。

记录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积,精确到0.01mL。

氯离子含量(mg/L)=C×V×35.45÷Vs

二 其他检测参数pH值、硫酸根离子含量、不溶物含量、可溶物含量。1 主要技术标准

(1)《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3)《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GB/T 6920-1986;

(4)《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GB/T 11901-1989;

(5)《水质 硫酸盐的测定 重量法》GB/T 11899-1989;

(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第4部分: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T 5750-2023。

2 理论知识要求

2.1熟悉:

(1)题目:所需仪器设备及检验环境条件的要求;

仪器设备:

pH计:精度0.1。

密度计:精度0.01g/cm³。

电子天平:精度0.1g。

压力试验机:精度1%。

标准养护箱:温度20±2℃,相对湿度90%以上。

含气量测定仪:精度0.1%。

烘箱:温度105±5℃。

检验环境条件:

温度:20±5℃。

相对湿度:50%±10%。

出处:《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考试答案:

所需仪器设备包括pH计(精度0.1)、密度计(精度0.01g/cm³)、电子天平(精度0.1g)、压力试验机(精度1%)、标准养护箱(温度20±2℃,相对湿度90%以上)、含气量测定仪(精度0.1%)和烘箱(温度105±5℃)。

检验环境条件要求温度20±5℃,相对湿度50%±10%。

(2)题目:pH值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计算及评定方法;

试验方法:

取一定量的水样,通常为50mL。

使用标准缓冲溶液校准pH计,确保其精度。

将pH计电极插入水样中,读取pH值。

计算公式:直接读取pH计的数值。

评定方法:pH值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的要求,通常在6-8之间。

出处:《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GB/T 6920-1986

考试答案:

pH值试验方法如下:

取一定量的水样,通常为50mL。

使用标准缓冲溶液校准pH计,确保其精度。

将pH计电极插入水样中,读取pH值。

评定标准:pH值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的要求,通常在6-8之间。

(3)题目:硫酸根离子含量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计算及评定方法;

试验方法:

取一定量的水样,通常为100mL。

向水样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

过滤沉淀物,用滤纸过滤,收集沉淀物。

将沉淀物干燥至恒重。

称量干燥后的沉淀物质量。

计算公式:硫酸根离子含量(mg/L)=m×96.06÷Vs

m:硫酸钡沉淀物的质量(g)

Vs:水样的体积(mL)

96.06:硫酸根离子的摩尔质量(g/mol)

评定方法:硫酸根离子含量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的要求,通常不得超过0.02%(以水泥重量计)。

出处:《水质 硫酸盐的测定 重量法》GB/T 11899-1989

考试答案:

硫酸根离子含量试验方法如下:

取一定量的水样,通常为100mL。

向水样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

过滤沉淀物,用滤纸过滤,收集沉淀物。

将沉淀物干燥至恒重。

称量干燥后的沉淀物质量。

计算公式:硫酸根离子含量(mg/L)=m×96.06÷Vs

评定标准:硫酸根离子含量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的要求,通常不得超过0.02%(以水泥重量计)。

(4)题目:不溶物含量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计算及评定方法;

试验方法:

取一定量的水样,通常为100mL。

将水样通过滤纸过滤,收集不溶物。

将滤纸和不溶物放入烘箱中,干燥至恒重。

称量干燥后的不溶物质量。

计算公式:不溶物含量(mg/L)=m÷Vs

m:不溶物的质量(g)

Vs:水样的体积(mL)

评定方法:不溶物含量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的要求,通常不得超过0.02%(以水泥重量计)。

出处:《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GB/T 11901-1989

考试答案:

不溶物含量试验方法如下:

取一定量的水样,通常为100mL。

将水样通过滤纸过滤,收集不溶物。

将滤纸和不溶物放入烘箱中,干燥至恒重。

称量干燥后的不溶物质量。

计算公式:不溶物含量(mg/L)=m÷Vs

评定标准:不溶物含量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的要求,通常不得超过0.02%(以水泥重量计)。

(5)题目:可溶物含量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计算及评定方法。

试验方法:

取一定量的水样,通常为100mL。

将水样倒入烧杯中,置于水浴或电热板上,蒸发至干。

将蒸发后的残留物放入烘箱中,干燥至恒重。

称量干燥后的可溶物质量。

计算公式:可溶物含量(mg/L)=m÷Vs

m:可溶物的质量(g)

Vs:水样的体积(mL)

评定方法:可溶物含量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的要求,通常不得超过0.02%(以水泥重量计)。

出处:《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第4部分: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T 5750-2023

考试答案:

可溶物含量试验方法如下:

取一定量的水样,通常为100mL。

将水样倒入烧杯中,置于水浴或电热板上,蒸发至干。

将蒸发后的残留物放入烘箱中,干燥至恒重。

称量干燥后的可溶物质量。

计算公式:可溶物含量(mg/L)=m÷Vs

评定标准:可溶物含量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的要求,通常不得超过0.02%(以水泥重量计)。

3 操作技能要求

3.1熟悉:

(1)题目:各项参数所需试样的称量重量及称量的精确度要求;

氯离子含量:试样重量100mL,称量精确度0.1mL。

pH值:试样重量50mL,称量精确度0.1mL。

硫酸根离子含量:试样重量100mL,称量精确度0.1mL。

不溶物含量:试样重量100mL,称量精确度0.1mL。

可溶物含量:试样重量100mL,称量精确度0.1mL。

出处:《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

考试答案:

各项参数所需试样的称量重量及称量的精确度要求如下:

氯离子含量:试样重量100mL,称量精确度0.1mL。

pH值:试样重量50mL,称量精确度0.1mL。

硫酸根离子含量:试样重量100mL,称量精确度0.1mL。

不溶物含量:试样重量100mL,称量精确度0.1mL。

可溶物含量:试样重量100mL,称量精确度0.1mL。

(2)题目:pH值的测定要求与试验步骤;

测定要求:

使用标准缓冲溶液校准pH计,确保其精度。

试验环境条件:温度20±5℃,相对湿度50%±10%。

试验步骤:

取一定量的水样,通常为50mL。

使用标准缓冲溶液校准pH计,确保其精度。

将pH计电极插入水样中,读取pH值。

记录pH值,精确到0.1。

出处:《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GB/T 6920-1986

考试答案:

pH值的测定要求与试验步骤如下:

使用标准缓冲溶液校准pH计,确保其精度。

试验环境条件:温度20±5℃,相对湿度50%±10%。

试验步骤:

取一定量的水样,通常为50mL。

使用标准缓冲溶液校准pH计,确保其精度。

将pH计电极插入水样中,读取pH值。

记录pH值,精确到0.1。

(3)题目:硫酸根离子含量试验的测定要求与试验步骤;

测定要求:

使用硫酸钡溶液进行沉淀反应。

试验环境条件:温度20±5℃,相对湿度50%±10%。

试验步骤:

取一定量的水样,通常为100mL。

向水样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

过滤沉淀物,用滤纸过滤,收集沉淀物。

将沉淀物干燥至恒重。

称量干燥后的沉淀物质量。

计算硫酸根离子含量。

出处:《水质 硫酸盐的测定 重量法》GB/T 11899-1989

考试答案:

硫酸根离子含量试验的测定要求与试验步骤如下:

使用硫酸钡溶液进行沉淀反应。

试验环境条件:温度20±5℃,相对湿度50%±10%。

试验步骤:

取一定量的水样,通常为100mL。

向水样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

过滤沉淀物,用滤纸过滤,收集沉淀物。

将沉淀物干燥至恒重。

称量干燥后的沉淀物质量。

计算硫酸根离子含量。

(4)题目:不溶物含量试验的测定要求与试验步骤;

测定要求:

使用滤纸过滤不溶物。

试验环境条件:温度20±5℃,相对湿度50%±10%。

试验步骤:

取一定量的水样,通常为100mL。

将水样通过滤纸过滤,收集不溶物。

将滤纸和不溶物放入烘箱中,干燥至恒重。

称量干燥后的不溶物质量。

计算不溶物含量。

出处:《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GB/T 11901-1989

考试答案:

不溶物含量试验的测定要求与试验步骤如下:

使用滤纸过滤不溶物。

试验环境条件:温度20±5℃,相对湿度50%±10%。

试验步骤:

取一定量的水样,通常为100mL。

将水样通过滤纸过滤,收集不溶物。

将滤纸和不溶物放入烘箱中,干燥至恒重。

称量干燥后的不溶物质量。

计算不溶物含量。

(5)题目:可溶物含量试验的测定要求与试验步骤。

测定要求:

使用水浴或电热板蒸发水样。

试验环境条件:温度20±5℃,相对湿度50%±10%。

试验步骤:

取一定量的水样,通常为100mL。

将水样倒入烧杯中,置于水浴或电热板上,蒸发至干。

将蒸发后的残留物放入烘箱中,干燥至恒重。

称量干燥后的可溶物质量。

计算可溶物含量。

出处:《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第4部分: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T 5750-2023

考试答案:

可溶物含量试验的测定要求与试验步骤如下:

使用水浴或电热板蒸发水样。

试验环境条件:温度20±5℃,相对湿度50%±10%。

试验步骤:

取一定量的水样,通常为100mL。

将水样倒入烧杯中,置于水浴或电热板上,蒸发至干。

将蒸发后的残留物放入烘箱中,干燥至恒重。

称量干燥后的可溶物质量。

计算可溶物含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