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防老”,在中国文化里,这几乎是天经地义的观念。老人们操劳半生,总盼着晚年能在子女的陪伴下安享天伦之乐 。可在美国,情况却大相径庭。那里的老人,很少把养老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而且,丝毫不见空巢老人的那种凄凉。同样都是老人,中美养老方式咋就差了这么多呢?美国老人不靠子女,又如何度过他们的晚年?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背后的门道。

美国人刻在骨子里的独立精神
在中国,父母和子女的关系,那是血浓于水,一辈子都割舍不断。从孩子呱呱坠地,父母就开启了为子女操劳的一生,上学、工作、结婚,事事操心。父母帮衬子女,也盼着子女能在自己年老时给予照料。
但在美国,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似乎透着一股 “冷漠” 劲儿。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独立生活,各自安好,才是理想的状态。美国父母对孩子的义务,到 18 岁基本就画上句号了。之后,父母去过自己潇洒的日子,年轻人则要靠自己去闯世界。

这种观念下,很多美国年轻人上大学,学费都得自己想办法,要么勤工俭学,要么贷款。父母很少再提供经济支持。看似冷漠的家庭关系,却为双方独立生活打下了基础。因为谁都不依赖谁,各自都能按自己的意愿生活。
在不少美国人心中,夫妻才是相伴一生的人,孩子只是生命中的过客。这和中国父母把孩子视为生活核心,有着天壤之别。相互的,父母对孩子付出有限,孩子成年后,精力大多放在自己的工作和小家庭上,对父母的关心也就相对少些。美国父母活得自我,不会为孩子过度牺牲,自然也不指望孩子报答养育之恩,只要子女能独立、幸福,他们就满足了。所以,在养老问题上,美国父母从一开始就没把子女当作主要依靠,即便子女经济条件好,又孝顺,他们也更倾向于自己解决养老问题 。

在中国,老人养老首选是子女,去养老院往往是无奈之举,只有那些无儿无女的老人才会考虑。但在美国,去养老院养老再平常不过。哪怕儿女有能力照顾,父母也不愿去投靠,甚至不接受子女的经济支援。美国老人即便上了年纪,也坚信没有子女帮忙,自己照样能活得精彩。他们不想让子女觉得自己没用,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更不想打扰子女的小家庭。在中国,空巢老人大多是被迫的,而在美国,父母不和孩子住一起,很多时候是主动选择。
从美国独立建国起,独立的概念就深深扎根在每个美国人心中,如同中国人对大一统的执着,深入骨髓。不少美国老人,即便到了六七十岁,只要身体允许,就会去找份新工作。一方面,赚点钱补贴生活;另一方面,也为了证明自己还有用,还能独立生活。在美国的餐厅、超市、药店,甚至政府部门,常能看到六七十岁的老人在工作。对他们来说,赚钱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独立,不给子女添麻烦。

美国相对完善的养老体系
除了个人独立生活的观念,美国相对完善的养老设施,也给了老人独立生活的底气。毕竟,光有理念,没有外在条件支持,也很难实现。
在养老方面,美国政府出台了大量政策,提供了诸多帮助。各种养老相关立法,覆盖了养老的方方面面,为老人营造了相对友好的环境。

国内网上时不时有爆料,说一些养老院存在虐待老人的现象,这让很多中国老人对养老院望而却步。在中国人观念里,把老人送进养老院,子女会被人诟病,养老院也被视为 “龙潭虎穴”,老人进去只有受苦的份。这些爆料真假难辨,但现实中养老院确实存在不少问题,这也是中国老人依赖子女养老,很少选择养老院的原因之一。
但在美国,情况恰恰相反。更多老人宁愿住养老院,也不愿打扰子女生活。美国政府对养老院、护理机构和人员有着严格规定,并对机构运行进行严格监管。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会给老年人提供多种形式的生活和养老保障。现金补助、住房补贴、食物券等,都是政府帮助老人的方式。虽说这些举措可能有政治作秀拉选票的嫌疑,但不可否认,确实有老人从中受益。

在水电煤气、交通出行等方面,美国老人能享受优惠。对于生活困难的老人,政府还提供设施齐全、租金低廉的住房。这些补助,让美国老人有了不依靠子女养老的资本。经济条件好的老人,可以追求更高品质的晚年生活;经济条件差的,靠政府补助也能安享晚年。遇到问题,美国老人习惯找政府帮忙,而不是麻烦子女。当然,享受政府福利的同时,美国人也承担着较高的个人税和遗产税。美国的养老体系虽比不上欧洲某些国家,但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也为老人提供了不少保障。美国老人觉得,自己为国家贡献了一辈子,晚年享受政府帮助是理所当然,这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基于这种理念,美国老人更依赖政府补助,也不想给子女增添负担。对他们来说,重大节日时子女能回来看看,就心满意足了。

美国年轻人经济压力下的有心无力
美国老人想独立生活,有自身观念和政府补助的原因,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美国年轻人想赡养父母,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美国金融体系发达,贷款方便,这导致很多美国人养成了超前消费的习惯,很少存钱。对年轻人来说,存钱更是难上加难。美国人最大的贷款支出是房贷,这和中国类似。但让人惊讶的是,美国人的第二大贷款竟是学费贷。截至目前,美国学费贷余额已超 1.8 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12.5 万亿,平均到每个人头上,差不多有 4 万多人民币的贷款。这还只是按总人口平均,如果单算大学生,数额更是高得吓人。美国教育部成了美国大学生的超级债主,1.8 万亿美元的助学贷中,1.6 万亿是教育部发放的。这些助学贷没有抵押,周期长,利息超 6%,堪称 “高利贷”。更可怕的是,利息还利滚利,每年的利息都会变成下一年的本金继续计息,直到还清为止。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作为精英阶层,毕业后迅速跻身高等阶层,即便如此,他也花了 21 年才还清大学期间的学费贷。美国大学学费高昂,学费贷利率又高,普通家庭的学生读完四年大学,可能欠下二三十万美元的学费贷,就算上相对便宜的大学,也得背负 10 多万美元的债务。美国年轻人工资虽高,但日常开销也大,每年能攒下 1 万美元都算凤毛麟角。他们还要负担房贷、成家等费用,偿还学费贷更是艰难。
美国允许个人申请破产,破产后几乎所有债务都可免除,唯独学费贷不行。这意味着学费贷是终身债务,必须连本带利还清,没有任何逃避的办法。高利率、长期限、利滚利且永不减免的学费贷,像一把利刃悬在美国年轻人头顶,给他们带来巨大经济压力。再加上养育孩子的高额费用,美国年轻人根本没有余力赡养年迈的父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美国老年人只能选择独立生活,因为子女实在靠不上。

所以,美国老年人的独立生活,看似是先进的理念和生活方式,背后或许也是被现实所迫,是在现有条件下做出的最优选择。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