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执业药师“挂证”,面临新一轮风暴。
01执业药师“挂证”赚钱纪委出手严打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4月2日,重庆市纪委监委披露了一则公职人员违规“挂证取酬”案例:罗某是某区一家公立医院外科科长,2020年7月至次年12月,他在医院工作期间,违规将个人的执业药师注册证挂靠在某药店,作为该店正常营业的重要资质。
罗某每月从该药店获取500元的报酬,累计获利9000元。2024年8月,区纪委监委在医药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检查中,发现罗某的该问题线索。
“你未经组织批准将证书进行挂靠,还违规获取报酬,本质上属于违规兼职取酬,既违反了《执业药师注册管理办法》,也违反了党的廉洁纪律。”核查组指出了罗某违规“挂证取酬”的行为本质。2024年12月,因违反有关规定挂靠证书获取非法利益,罗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除了重庆纪委严打药师“挂证”,四川省的纪委也在积极行动。2024年4月,四川省开江县纪委监委深入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普安镇某药房没有医生审方拿药,销售员常常推销高价药给我们。”开江县纪检监察干部在走访中收到群众反映“驻店药师不坐堂”的问题。
经过现场核查,纪检监察干部发现,该药房公示牌显示驻店药师户某某为开江县中医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于是户某某“挂证取酬”的问题浮出水面。
问题线索被查实后,在开江县中医院党员大会上,该县纪检监察干部现场宣读了对户某某违规行为的处分决定:“你违规将本人持有的执业药师证挂靠在某药店,但未到店执业看方,并违规收取薪酬1.66万元,现给予你政务警告处分……”
该报道称,在对问题线索的分析研判中,核查组发现该问题在开江县并非个案,多数药店均存在此问题。为此,该县纪委监委将其作为专项整治项目,全面开展同类线索排查,推动个案查办向行业整治延伸。
02大数据精准筛查药师“挂证”有地区“注销率”高达100%
2025年第一季度,借助社保比对、人脸识别等先进技术,全国范围内查处了超过百名注册单位与实际工作单位不一致的药师,这些药师随即被启动证书注销流程。这些所谓的“影子药师”长期规避监管,使得处方审核工作有名无实,给药品流通环节埋下了重大安全隐患。
多地药品监管部门通过暗访发现,一些药店在营业期间药师常常不在岗,甚至存在处方审核记录缺失的现象。比如,一家连锁药店因连续三天没有审核记录而被立案调查,涉事药师也被列入信用黑名单。监管部门明确表示,执业药师必须做到“人、证、岗”三者统一,否则将面临更为严格的惩处。
例如,2025年3月,一名药师因出租证书被处以2万元罚款,并被禁止在5年内重新注册,其职业生涯因此遭受了沉重打击。
社保比对已成为监管部门打击违规行为的有力工具。该系统与人社数据直接对接,能够实时核对药师的社保缴纳单位与注册单位是否一致。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监管部门将在3个工作日内启动核查程序。据某省药监局透露,仅在2025年1月就通过这一手段查处了23起“挂证”案件,注销率达到了100%。
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升级,监管工作也变得更加精准。浙江、广东等省份推行了药师每日人脸识别打卡制度,打卡数据会实时上传至省级监管平台。如果药师当月打卡缺勤超过5次,系统会自动发出预警。此外,处方审核追溯系统能够精确匹配电子签名与实际操作人,有效杜绝了代签、系统代操作等违规行为。
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关于规范药品零售企业配备使用执业药师的通知》也明确规定:对于执业药师存在明显缺口的地区,允许药品零售企业配备使用其他药学技术人员承担执业药师职责,过渡期不超过2025年。
2025年已经过去近五个月,可以预见,接下来执业药师“挂证”的整治力度会越来越大,各地有关部门将推进执业药师监管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长期保持高压态势。严打趋势下,未按规定配备执业药师的药店,迎来的将是更加严厉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