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养老:年轻人就业的“新蓝海”还是“苦差事”?

科技观察不踩雷 2025-04-08 12:56:50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银发经济正强势崛起。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表示,“银发经济”在供需两端都有巨大的空间,到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体量预计可以达到30万亿元左右,保守估计到2050年,银发经济将至少可以提供1亿个就业岗位。

财经观察站 作者:白鹿

尽管我国已有超过3000万名家政从业者,但在养老护理员方面仍存在巨大的缺口,截至2022年底,缺口已达550万人。

中国正加速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很多城市月嫂、养老护理员等岗位缺口高达两三万人的困境。老年人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基础生活照料,而是延伸至医疗护理、情感陪伴、康复训练等多元化服务。

例如,南京的养老护理员常丽莉为失能老人定制个性化护理计划,甚至通过游戏、绘本等方式提升老人生活质量。

这种需求升级催生了“老人助浴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健康照护师”等新职业,服务项目从简单的擦浴到鼻饲护理、康复训练等细分领域。

而随之对应的是,年轻人就业问题,银发经济给他们提供了不一样的职业赛道,但这需求的两端有观念的转变。

年轻人涌入家政养老行业:从“偏见”到“破圈”

传统观念中,家政养老是“阿姨们的工作”,尤其是跟老年人打交道,这不仅年轻人自己不能接受,家长们通常也会反对。许多年轻人因“面子问题”却步。

北京的尹宇慧曾坦言,刚入行时她需要克服清理排泄物等心理障碍,甚至遭遇家人反对。她的母亲常常劝她:“你是大学生,为什么要做这种工作?”

但尹宇慧还是决定坚持下来,因为她觉得这是帮助老人的重要工作,尽管刚开始很难,她还是慢慢地适应了。如今,她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养老护理员,体验到的成就感远超过了最初的难关。

当然,养老护理需兼顾高强度劳动与情感投入。成都的王欢欢刚接手一位名叫张大爷的老人的照料任务时,张大爷已经进入了晚期的失智状态。起初,他时常忘记自己在哪里,不记得家人是谁,甚至忘记了自己的一些基本生活习惯。王欢欢每天陪他做康复训练,耐心与他沟通,虽然他大多数时候不能理解,但王欢欢没有放弃。

有一天,王欢欢帮张大爷做了一些记忆力恢复训练,张大爷突然认出了她,亲切地说:“你是那位照顾我的小姑娘吧?”那一刻,王欢欢的心被深深触动。尽管照顾失智老人身心俱疲,但她发现自己也在这份工作中不断成长,逐渐变得更加坚强和充满爱心。她说:“每当看到他们微笑,或记起一点点曾经的记忆,我的心就充满了满足感。”

这一行业的吸引力在于它的前景和发展潜力。全国人大代表姚劲波曾提出建议,希望雇佣保姆费用可以按每年2万-3万元标准抵扣个税,叠加赡养老人、育儿等专项减轻中低收入家庭压力。除此之外,还应该推动行业的数字化发展,并将家政企业纳入养老体系,以提高行业待遇,吸引更多年轻人入行。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家政队伍?

随着传统就业形势的变化和社会观念的逐步转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进入家政行业。这一现象背后有着多重原因。

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就业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许多专业的毕业生发现自己面临着严重的就业压力,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在这种情况下,家政行业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家庭护理需求的激增更是推动了家政行业的扩展。

张舒刚从大学毕业时,他经历了多个行业的面试,但始终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传统行业,他总是因为经验不足而被拒绝。终于,他决定投身家政行业,成为一名养老护理员。

最初,他对这一决定充满疑虑,认为这份工作可能无法为自己带来长期的职业发展。然而,当他开始进入这一行业并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后,薪资逐渐上升,并且越来越多雇主对他的专业能力表示认可。张舒慢慢感受到,虽然这份工作看似平凡,但背后的社会意义和职业满足感让他逐渐放下了最初的偏见,并决定在这一行业深入发展。

刚从护理专业毕业的李吉星,原本以为自己将进入医院工作。然而,经过一番考虑,她选择了加入一家高端家政公司,从事高端养老护理工作。她的月薪直接达到了1万5千元,这远高于她在医院工作时的预期。更重要的是,工作的时间安排灵活,工资随着经验和技能的积累不断增加,给她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回报。李吉星深感自己所做的护理工作,不仅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让自己在工作中找到了价值。

过去,家政行业往往被视为低技能、低收入的职业。然而,近年来,随着家政行业的职业化和标准化,许多年轻人开始看到其中的潜力。

随着高学历群体的增多和就业竞争的加剧,家政养老因其稳定的职业前景,成为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新就业选择。尤其是在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养老护理和家庭护理需求急剧增长,而这些岗位不仅需要体力,更要求具备专业知识和人际沟通能力,恰好符合年轻人专业化技能的发展方向。

此外,家政行业的收入水平逐渐提高,传统的低薪和“脏累差”的标签也在被打破。随着服务内容的专业化、标准化以及互联网平台的应用,家政行业成为了年轻人展示专业能力和技术优势的舞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积累经验和提升技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和职位,实现职业生涯的蜕变。这个行业正从传统的低端职业转变为一个充满潜力的“新蓝领”行业,吸引着更多年轻人投身其中。

打破偏见,拥抱“新蓝领”时代

家政养老行业的年轻化,既是老龄化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青年就业观的革新。当“90后”服务“90后”成为常态,当职业尊严与专业价值逐渐凸显,这一行业或将真正成为年轻人实现自我与社会价值的“新蓝海”。正如一位从业者所言:“我们用青春守护夕阳,也在夕阳中找到了自己的光。”

以往,家政行业在很多年轻人心中始终与“脏活”或“累活”画上了等号。这种刻板印象根深蒂固,家政从业人员被视为“低端劳动者”,社会地位普遍较低。许多年轻人在选择职业时,往往会忽略家政行业,认为这是其他群体的工作。然而,近年来,这种观念发生了改变,家政行业逐渐被赋予了新的价值。

李蕾,一名毕业于护理专业的大学生,刚进入职场时,她并没有立即选择医院等传统的医疗行业,而是选择了一家提供高端养老服务的公司。最初,她也曾经因为家人和朋友的反对而动摇,尤其是在他们眼中,照顾老人、清理排泄物等工作令人却步。

但当她真正接触到这份工作时,她发现自己能够通过专业的护理知识,帮助老人提升生活质量,解决他们的痛点,而自己也从中找到了自我实现感。李蕾的收入随着经验的增长也逐渐增加,而最重要的是,她开始享受到来自雇主和老年人家属的高度认同。

随着家政行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意识到,家政行业早已不仅仅是传统的家务工作,而是涵盖了医疗护理、情感陪伴、康复训练等诸多领域的专业化服务。随着需求的多元化,年轻人逐渐成为家政行业的主力军。

张强,一位年轻的养老护理员,在毕业后选择加入了一家老年护理机构。张强的背景是社会工作专业,入行初期,他并没有直接从事传统的照护工作,而是专注于为老年人设计个性化的社交活动和健康促进项目。

通过专业的培训,他结合自身所学的社会工作知识,制定了适合老年人的康复训练和心理疏导方案,帮助他们提升生活质量。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张强不仅获得了客户的认可,还得到了高薪的回报。张强的例子说明,家政行业如今不仅看重从业者的体力劳动,更加注重其专业技能,尤其是在高端养老护理领域,年轻人可以借助自身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素养,提供更为高质量的服务。

在这些年轻人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家政养老行业逐渐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充满机会的职业领域。年轻人正在打破对家政行业的偏见,重新定义其职业尊严和社会价值。随着更多年轻人投身其中,家政养老行业将越来越成为“新蓝领”的代名词,也将在这一过程中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进步。

0 阅读:0

科技观察不踩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