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老鼠会帮陷入昏迷的同类做心脏复苏,只是形式比较奇特

狸猫之一的动物圈 2025-04-25 12:59:34

信息来源于Sky News,New Scientist,scientificamerican。

如果是在动画电影中,老鼠做出什么莫名其妙的事情我们都不会觉得夸张,比如我就认识一只能在帽子里面操控人类做菜的老鼠,还有一只能独立驾驶蒸汽船的家伙。但在现实生活中,老鼠如果做出一些稍微靠近人类行为的情况,那就足以让人震惊。

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就发现老鼠也会对昏迷的同伴进行心肺复苏术!虽然形式比较奇特,但看起来确实是以急救同伴为目的的。

当然,并非所有专家都对此深信不疑。

老鼠会做心脏复苏

这项研究在2月21日被发表在了《科学》杂志上。

研究团队的成员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系统神经科学家张立表示这个发现完全是意外,他们原本在进行的是其他研究,目的是进一步了解老鼠的神经系统。某次实验中,张立和同事将一只老鼠麻醉后,他们突然发现另一只老鼠马上过来对麻醉的老鼠进行很多密切的互动。

他们马上意识到,这种情况实际上似乎经常发生,只是之前没太在意。难道老鼠针对失去意识的同类会有特殊的举动?此前可是从没有研究者正式研究过这样的情况。虽然很多公认的高智商动物,比如大象、黑猩猩和海豚等野生动物会试图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同类,但类似的行为还没被仔细研究过。

张立和他的同事马上就准备通过试验来确定情况。

应该说实验还是很好开展的,他们只需要在一个封闭区域内放入两只老鼠,然后麻醉其中一只,再观察另一只老鼠的行为。这些老鼠肯定得轮换,不同性别,以及老鼠之间的亲疏程度也得留意。

通过多次的研究和观察记录,研究人员发现老鼠确实会对失去意识的同伴展现出一系列急救的行为。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老鼠都会急救同伴,老鼠会对自己更熟悉的同伴表现出这种类似救援的行为,这就说明它们肯定不是在攻击同类。

而且观察发现:雌性老鼠比较善良,它们偶尔也会去帮助自己不认识的老鼠。这说明这种行为可能是天生就有的。

那么老鼠具体是怎么做的?

首先,老鼠会闻一闻失去意识的同伴的身体,然后靠近它,给它梳理毛发;随后,老鼠会咬住失去意识的同伴的嘴,然后试图将它的舌头给揪出来,这么做是为了清防止舌头堵住呼吸道,让同伴保持呼吸。这不是研究人员纯粹的猜测,因为他们后来有尝试将一个物体放入失去意识的老鼠嘴里时,然后清醒的老鼠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将其取出。

研究人员们进行了不少额外的实验,确定了老鼠并不是处于对无意识同伴的好奇,而是真的试图去抢救它们,因为老鼠每次的举动都是一样的,如果是因为好奇推动的,每次的举动肯定都会有不同。

接受了急救行为后,无意识的老鼠确实会更快从昏迷状态中苏醒,该研究的共同作者、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生理学和神经科学教授陶慧忠表示,这类救援行为可能源于动物与生俱来的本能,这种本能可能是进化而来的,因为它们能提高动物的生存几率。

研究人员还发现这些老鼠的下丘脑中释放催产素的神经元在这种类似急救的行为的表现中似乎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非常巧合的是,同一期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另一项研究也探索了老鼠对同类进行急救的行为。这个实验则是发现一种名为内侧杏仁核的大脑结构在识别昏迷动物和调节救援行为方面发挥着作用。

两个研究不但相互替对方证实了结论,而且结合起来看,似乎说明了内侧杏仁核和下丘脑中释放催产素的神经元,这两种结构可能都对老鼠急救同伴的行为产生了帮助。

研究的另一面

实际上在上一个月,《科学进展》发布的另一则不同的研究也产生了类似的结论。该研究的发布者是特拉维夫大学神经学家因巴尔·本-阿米·巴塔尔(Inbal Ben-Ami Bartal),他和他的团队研究的是老鼠帮助同类的行为,但不涉及急救。

他们一直在试图解释,老鼠帮助同伴的行为是天生就拥有的,还是得通过后天学习。巴塔尔表示在人类中,所谓的亲社会行为被许多人认为是基于文化的,是从他人身上习得的技能。不过也有研究者认为,人类天生就拥有为他人采取亲社会行为的先天自动回路,也就是所谓的“人之初,性本善”。

因此研究老鼠帮助同伴的行为的来源,实际上也算是为研究人类自己提供了帮助,能够让人类认识到我们身上究竟是天生存在着某种自发的亲社会性,是进化而来的,还是人类聪明的大脑能够快速学习这种文化。

不过也有研究者认为什么老鼠会急救同类完全是无稽之谈!比如芝加哥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佩吉·梅森(Peggy Mason)就认为老鼠对无意识的同伴的举动是受到了同伴的干扰,它们并非是为了救援这么动物,而是纯粹的对它们产生了好奇,然后就去查看情况。

她表示:“我认为这种行为没有问题,我只是觉得你应该换个说法。”

综合而言,上述研究成果衍生出了一系列有待探究的新议题。通过后续深入开展研究,我们有望更透彻地剖析支配这类近似救援举动的大脑神经网络,以及探寻此类行为背后所蕴含的对其他动物产生的共情心理机制。研究作者提出,倘若能够明晰调控这些行为的大脑传导路径,或许就能为揭开阿尔茨海默病、自闭症等部分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根源提供关键线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