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一:
岳母有台DS5LS,1.6T的…经常开,底盘很舒适,明明是轿车底盘通过率跟SUV似的,坐在里面视野也高,发动机常年9个多油,动力可以,变速箱顺畅度调的挺一般的…感觉还没有大众双离合顺畅。钣金超硬…车门背挂了一次,钣金朋友修复时抱怨太费劲,太硬,再没啥了…
车主二:



中国消费者的购车需求其实颇为直白,无需过多揣测。他们追求的是宽敞的乘坐空间、舒适的驾乘体验、经济的燃油消耗,以及外观上的高端感和实际使用中的耐用性。其中,耐用性虽非硬性标准,但至少要能让消费者口头上认可,若产品本身有所欠缺,则需通过有效的宣传策略来弥补。毕竟,中国汽车市场在消费者深入了解汽车之前就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因此,出色的公关宣传往往能事半功倍。
在中国市场,空间与舒适性是不可或缺的两大要素。若车辆可靠性不足,则必须具备某些独特的机械优势,如高效的换挡系统,以弥补这一短板。然而,法国车在国内似乎并未精准把握这些要点。它们过于强调操控性能,而这在国内并非主流需求。对于真正追求操控的消费者,他们更可能选择BBA、凯迪拉克、沃尔沃等更具品牌影响力的车型。
在经济性方面,法国车的4AT变速箱,即便调校再出色,也难以与丰田的6AT、本田的平衡轴、日产的CVT以及大众的稳定性能相抗衡。至于空间布局,法国车更是短板明显,让日系和大众品牌望尘莫及。DS品牌虽自称豪华,但在其他豪华品牌面前,这样的自我标榜显然缺乏说服力。
综上所述,法国车若想在中国市场脱颖而出,还需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并在产品设计和宣传策略上做出相应调整。
车主三:
我曾经拥有一辆标致307,那是一辆顶配的黑色轿车,裸车价格就达到了17.6万,加上沪牌和税费,总共花费了22万多。当时选择它,是因为妻子刚考到驾照,我觉得手动挡的车对她来说可能不太友好,而307的自动挡则更为适合。
然而,这却成为了我噩梦的开始。新车到手第三天,就在洗车时不慎撞上了消防栓,送去修理了整整三天。这仿佛是一个不祥的预兆。
随后的日子里,我开始频繁遭遇各种问题。仅仅一个月后,节气门就出现了积碳,而且因为车型特殊,外面的修理厂都无法进行清洗,只能去4S店,而每次清洗都需要等待车子冷却六个小时,4S店又离家很远,这让我感到非常烦恼。更糟糕的是,这种清洗几乎每隔三个月就要进行一次,否则自动挡的车子在起步时就会经常熄火。
除此之外,车窗控制器也频繁出现问题,我在保修期内就换了三次,出保后半年又坏了。还有那个标志性的“神灯”故障灯,也时常亮起,伴随着动力的丧失。出保前我换了两次相关部件,但出保后它很快就又亮了。4S店要求我自费更换一个2000多元的零件,但我选择了无视,结果这个灯一直亮到我卖掉这辆车。
最后,车子还出现了缺缸的问题,怠速时抖动得非常厉害。我在缺缸的状态下开了半年,直到一次保养时修理厂的人告诉我这个问题。他们拆开检查后发现点火线圈坏了,更换后开了一段时间火花塞又坏了。至于油耗,我的综合油耗长期在13以上,远高于汽车之家上其他人的6或7。
最终,我开了八年这辆标致307后,以两万的价格卖给了二手车商。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法系车的种种问题。
车主4:
关于4AT问题,我这个受害者来说两句。AL4的问题不是只有4个挡,当年大部分小型车都是4挡自动。如果丰田爱信的4AT是所有4AT里最好的,那么PSA的AL4就是就差的(没有之一),顿挫感极强,油耗极高,更要命的是有很大几率在5-6万公里就会出问题,所以才会叫AL4玻璃箱。
02年买的富康1.6 AL4, 落地接近12万。就这么个1吨出头的两厢车春秋油耗12个,夏天开空调13+。离红灯100米你松油门它就不停的降档,降到你还要补一脚油才能到路口。每次刹停前ECU还会自己补一脚油,好几次都差点追尾。同样的驾驶习惯,同样的路线。后来换的2.0 5AT 1.5吨的B级车还低2个油。油耗高顿挫厉害也就算了,5年多不到6万公里出现了招牌间歇性双闪,只好赶紧卖,最后只卖了3.5万。比手动还少卖几千块,N个车商看到是自动的都摇头不敢收。所以你下次可以问问做二手车的朋友,为什么PSA的车二手残值那么低,钱是不会骗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