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
撰文 | 一条锦鲤
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联合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23年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进展研讨会(BOC)――暨Best of ASCO 2023 China”于2023年7月8日圆满落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肿瘤专家为观众分享国际一线科研成果,共论肿瘤治疗的现状与未来。“医学界”邀请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章必成教授做客“名医功夫茶”,为我们分享关于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及个人学术观点。
免疫治疗专场精彩荟萃章必成教授介绍,在本次CSCO BOC/BOA免疫治疗专场中,重点为观众介绍了以下三项研究。
01
第一项研究旨在评估肿瘤突变负荷(TMB)对免疫治疗疗效预测的价值。这是一项样本量较大的回顾性分析,共纳入8000余例不同瘤种的患者,对于TMB与免疫治疗效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其结果与过往研究的结论一致:即临床上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治疗时,患者的TMB具有良好的疗效预测价值。
“该研究还对不同TMB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也对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展望。我认为,这项研究是对我们既往认识的进一步肯定。”章必成教授评价。
02
第二项研究评估了SWOG S1609试验中,罕见肿瘤患者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RECIST标准评估的肿瘤体积变化与患者总生存期(OS)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罕见肿瘤中,患者根据RECIST标准评估的肿瘤负荷变化与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与OS存在线性相关性。
章必成教授指出,该研究的特别之处在于以下两点:首先,该研究主要聚焦于罕见肿瘤;其次,近年对免疫治疗的疗效评价仍存在一定争议,许多人认为,应在传统RECIST标准的基础上,还应参考iRECIST标准,但该研究中,研究者仅评估了传统RECIST标准与PFS及OS的相关性,认为临床上仅使用传统RECIST标准已足够。章必成教授认为,这一观点仍有待更多研究进行验证,即使在罕见肿瘤中,仍可考虑采用双标准,即传统RECIST标准与iRECIST标准,对免疫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估。
03
第三项研究是一项Ⅰ期临床试验,评估了抗PD-L1/TGF-βRⅡ的双抗类药物SHR-1701与EZH2抑制剂SHR2554联合用于晚期淋巴瘤及实体瘤的疗效与安全性。近年,双抗类药物研发如火如荼,临床试验大量开展,部分药物已在国内上市。但章必成教授也指出,双抗类药物能否作为单独的疗法用于肿瘤治疗,仍存在许多争议。该研究表明,SHR-1701与SHR2554联合用于晚期淋巴瘤及其他实体瘤的后线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尤其在复发/难治性经典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疗效十分显著。章必成教授期待,将来能有Ⅱ/Ⅲ其临床试验对此进行验证。
2年时间,对免疫治疗是否足够?“在今年的ASCO会议上,免疫治疗的内容非常多,在肺癌和其他许多瘤种中,都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除了CSCO BOC/BOA免疫治疗专场上重点解读的三项研究外,章必成教授还为我们介绍了ASCO 2023会上其他值得关注的免疫治疗相关研究。
在临床实践中,免疫治疗究竟应持续多长时间,是一个困扰医患已久的难题。过往发布的专家共识指出,在晚期癌症患者中,免疫治疗应持续两年左右。而在ASCO 2023上,一项研究评估了真实世界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治疗持续时间与总生存之间的关系。其结果表明,晚期NSCLC患者接受免疫治疗2年后停药,其OS率与持续免疫治疗(>2年)的患者相比并无显著差异。
该研究者进一步指出,晚期NSCLC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后效果良好,实现完全缓解(CR),且并无毒副作用或仅有轻微毒副作用,则可以考虑停药;如患者未达到CR,可建议患者进行PET CT检查,评估是否具有残留的高代谢病灶,如有,则可继续免疫治疗,或者联合其他局部治疗手段。
章必成教授指出,该研究的结果似乎为持续多年的难题给出了初步答案,其结论可供临床参考,但仍还有待前瞻性研究的进一步验证。
国产免疫药物百花齐放此外,还有多种国产免疫药物的临床试验入选了本届ASCO大会。如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的Ⅲ期临床试验Neotorch研究,其结果表明,抗PD-1单抗用于NSCLC围手术期治疗,能显著延长患者无事件生存期(EFS),降低疾病复发、进展或死亡风险60%。“这一研究不仅得到了阳性结果,且研究中的治疗模式,即首先使用免疫治疗联合化疗,行手术后先给够化疗,再加以免疫辅助治疗,有望在将来成为标准治疗模式。”章必成教授说。
此外,CHOICE-01研究也在ASCO 2023上公布OS数据,其结果表明,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无EGFR/ALK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能显著延长患者的OS。章必成教授指出:“过去许多治疗晚期肺癌的国产药物的上市主要是基于PFS结果,该研究为我们展示了药物的OS数据,这是对其疗效的进一步肯定。”
在广泛期的NSCLC领域,卡瑞利珠单抗、阿得贝利单抗等国产免疫药物进行了多样化的尝试,还有一些国产新药,如双抗类药物AK112、免疫治疗组合抗体QL1706等药物的临床试验入选ASCO,在研究中显示了良好的活性与安全性。
虽然近年免疫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章必成教授也坦言,免疫耐药、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等问题仍亟待解决,新的治疗靶点、新的药物联合方案、新的生物标志物等也同样是未来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他指出:“这些都有待未来进一步探索。”
精彩资讯等你来专家简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光谷院区肿瘤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CSCO ICIs相关的毒性管理指南》编写组专家《CSCO ICIs临床应用指南》编写组专家
责任编辑:Sheep*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