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 李广
在中医临床中,邪犯募原是一种特殊病证,多因湿热浊邪郁伏半表半里所致。本文介绍该病的主要症状与处方用药,帮助大家更好理解这一病证的诊疗思路。
主要症状
往来寒热,午后热重,头身重痛,胸闷脘痞,恶心呕吐,口苦口黏,舌质红,苔薄白腻,脉弦滑。
处方用药
达原饮合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5g,黄芩12g,党参15g,清半夏15g,槟榔15g,厚朴12g,草果仁10g,薏苡仁30g,知母12g,白芍15g,甘草6g。
临证加减
头痛甚者,加羌活、川芎、葛根,以祛风止痛;表湿重者,加藿香、佩兰、羌活,以芳香醒脾、祛风胜湿;里湿重者,加苍术、白豆蔻、砂仁,以燥湿化湿、和胃止呕;大便干结者,可用大柴胡汤加减,以和解少阳、通腑泻热。
方义分析
方中柴胡透泄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黄芩苦寒,清泄少阳半里之热;胆气犯胃,致胃失和降,故佐半夏以和胃降逆;党参、甘草扶正祛邪,且防止病邪内传;槟榔辛散湿邪,化痰破结;厚朴芳香化浊,理气祛湿;草果仁辟秽化浊,宣透伏邪;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知母、白芍滋阴清热,且防止辛燥药伤津耗液。全方共奏和解少阳、清热化浊、透达募原之功。
作者介绍:李广,医学硕士,主任中医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第二届仲景精英班国医传人,河南省中医睡眠研究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会常委,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张仲景研究分会常委。曾拜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毛德西、李发枝、唐宋等为师,为唐宋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共发表医学论文60余篇,主编医学专著8部,获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