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加戏?美专家:如无F-117碎片后,中国真的研发不出隐身轰-20!

闲侃天下 2023-04-27 15:13:18

长期以来一些美媒都非常“关心”中国武器装备的发展情况,不过对于中国新型武器装备,美媒很少做出客观的评价,很多情况下美媒对于中国新型武器装备的评价分为两种,一种是极力贬低这些武器装备的性能,妄图以此来为自己打气,另一种就是承认中国新型武器装备先进,但喜欢硬扯上美国,自己给自己加戏,比如此前美媒称中国歼-20战斗机模仿了美国的F-22和F-35战斗机,近日美媒《1945》又来了这么一出。

美国军事专家布伦特·伊斯特伍德在美媒《1945》发文表示:中国轰-20隐身轰炸机或许很快就能迎来首飞,其本人推测轰-20的性能与美军最新型的B-21战略轰炸机比较接近,同时布伦特·伊斯特伍德声称:1999年中国获得了F-117隐身战斗轰炸机的残骸碎片,中国的技术人员通过逆向研究展开了中国隐身轰炸机的发展,最终的结果就是轰-20轰炸机。

笔者认为美媒发表的这篇由布伦特·伊斯特伍德撰写的文章纯属瞎扯!首先是关于中国获得F-117隐身战斗轰炸机残骸的问题,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美军一架F-117确实被南联盟防空部队击落,但这架F-117残骸的研究价值是极低的,为了达到折射雷达波的能力,F-117的气动布局非常特殊,基本没有什么机动能力,而且用一些残骸研究一架飞机的气动外形显然行不通。再说了,中国轰-20是一款战略轰炸机,断然不会采用F-117这种战斗轰炸机的气动外形。

如果说这架F-117残骸唯一有点研究价值的地方, 可能就是上面的隐身涂层了,但一架被导弹击中爆炸后又坠毁在地面燃烧殆尽的F-117残骸,其隐身涂层是否完整还两说,而且中国歼-20战斗机的隐身涂层更加可靠耐用,不像美军F-22的隐身涂层非常娇贵,平时必须停放在恒温恒湿机库中,如果是逆向研究,难道一下子就能全面超越参考对象?这先显然不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

此外,2020年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视察塞军第3防空师第250防空旅,当年正是该旅击落了F-117!武契奇在那次视察中送给了塞军第3防空师第250防空旅一件特殊的礼物:用当年击落的F117残骸制作的奖杯,由此可以看出,这架在1999年被击落的F-117残骸仍然在塞尔维亚手中,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些残骸并无特殊的研究价值,不然也不会被用来制作成奖杯。

再来看布伦特·伊斯特伍德所谓的“轰-20就是中国B-21”的这一说法,笔者认为,这是美国再次给自己加戏,因为美国的B-21隐身轰炸机,我们根本看不上!从机体尺寸上来说,B-21机体长度16米左右,翼展45米左右,这个体型比B-2轰炸机小了一大圈,B-2的机身长度21米,翼展达到了52米,B-21的机体比B-2小了很多,带来的结果就是B-21本身的硬性能远不如B-2。

B-2隐身战略轰炸机的最大航程1.2万公里,拥有22吨的最大载弹量,而作为替代机型,B-21的最大航程低于10000公里,最大载弹量也仅有14吨左右,如果说B-2的这几项硬指标达到了战略轰炸机的标准,那么B-21充其量也就是一款远程轰炸机,一架航程不到10000公里,最大载弹量仅有14吨的轰炸机,显然谈不上是战略轰炸机,要知道美国空军的F-15EX战斗机最大载弹量都达到了13吨。

当然B-21的隐身性能和航电水平更出色一些,但不要忘了B-21是在B-2首飞33年后才公开亮相的,33年的时间无论是隐身涂层技术还是机载航电系统都经历了换代式发展,B-21的隐身能力和航电系统超越B-2是正常的,如果没有超越才奇了怪呢!整体而言,美军新一代战略轰炸机更像是美军在面对中国隐身战斗机不断列、解放军实力不断壮大的情况下,慌不择路紧急研发出的一款隐身轰炸机,此前就连美国内部都传出过不认可这款轰炸机的声音,这样一款轰炸机,中国根本看不上,又怎么会把轰-20打造成“中国版B-21”呢?

此前中国空军、官媒多次暗示轰-20项目的存在,关于我们正在研发隐身轰炸机这一点已经不用怀疑。但中国隐身轰炸机研发的前提是:中国已经可以制造世界一流的机载航电系统、拥有完整的风洞测试系统,也可以研发先进的隐身涂层,中国通过对歼-20和运-20的研发制造,也掌握了研发隐身战略轰炸机必备的气动布局、隐身涂层、大飞机制造经验等相关技术,这才是中国发展隐身轰炸机的基础,中国的隐身轰炸机与1999年那架被击落的F-117没有任何关系,也不会是“中国版B-21”,而是会全面超越B-21!

1 阅读:228

闲侃天下

简介:分享观点、闲侃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