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维州经营小生意或开展副业的人要注意了!只要你在自家房产内从事商业活动,哪怕只是利用一间小房、一角车库,可能都会被州政府盯上,被征收土地税。
为了填补高达1870亿澳元的财政赤字,维州税务局近期对居家办公和副业人群加大了审查力度。据悉,在5月财政预算出炉之前,相关稽查行动将进一步升级。
原本,只有房产估值超过30万澳元的房主才需要缴纳土地税。然而自2023年起,政府大幅下调门槛至5万澳元,瞬间将大量房主纳入征税范围。据估算,这一改变影响到了多达38万人。

更关键的是,哪怕只是使用住宅中的一部分空间搞副业,都可能被视为商业用途。维州税务局特别列出了一些典型例子:
把车库改成小型发廊的美发师;在家设置工作室的网页设计师;出租自家部分空间作为仓库或办公室的人。
以上,这些情况都可能触发征税条件。
维州工商会CEO Paul Guerra对此强烈呼吁政府重新评估相关规定。他指出,这项法律是近20年前制定的,与如今越来越普遍的居家工作、自由职业等趋势严重脱节。
“很多人只是想试水搞点副业,没想到还没赚钱就先被税收绊住脚。”他表示,政府不应以“打击违规”为由,打击普通人创业的积极性,尤其是那些从家中起步的初创者。
令人担忧的是,税务局目前已经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其他政府机构的数据,实现对“居家创业”者的精准识别与查税。
反对党财政事务发言人James Newbury也对此提出质疑:“现在几乎到了挨家挨户问你有没有搞副业的程度,简直不讲人情。”他批评政府过度征税,是因为“把钱花光了,现在只能向老百姓要回来。”
需要注意的是,征收土地税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用于商业用途的住宅部分价值超过5万澳元(按面积和房价综合计算);
2.副业年收入超过3万澳元(税前)。
如果你还拥有其他投资物业或度假房产,商业用途的空间也可能被合并计算,进一步推高土地税额度。
州政府方面回应称,这项税收措施并非针对普通居民或租户,而是为了确保税收公平。但也承认,确实存在“在自住房里搞副业被征税”的可能性。
在澳洲创业、留学或移民,政策细节变化频繁。无论你是初来乍到的新移民,还是考虑转换签证的留学生,了解当地法律和税务制度是非常关键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