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管宏业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在AI革命的喧嚣与科技创新的狂欢中,真正改变格局的大事件往往隐于流量泡沫之下。
当汽车加速从以机械“硬实力”向智能“软科技”进化,市场上却也出现越来越多“硬件不硬,软件不软”的尴尬,特别是面对当下市场愈演愈烈的“参数内卷”与“智驾信任危机”,消费者陷入了不知所措的迷茫。
上海车展前夕,2025新华网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论坛在浦江举行。来自新华网党委常委、董事、副总裁杨庆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中汽中心智能网联领域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秦孔建,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显君,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安德楷(Michael Arndt),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MKT与销售服务部副总裁冷江涛,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等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围绕“重塑”展开讨论与激辩,论坛议题直指三个核心——到底何为科技,为何重塑,以及如何向新而行?

实际上,答案已隐含在实践中,其要义就是将来自德国的硬核科技与中国软件智能融合创新。
在一汽奥迪的机械美学与华为数字灵魂的交融中,一场关于智能豪华出行的新范式革命,由此拉开帷幕。
喧噪时代的汽车本质
过去数年里,智能驾驶领域陷入一场“参数狂欢”。L2.99、代客泊车、无图智驾……夸张渲染的营销话术,让消费者对技术的边界愈发迷茫。频发的交通事故与生命代价,则将行业推至信任危机的悬崖边缘。
2025年4月16日,工信部一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推进会”成为转折点,核心直指技术合规。文件明确要求禁用“自动驾驶”“高阶智驾”等模糊表述,统一为“辅助驾驶”;技术路径上,公测被禁、OTA升级频次受限、虚拟“世界模型”训练遭质疑。
这场监管风暴的本质,是对“技术激进主义”的纠偏。工信部的介入意味着,当行业将用户视为“公测小白鼠”、以频繁OTA掩盖研发不足时,安全与责任必须重归本位。

在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显君看来,在AI技术领域,美国将成为重要的主导者,而德国凭借雄厚的工业4.0基础,尤其是数字化能力,成为另一个主导者。但不要过度神化AI,“流量营销过后、喧嚣过后,还得回归竞争力的本质、企业成长的本质。”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李显君
“硬件是基础,软件是赋能,但车子的本质永远是驾驶乐趣、安全与舒适。”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更加清晰地指出汽车的本质。而这恰是一汽奥迪的实践注解。在行业高呼“软件定义汽车”时,奥迪选择了一条更底层的路径:硬科技筑基,软科技赋能。
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安德楷(Michael Arndt)在论坛上直言:“科技创新不是文字游戏,更不是数据堆砌,而是应该以人为本,坚守底线。”从1926年首台8缸发动机Horch 8,到1980年颠覆四驱技术的quattro,奥迪116年的历史证明:机械之美才是汽车的灵魂。

▲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安德楷(Michael Arndt)
而今,这份坚守在智能时代正焕发新生——PPE豪华纯电平台与PPC豪华燃油平台共享E³ 1.2电子电气架构,让燃油车首次获得与电动车同级的算力与数据交互能力。
打破认知的油电同智
在此之前,行业一直流传这样的说法:燃油车无法承载高阶智驾。但在事实面前,这一缺乏根据的偏见,正被一汽奥迪彻底击碎。
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给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

▲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 李凤刚
有人认为,智能化特别是组合辅助驾驶,所需电力非常大,油车的小电瓶支撑不了电力需求。实际上,油车上的很多装备,包括空调、高档音响系统,都需要几千瓦。而一套组合辅助驾驶系统,只需要几百瓦,油车电力是完全够用的。
还有人认为,油车搞不了智能化,是因为控制系统响应比较慢。
实际上,一套控制系统有感知、决策、执行,车在行驶过程中也只有前进、制动以及转弯三种基本的工况,在这三种工况里面,油车已经实现了电信号的控制。“开车并不是开精密机床,加速控制的精度要求其实并没有这么高,油车的加速控制完全可以实现。”
总结来说,真正影响油车智能化的关键,在于整车的电子电气架构性能。奥迪全新PPC豪华燃油平台采用的E³ 1.2电子电气架构,是以千兆以太网的标准、数据传输的速度和标准来设计的,完全可以满足智驾系统需求。

很显然,“油电同智”代表了油车也能实现智驾,并非简单的技术移植,而是从电子架构、动力协同到用户体验的系统重构。这个重构的过程并不是否定油车,更不是否定硬件。正如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所说,“软件定义汽车”,但不是说取代硬件。车子真正的目的还是驾驶乐趣、安全、愉悦、舒适,这些东西还是要靠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来实现。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 许敏
不是说谁取代谁,也不是说非此即彼,说到底,用户需要的不是“油或电”的选择题,而是无界融合的智能豪华体验。
中德兼修的双向赋能
一定程度上,这个时代的“豪华”比以往都唾手可得:电机加持下,百公里加速3秒不是新鲜事;智能平权下,10万元级就可得彩电冰箱大沙发。
问题在于,在智舱吞吐千万兆数据的今天,特斯拉的Autopilot系统仍在全球各地引发碰撞事故,这个黑色幽默揭示着汽车工业的深层悖论:当工程师将驾驶体验拆解为传感器、代码与算法的集合,那些真正定义豪华的本质正在悄然流失。
数据构筑的虚拟世界永远无法复现真实的驾驶场景,而安全作为汽车工业的终极底线,更不是算法和效率能走的捷径。

曾经有人用诺基亚和苹果来比喻汽车迭代,李凤刚对此表示,手机行业和汽车行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安全。对手机来说,哪怕一旦发生热失控,也不会有特别大的安全风险。“客户可能不认为安全是第一位的卖点,但在奥迪的造车理念里面,安全一定是底线。”
汽车也确实在经历数据主义的严峻考验。某新势力品牌引以为傲的AEB系统,在CNCAP测试中因过度依赖视觉算法,将黄昏时的广告牌误判为障碍物。这种很多用户看不见、摸不出,相关品质与安全的细微之处,恰恰是百年大厂与“平权们”的区别。
“奥迪一直践行长期主义,我们不会依赖某个人的IP去做,而是整个公司去满足客户需求。最近国家发布了两个汽车行业非常重要的标准和规定,对此我们非常赞同。在我们看来,行业法规越健全,执法越严格,越有利于秉承长期主义经营理念的公司,最终也会更好地保护行业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李凤刚说到。当数据崇拜褪去,汽车工业终将回归本质。
““这是豪华品牌与科技公司的首次深度联姻”,谈起与奥迪的合作,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MKT与销售服务部副总裁冷江涛如此定义。双方历时五年打磨的成果,创造了多个行业“唯一”:唯一曲面双激光雷达方案,嵌入前保曲面,兼顾240°感知与奥迪设计语言;唯一双清洗防撞系统,解决激光雷达落灰与碰撞隐患;唯一VMM驾控封装,指令经奥迪底盘系统执行,保留机械操控精髓。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MKT与销售服务部副总裁 冷江涛
这种合作超越技术嫁接,直指产业逻辑的重塑。奥迪贡献百年造车经验与全球顶级供应链,华为注入AI算法与生态能力,二者在奥迪的E³ 1.2电子电气架构上实现了机械与数字的完美闭环。
重塑时代的价值锚点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在论坛中指出,在科技变革的当下,豪华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双向重塑”。
一方面,电动化与智能化瓦解了百年豪华品牌在传统的设计、动力、底盘等方面的垄断性优势;另一方面,传统豪华品牌将在可持续发展与数字文明催生的新价值体系下,以普通品牌包括新兴品牌们无法比拟的优势,赢取属于自己的市场和未来。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柳燕
实际上,针对这个新价值体系,一汽奥迪已经针对性地清晰呈现“变与不变的辩证法”。
一方面是“变”,将在2025年里推出史上最强产品攻势,通过一汽奥迪A5L、全新奥迪Q5L、奥迪A6L e-tron、奥迪Q6L e-tron、Q6L sportback e-tron等车型全面拥抱智能。
另一方面是不变,坚守全球统一品质标准,坚守37年深耕中国锻造出的“5678910”体系力(近50万就业岗位、近600家经销商、超7000亿纳税、8大基地、超900万用户基盘、公益事业惠及儿童超过10万人次)。
值得指出的是,双向重塑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双向赋能的过程。

冷江涛介绍,华为与奥迪的合作2019年就开始了,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他讲了一个小故事。华为乾崑跟奥迪合作过程中,奥迪要求非常严苛。做了非常多的测试、体验、改进,以及找到共同的方法去改进产品。“行业普遍是EMC的Level 3就可以了,但奥迪的要求是EMC Level 5。为了达到这个EMC Level 5,我们的工程师试遍了整个行业主流的所有元器件,全部换了一遍,最后耗费大量时间才把问题解决。“
这个过程中,华为乾崑和奥迪的工程师也在共同成长,基于这个产品同时进步。“华为乾崑从奥迪身上也学到了很多,我觉得这是共赢互助的过程。“
对于奥迪与华为的合作,李凤刚看的更深。
他说,经济发展有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专业化和社会分工”。奥迪有奥迪的优势,比如德系精工制造,而中国客户敢于尝鲜,对基于软件和算法的软科技需求旺盛,当下中国科技公司在软科技上有优势。一台汽车整车有两万多个零件,主机厂没可能、也没必要把所有软硬件全部自研自产。“所以我们要强强联合、软硬结合,才能做出更加适配客户需要的品牌。”
人汽观察:

黄浦江畔华灯璀璨,当百年德系精工融入中国数字生态,当硬核机械邂逅软性智能,一汽奥迪的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短期流量或许能让企业飞高,但拥有强大品牌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越是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越是要坚持长期主义。
李凤刚说,不管外部环境有多喧嚣,竞争的本质一定还是要回归长期主义,回归价值、回归产品、回归服务,一汽奥迪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