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0年,王震带着新疆建设的最新成果回到北京述职。
听到新疆的建设成果,会议上众人喜笑颜开,然而王震接下来的话却让会场上鸦雀无声。
因为王震请求中央给新疆分配10万女兵,甚至声称这是维护新疆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一步。

为什么王震会特意提出向新疆派去10万女兵?为何一定要是女性?这些女兵到新疆以后真的能起到作用吗?
点个关注,一起看王震为新疆索要10万女兵的故事。

解放后的新疆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边境的确,这里民族众多乱象丛生,而且整体贫困,生活艰难。
1949年9月,解放军进入新疆,那时候除新疆以外的大部分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得到解放,且国民党已经开始向台湾方向逃离。
全国解放大势已经明显,再抵抗也是没用的,于是识时务的国民党新疆省委主席包尔汗,带领驻地10万国军起义,和平解放新疆。
国民党新疆主席愿意归顺解放军自然是好事,至少新疆名义上已经得到了解放,可新疆还没有完全太平。

虽然国民党在新疆建立了势力,但他们并未真正把新疆全境掌握在手中,新疆还存在着大量土匪势力,甚至这些土匪与境外势力还有勾结。
新疆地区人口复杂,民族众多,且匪患严重,一个问题处理不慎就会造成整个新疆地区的动乱,新疆作为中国重要的边境地区,紧挨着中东等不少国家,很容易导致境外势力渗透。
解放新疆不难,但守新疆不易。要想将新疆牢牢控制在手中,那就得派军队的镇压,可军队镇压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一旦军队离开新疆或者威慑力不足,那么新疆会再次陷入动乱。
要想守好新疆,唯一的办法就是建设发展新疆,把新疆建设成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的地方,经济稳定,生活安逸自然就不会动乱了。

可自古以来的荒凉之地建设起来哪有这么容易?因此在关于派往新疆发人选上,中央犯了难。
这人既要有威慑力,有过带兵打仗的经历,这样才能震慑住新疆的土匪等潜在的暴乱势力,还要懂得如何建设发展新疆地区,毕竟只有人民生活稳定才能保持新疆的稳定。
思来想去主席想到了一个人,他就是王震。王震出生农民家庭,在种地上是一把好手,后来跟着我党闹革命,参与了湘赣苏区的创立,有过大量的战场经历,是我党有资格的老革命之一。
当然那时候我军有着带兵打仗经验的将领很多,王震身上还有着其他将领没有的品质,那就是组织力和建设力。

1930年时,为了鼓励百姓们一起参加革命,站起来反对压迫,不少基地都会用上大量的传单、布告,毛主席就曾夸赞有功底有气势,虽然王震称那些都是队伍里的宣传人员写出来的,但主席能看出一些话语出自王震之口。
抗战时期,王震亲自率领359旅开发南泥湾,实现了自力更生,是那时少有的又能战斗又能生产的部队。
南泥湾的表现得到了组织上的一致认可,主席更是高度赞扬,他亲自为王震题字“有创造精神”,赞誉359旅开发南泥湾是“发展经历的前锋”。
能在抗战时期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带领战士们一边打仗一边开发南泥湾,可见王震在建设地区上的能力有多突出,他是去新疆的不二人选。

新疆远离内地,条件艰苦,从入疆开始对王震的考验也就开始了。王震要长途跋涉,而且新疆面临着粮食问题,在交通不便的年代,从内地大规模将粮食运过去也不现实,那就是只能靠部队自己解决。
除了建设问题,在王震出发之前,主席也给了解决新疆问题的想法,主席认为解决新疆问题要以政治解决为主,军事解决为辅。
而且当时帝国主义正在准备利用新疆的民族问题扰乱当地局势,主席要求王震要用上一切可用的人才,比如张治中、陶峙岳等人,尽快解决危害新疆安全的潜在危险。
确定好新疆建设的基本步调以后,王震带着近10万的士兵浩浩荡荡出发,前去建设贫瘠的新疆地区。
到新疆的第一年王震就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可他却认为要想新疆稳定,得再向中央要来10万女兵。

向中央请求
王震领命建设新疆,一年时间内就取得了巨大成就。
从士兵们到达新疆的那一刻他们的挑战就开始了,首先就是一日三餐的问题。他们到新疆来肯定是到了一些粮食,但这里地处偏远,存粮只能支撑一段时间,还是得靠他们自己。
王震在建设开垦方面很有经验,他很快对新疆的地形、土地条件等进行了考察,他发现新疆的荒地虽然多,但大部分是可以种粮食的,只不过要辛苦一点。
王震一声令下,士兵们热情高涨,在新疆的荒漠上开始开垦。原定目标是六十万亩,没想到士兵们效率比想象中高得多,到1950年1月底统计时,发现已经开垦出96万亩荒地。

这样的建设成果无疑是让人开心的,但王震在开心之余也有些担心,那就是建设新疆并不是开垦荒地这么简单,还得让人在这里扎根下去,有人在这里世世代代繁衍发展,才能真正守住新疆。
可所有到新疆的士兵们都将这当做是暂时性任务,幻想着完成任务回老家的情形。对于这一点王震也能理解,毕竟中国人在骨子里对家乡和故土有着深深的眷恋。
可祖国的边疆不能没人守护,新疆需要有人在这里建设守护。如何将人留在边疆是个重要问题。
王震思来想去,认为战士们在这里成家以后,基本上还是愿意继续留在这里,可新疆人口本来就少,哪里去找那么多适龄女子呢?

而且新疆地区多是少数民族的女性,文化、习俗和汉族的士兵都有很大的差异,让他们和少数民族女子结合也不现实,这样一来战士们的选择余地就更窄了。
战士们好多十几年没回过家,本以为打仗结束后就能回家结婚生子,可一个任务又把他们派去了新疆。
在新疆建设他们没有意见,毕竟这是人民子弟兵应该做的,可他们眼看着年纪就大了,确实想成家。
一次王震去筹划石河子的建设,在大会上王震问大家有什么意见,下面一片安静,大家都赞成王震的想法,对此并无异议,不过一位小战士举起了手。

他说:“司令员,我们都还没有老婆,你能不能给我们解决老婆的问题。”说完小战士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其他战士也看着小战士笑。
不过这个问题的确给王震提了个醒,他确实应该好好考虑考虑战士们的婚姻大事。于是王震公开表示:“你这个问题提得好,党中央会给你们解决问题的。”
于是在他回北京汇报新疆建设工作时,面对满会场的中央官员,大家都希望停停王震在新疆的成果,和建设新疆的经验。
谁料王震一开口却是请求中央给新疆分配十万女兵,此话一出大家面面相觑,没听说建设新疆还需要女兵前去啊?

就连周总理也有些疑惑,王震这才慢条斯理讲出自己的无奈。只有让战士们在新疆成家立业,才能让他们真正在这里扎根,长期守护这片土地。
而要解决战士们的婚姻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请求中央分配更多的女兵来到新疆。
王震表示,这些女兵不仅能够解决战士们的婚姻问题,还能够为新疆带来更多的劳动力,助力新疆的建设。
听完王震的解释后周总理眉头紧锁,他也明白王震所说确实在理,可分配女兵是一方面,婚姻问题讲究你情我愿,即便分配10万女兵过去,也不能保证每位士兵都能解决婚姻问题。
这一点王震也考虑到了,一切都遵照自愿原则,两人之间情投意合就可以结为夫妻,一方不能以任何方式强迫另一方。

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同意王震的请求。
于是,王震等人也开始招募女兵的行动。这件事看起来简单,可真的做起来才发现一点也不容易,新疆本就是艰苦之地,真正愿意前去的还是少数。
面对这种情况,王震决定先从自己的湖南下手,他与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的黄克诚联系,要求黄克诚配合他征兵。
对于去新疆的女兵们,不论家庭出身,只要身体素质合格就行,不过硬性要求就是要未婚。

10万女兵
王震向中央索要十万女兵进新疆,招兵之路却不是一帆顺畅,他会如何应对?
新疆在大家眼里是艰苦之地,但其实经过战士们一年来的辛苦建设,面貌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粮食问题不用操心,基本能够满足需求。
于是当地的干部们将新疆的变化刊登在《湖南日报》上,也印成了连环画和宣传册,不断在湖南进行宣传。
除了湖南,这种方法也用到其他地区,很快就征集到一大批女兵们,大家怀着极高的热忱跋山涉水来到新疆,参与劳动。

王震在新疆给了女兵们极大的自由,她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工作,有的女兵成了当地出色的拖拉机手,有的女兵选择了从医,有的进了工厂成为女工人,总之这些女性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十万女兵从全国各地陆续来到新疆,与战士们共同建设这片土地。她们的到来,为新疆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为战士们解决了后顾之忧。
对于女兵们的生活王震也一直强调要多给他们照顾,男同志们可以追求女兵,但不能强迫她们,更不能用不正当手段威逼利诱。一旦发现或者被举报,将面临严重的处罚。
新疆环境艰苦,女兵们一直咬牙坚持着,经常承担着繁重的任务,过度的劳动让不少女兵患上了妇科疾病。

王震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批评了部队领导,紧接着有安排人将患病女兵送去乌鲁木齐治疗,虽然她们是来建设新疆的,但也要保证女兵们身体健康。
经此一事女兵们感受道组织上对他们的关怀,干部们也相应调整了女兵的任务,大家建设新疆更有干劲,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建设新疆过程中,男兵和女兵们相互配合,也在这期间慢慢培养出感情,不少战士们解决了婚姻大事,决定留在新疆继续建设。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王震带领着战士们和十万女兵,共同开发新疆,建设新疆。

他们战严寒、斗风沙,将一片荒凉的戈壁滩,建设成了绿洲。他们辛勤耕耘,使得新疆的粮食产量逐年提高,解决了新疆的粮食问题,积极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新疆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疆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片土地不再荒凉,而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新疆的变化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们,许多人纷纷前来投奔,希望在新疆这片土地上谋求新的生活。
王震等人也借此机会引进了大量的农业、工业技术,使得新疆的经济发展迅速崛起。

在这片土地上,战士们和女兵们共同度过了无数个春秋,他们相互依赖,共同成长。许多人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自己的真爱,成家立业,为新疆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岁月荏苒,新疆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片曾经荒凉的戈壁滩,如今已是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战士们和女兵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建设新疆的壮美篇章。
如今,新疆已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省份,粮食产量丰富,经济发展迅速。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归功于那些为新疆建设付出艰辛努力的战士们和女兵们。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