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蒋介石败逃台湾时,手里还剩多少兵?说出来让人难以置信

正如历史说 2024-02-03 03:49:39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解放军顺利渡过长江,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近在眼前。

面对解放军的进攻,抵抗无力的老蒋只能带着财产和残兵逃往台湾,然而当我们看到老蒋剩余的兵力后,却表示难以置信。

老蒋逃离台湾时到底还剩多少兵力?为什么我们看到数字后会表示难以置信呢?

点个关注,一起看老蒋逃离大陆是带走多少兵力。

百万大军

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中国终于赶走了日本侵略者,然而国内却无法迎来和平,因为内战开始了。

老蒋敢悍然撕毁条约,在全国刚结束十几年的抗日战争后,在国家和人民还没有喘过气来时就发动内战,那是因为他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抗日结束后国民党确实在中国占主流,并且大部分与中国相关的国际事件都是由国民党出面。

老蒋在抗战结束后与苏联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协议,同时又与美国勾肩搭背,可谓是两面讨好,获得了美国和苏联的支持。

更关键的是,他手里的远远多于解放军。那时候老蒋能调动的军队有430万,而解放军不过百万出头,双方在军队人数上有着几倍的差异。

老蒋环视了一圈自己的优势,认为这一战可以打,国民党胜利还是很有希望的,不过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几年的战争让他400多万的大军急剧减少。

那时候蒋介石的确占有优势,除了远超解放军的正规军陆军,还有着不少空军、海军以及各种独立团、独立旅。

解放军在空军和海军方面趋近于零,而且我们使用的各种武器装备是“万国造”,大部分都是在战场上缴获的,根本做不到统一,也没有资格挑选,能够分到一支枪已经是幸运了。

然而正是在双方这样大的差距下,解放军仅仅用了几年时间,就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让老蒋败退到台湾。

眼看着前线的战事越来越胶着,明明占着绝对优势的国民党没能取得预想中的结果,而作为对手的解放军却一步一步变得更强。

老蒋已经开始为自己考虑后路,他1947年时就曾派陈诚等人到台湾主持工作,在台湾地区打造自己的政权,将这里作为国民党的大后方。

众所周知,抗战胜利以前台湾被日本占领着,日本投降以后交出来台湾,彼时老蒋对台湾的关注度一般,而且台湾也成长出一些其他党派,不过随着老蒋出手,台湾也渐渐成为了他的政权。

1949年初,眼看着全国解放地区越来越多,老蒋不得不为自己的后路做打算,对于老蒋来说,钱、权、军队同样重要。

在他离开大陆之前,蒋经国记在1949年初亲自来到上海,这一次他被蒋介石委以重任,那就是将国民党的银行进行“大搬家”。

蒋经国带着蒋介石的命令,找到国民党的中央银行,将其中大量的民脂民膏搬运出来,其中光是黄金就达到足足400万盎司,据说老蒋带走的财产保守估计已经超过5亿美元。

除了金银财宝,还有大量的国家重要文物和资料,老蒋的打算是将我国的文化以及他的政权全部转移到台湾去。

为了能够有足够的军事力量能够在台湾站稳脚跟,也是为以后的“反攻”大陆做准备,老蒋在临走前在一次进行了强制招兵,大量20到30岁的强壮青年被迫去往台湾。

老蒋最后一次“抓壮丁”可谓是丧心病狂,只要在路上看到符合条件的青年男人,国军便直接上前将人抓住,强制进入国军队伍。

被抓的青年从这一刻开始就已经没了自由,他们只能跟着国军的大部队走,哪怕是连回家和家人说一声,告别什么都不被允许。

即便老蒋如此疯狂想补充自己的兵力,但他逃到台湾时,也只有60万左右的军队。这60万人主要是陆军,海军和空军方面人并不多。

国民党是虽然有海军和空军部队,但实际上他们的能力和规模都比较弱小,尤其是海军,那时候国民政府的海军基本靠美国的援助,可美国给出的援助并不多,海军缺乏必要的装备和训练。

组建一支强大的海军需要花费大量军费购买先进军舰,光是这一项都让国民政府不愿意承担,他们也不是拿不出这笔钱,而是认为没有必要。

毕竟那时候红军连海军都没有,而拥有几万人部队的国民党海军早已超越了解放军。

兵力大减

相比于海军,空军在解放战争中明显发挥了作用,但作用不大。

战争进行到焦灼时,或开始之前,国民党会安排空军进行轰炸空袭,当然空军在战争中能够发挥的力量有限,主要还是陆军之间的对战。

不过国民党的空军和海军一样,基本都是以来美国的支援,有了美国的援助那时候国民党的空军力量还是不错的。

不过在整个解放战争中,空军参加了多次大规模战役,他们的损失也不小,因此在空军和海军上面人数并不多。

可纵使只有60万人,这其中还有一部分是老弱病残,其中还有大量军官,算下来能够真正上战场打仗的确实不多。

60万大军看来也不少了,若是老蒋存心让这60万军队“反攻大陆”,他们不一定能打赢接解放军,但一定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麻烦。

可相比于抗战胜利后的400多万大军,据说加上一些地方势力能够达到500万左右的军力,这样庞大的军队仅仅4年时间只剩下了60万,难道解放军真的歼灭了几百万军人?

短短四年时间国军成倍的减少,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其实国民党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失去在大陆的优势,军队从400多万减少到只剩60万,可以说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说说党内问题,国民党的最高领导人,我党的老对手蒋介石,他这个政权做得并不安稳。

孙中山因病去世,后来国民党内出现过争权斗争,是蒋介石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但胜利后的他完全没有继承孙中山先生的意愿,公然违背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见过方针,甚至破坏了国共合作,对我党革命人士赶尽杀绝。

国民党内部高官大多数都是跟着孙中山先生一起革命的,在他们看来蒋介石的行为无疑是对革命的背叛,因此国民党内的“反蒋”势力一直在同他做斗争。

虽然在蒋介石的威压之下,他稳坐国民党最高领导人的位置,看似整个中国都在他手里,但他统治下的国家就是一盘散沙。

老蒋为了加强自己的势力,拉拢了不少地方军阀势力,北伐战争后看似是他统一了中国,各地军阀也承认他是“老大”,但这些人实则各怀鬼胎。

地方军阀的部队基本都是军阀们亲自带出来的,这些势力都是拥护军阀本人,并不是完全忠诚于国民党,军队只是名义上归顺了国民党,但实权还是在军阀手里掌握着。

蒋介石不是没想过收权,可他做不到,原因无他,因为各地军阀势力太多太杂了,一个地方的军阀不服他可以派出军队前去镇压,可十几个地方的军阀一起闹事,他真的无力镇压。

好在国民党给军阀的利益足够多,这才让不少军阀愿意为他做事,不过即便如此也免不了这些人在内部你争我夺、尔虞我诈,导致党内很多命令无法顺利执行下去,手下的人总有其他想法。

国民党内的党派斗争十分严重,这也与蒋介石的疑心有关,国民党中最有名的表示“黄埔系”,也即是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学生。

蒋介石曾经担任过黄埔军校的校长,在那里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而且这些人算是老蒋的嫡系,颇得他的信任。

黄埔系是蒋介石最重视的一个派系,其中不少实力一般,但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官员都被老蒋赋予要职。

除了黄埔系,还有以陈果夫、陈立夫为首的“cc系”,他们这个党派的权力与黄埔系不相上下,甚至有着“蒋家王朝陈家党”的说法。

还有一个党派是政学系,顾名思义,这个党派主要是从事智囊团一类的工作,并不是手握兵权,不过虽然他们手里实权不多,但作为蒋介石的幕僚,也是能够影响到蒋介石决定,和一些党内政策方针的存在。

除了这几个影响力比较大的党派,还有各方势力充斥着,甚至社会上还存在着一股不小的“反蒋”势力,比如汪精卫、李济深、胡汉民等人,包括李宗仁带领的桂系军阀也曾有过反蒋的行为。

国民党内部的山头林立,鱼龙混杂,反映出老蒋在治国方面确实缺乏一定的能力,反倒是在政斗上聪明。

当然他们的失败不只是内部斗争这一个原因,还有外部因素

军队大减员

四百万大军的国民党军队,却在几年内战后只有60万去了台湾,军队为什么会败得这么快?

中国作为亚洲大国,不少国家都想在中国的土地上分一杯羹,美国也是如此,因此在前期给了老蒋不少援助,蒋介石也愿意与美国交好。

不过在内战时期老蒋和美国之间的关系有些“微妙”,解放战争并不是美国愿意看见的,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面对国内存在的国共两党之争的问题,美国的想法是南北分治,一人管理一方。

但这个要求显然国共双方没有达成一致,内战很快就爆发了,但这却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美国在二战期间已经赚到了不少,他们不需要中国再次发生内战,为此美国还派出马歇尔前来调停两党之间的斗争,显然效果不佳。

内战期间美国几乎没能帮助到国民党,一来是斯大林的“封锁柏林”,让欧洲有些困难,美国必须帮助欧洲,因此没能有足够的精力中国方面的示意,等他们处理好欧洲的事情,回过头来却发现解放战争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二来是蒋介石与杜鲁门之间有些恩怨,在杜鲁门竞选期间,蒋介石并不看好他,反而支持她的对手杜威,之后杜鲁门上台就不太喜欢老蒋。

而且杜鲁门认为老蒋能力不行,明明国民党占据着这样大的优势,却还是输掉了解放战争,可见美国对蒋介石的意见有多大。

没了美国的援助,老蒋更是难以对抗解放军。

真正让国军大减员的还要数三大战役,辽沈战役解放军面对清一色美式装备和机动兵团的国军们,大家冷静制定战略,按照计划将国军55万大军成功打败。

辽沈战役的胜利不仅歼灭了几十万国军,还成功解放了东北地区,让东北地区正式成为我军解放战争的大后方,为接下来的战争提供后方支持。

辽沈战役结束后不久,平津战役又打响了。在辽沈战役中我军俘获了几十万国军俘虏,在这些俘虏中,除了小部分被我军放走以外,大部分都加入了解放军,跟着解放军继续作战。

平津战役时,华北和东北地区的野战军一边打一边谈判,毕竟解放军不想破坏北平这座城市,也许北平能在解放后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傅作义的军队人数虽然不少,但不敌解放军,在解放军的不断劝说下,最终决定起义,让北平和平解放。

当时傅作义谈判的结果,是他自己留下一部分士兵最为他的警卫团,保护他的人生安全,其余的士兵则被改编进入解放军队伍之中。

淮海战役老蒋派出80万大军,结果只剩下了20多万,光是我军俘虏的国军就达到三十多万人,击毙击伤的17万国军,还有起义和自愿被我军改变的队伍,这几场战役直接让国民党损失了上百万的军队。

最后败逃台湾时只有60余万人左右,到了台湾以后老蒋积极动员台湾当地的青壮年们,甚至使用强迫的手段让他们进入军队,可台湾地区本就不大,人口有限,任凭他使出什么样的方法,国民党也无法回到辉煌的时候了。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

0 阅读: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