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衿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了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据初步核算,2021年我国GDP达114367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按年均汇率计算,我国GDP已达17.7万亿美元,预计将占世界经济的18%以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25%。
众所周知,GDP总量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实体经济规模,但不同的行业也会使得GDP的含金量不同。比如煤炭、钢铁行业的营业收入较高,使得GDP数据较大,但实际形成的工业增加值并不高,部分传统企业的净利润甚至为负。
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有些地区的GDP看起来很高,但他们兜里却没有钱。而类似于浙江、福建等地区,其民营经济活跃,百姓反而更富裕。因此,近年来出现了一种观点,即利用存款数据也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因为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会形成存款的积累。
如今,中国经济龙头大省仍处于白热化竞争阶段。它们都能突破自身,成为“弯道超车”的关键驱动点。毕竟,任何一个省份,其真金白银数据最多才是王道!截至2021年12月的最新数据,中国金融存款前五强省份分别是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和四川省。
从具体数据来看,广东的存款实力仍处于领先地位。数据显示,2021年,广东金融存款接近30万亿,达293169.2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人民币存款增加2.46万亿元。分类看:住户存款较年初增加8609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7636亿元;机关团体存款增加2659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837亿元;非银行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加543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对江苏的优势进一步扩大至近10万亿。而在去年,与江苏、浙江、山东相比,广东在各项指标上却略显疲软,包括资本增速仅为9.5%,在前四强省份中是最慢的。当然,这也与其庞大的体量有关。此外,去年广东GDP突破12万亿大关,而东莞也成为了广东省第四个经济总量超过万亿的城市。
据悉,截至2021年11月,东莞银行业本外币存款余额已达20004亿元,成为全国第四个存款规模超过2万亿元的地级市;而本外币贷款余额达14902亿元,逼近1.5万亿元大关,标志着东莞金融总量再上新台阶。
与此同时,东莞的人均存款也实现了连续31年的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11月末,在东莞2万亿元存款中,住户和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分别达到7514亿元和6882亿元。东莞做到了真正的“藏富于民”。
值得注意的是,江苏的“财力数据”近年来也稳步提升,成功跻身中国财力第二强。数据显示,2021年江苏金融存款达1966.3亿元,距离20亿元大关仍有一定的距离。而一般预算收入为10019.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60.3亿元,同比增长10.6%。至此,江苏全年的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万亿,未来也将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而对于浙江省的存款跻身我国省份前三,人们已经是见怪不怪了。数据显示,2021年浙江存款余额已突破17万亿,达170816亿元。从增速方面来看,其以12.2%的高增速领先几个主要省份。
其中,杭州市金融存款在去年底超过了6万亿元,达61044.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和杭州相比,作为双子星之一的宁波就逊色很多。2021年末,宁波的存款余额仅为2.72万亿元,还不到杭州的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作为传统省份,之前存款余额和江苏广东差不了太多,更是比浙江高出一大截,但之后其增速却放缓。2021年,山东的存款余额为130484.2亿元,比浙江少4万亿元。对此,有人认为,未来浙江将与山东共同竞争中国第三强省。这是因为浙江在进出口贸易、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方面都明显超过山东。
但实际上,除了GDP总量,山东的大部分经济指标都落后于浙江。而山东能够在GDP总量上具有优势,主要是因为其庞大的常住人口在支撑。然而,到了2021年,山东的财税、GDP和金融存款出现了惊人的增长。资金同比增速更是达到了10.3%,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快于广东、江苏,排名第四。
而除了前四强外,四川的成绩也很亮眼,其金融存款首次突破10万亿大关。数据显示,2021年12月末,四川的金融存款余额为100077.3亿元,成为全国第五个金融存款达到10万亿元的省份。虽然存款增速只有9%,还没有达到9.3%的全国平均增速,但与上年相比,也算是一个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是唯一一个不靠海的内陆省份,也是中国中西部首个金融存款余额超过10万亿的省份。从金融存款余额数据来看,目前,我国的5强省份经过了大洗牌后,其脉络也逐渐清晰了。三个传统的东部强省、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浙江省再加上一个内陆省份四川,共同组成了五大强省。
事实上,无论是存款数据还是其他关键经济指标,五省的格局还是比较稳定的。也就是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在大部分榜单中基本占据前五名。此外,各大省份的存款数据主要依靠产业发展,而非储蓄存款。
人均、人均、人均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