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张庆武(整理:白叔)
故事来源:网友讲述,若有雷同,请忽略。
我叫张庆武,74年生人,出生在北方某个偏僻的农村,这个村子虽然不咋大,只有七八十户人家,却记载了我儿时的所有回忆。
家里兄弟两个,我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哥哥,他比我大三岁。
七十年代后期,老家这边的大多数家庭都还过着清贫日子,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顿面食,平时都是吃大碴粥、窝窝头一类的粗粮。
我五岁之前,老家这边还没实行单干,男女老少都要去生产队干活,挣工分换钱花,忙忙碌碌一年,有时候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等到实行单干以后,好日子才开始有了进展。
实行单干以后,我家一共分到15亩旱田,父母起早贪黑的忙着,到了秋天,打下来的粮食比之前翻了好几倍,茶余饭后,父亲和母亲坐在一起聊天,他们说等再过几年,手里有了余钱,把老房子翻盖一下。
他们计划的很完美,但现实却和我们家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在我八岁那年,父亲跟着邻居去附近鱼塘偷鱼,结果陷进深窝里,等到被救上岸时,已经停止了呼吸。
父亲的突然离世,给我们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沉痛的打击,父亲就是我们家的主心骨、顶梁柱,现在突然不在了,我们难以接受现实,特别是母亲,整日以泪洗面。
父亲和母亲是通过亲戚介绍认识的,俩人之间没有所谓的爱情,但是在一起生活那么久,他们从未吵过架,也没有动手打架过,相敬如宾过着幸福的小日子。
父亲去世以后,有人劝说母亲改嫁,当时母亲还没走出丧夫之痛,谁若是劝她改嫁,她就跟谁急眼,包括姥姥和姥爷。
当时我和大哥年龄小,不拿事,村里有的人就喜欢欺负我们孤儿寡母的,不是将田地讹诈过几垄地,就是偷我家的苞米。
母亲是个柔弱的女人,还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不敢和人家争论,只能默默忍受着。
要不是发生那件事,母亲这辈子都不会改嫁,那是在我上初中那年,邻居家故意找茬,说我父亲活着的时候答应让出一块宅基地。
我家与邻居家的分界线早已确定好,用土坯墙隔着,如今对方将土坯墙推倒,非要把分界线往我家这边挪一尺。
母亲看对方欺人太甚,就拿着铁锹冲上去和人家理论。
邻居一家大小七八口人,当时我和大哥还在上学,家里就剩母亲一个人,自己寡不敌众,结果吃大亏。
等到我们回家时,看到母亲躺在炕上,头上被纱布包裹着,地下一大摊子血,表婶坐在旁边照顾着母亲。
“大嫂,你一个女人不要强撑着,家里不管咋样,都得有个男人,抓紧找一个合适的人嫁了吧,不为你考虑考虑,也得为两个孩子着想一下。”
也许是表婶的话,让母亲开窍了,或者是母亲早有了改嫁的想法。
没过多久,姥爷让亲戚给母亲物色了一个男人,对方比母亲小五岁,妻子几年前因病去世,现在他一个人带着孩子过日子。
母亲让这个男人入赘到我们家里,让我和大哥管他叫继父。
继父身高只有一米六几,长得很胖,只要干点活就满头大汗,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问题不大”。
我和大哥非常讨厌这个男人,真不想让他当我们的父亲,于是,我们经常给这个继父使坏,不是往他的茶叶桶里放辣椒面就是往他的旱烟口袋放鞭炮。
有时候被母亲发现,她会把我和大哥恶狠狠地训斥一顿,但我和大哥就是鸭子嘴硬,拒不承认。
当母亲抡起笤帚的时候,继父会站在旁边替我们开脱“他们还小,不要动不动就动手打他们。”
继父虽然替我和大哥说话,但是我们一点儿也不领情,从来不给他好脸色。
继父的女儿比我小四岁,长得白白净净,非常可爱,天天跟在我和大哥屁股后面跑。
我们因为讨厌继父,所以对他的女儿,也是爱搭不理,有时候继父的女儿,因为我们不搭理她,她会坐在院子里哇哇大哭,吸引母亲和继父的注意。
自从继父来到家里,我们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他是一个不善言谈的男人,每天任劳任怨,去田地里干活,回到家里帮着母亲忙前忙后,有时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但他从不说一句苦。
记得那是我考高中那年,家里刚盖了新房,还欠了不少外债,已经没有能力供我继续读高中了,这时候继父做了一个决定,他让自己的亲姑娘辍学回家,让我继续上学。
因为此事母亲和继父吵了起来,母亲说继父的女儿年龄那么小,不应该辍学,而我是个男孩,那种局面理应为家人做出牺牲。
我躲在角落里,听到继父和母亲争吵的整个过程,那一刻,我发觉继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坏。
当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哥说完后,大哥狠狠打了我一拳,他说我是一个认贼作父的小人,人家给我一点小恩小惠,我就觉得人家好,把自己的亲生父亲抛之脑后。
我连忙否认大哥对我的评价,想要用实际行动证明我对继父是心存芥蒂的,可是每次想对继父使坏时,我有点下不去手。
我是第一个对继父产生好感的,大哥是在他自己结婚那年才对继父减少了偏见。
大哥结婚那年,老家这边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灾,庄稼几乎是颗粒无收,为了给大哥凑够结婚的彩礼钱,继父天天到附近火车站去给人家扛麻袋。
当时一麻袋两毛钱,继父累死累活一天只能挣够30到50元,直到有一天把自己累趴在火车站,大哥才对继父的想法彻底改变了。
也就是从那一年起,继父才落下腰疼的老毛病,直到去世,老毛病都没有治好。
我和大哥虽然接受了继父的存在,但却对他喊不出一句爸爸。
我和大哥对待继父,无法像对待自己亲生父亲那样,他老人家一点儿也不在乎,依旧把我们当成亲儿子一样对待。
现在可以很坦诚的说,当初要是没有继父帮着母亲一起拉扯这个家,我不可能考上大学,也不可能走出农村这个穷山沟,是因为继父的帮助,才让我成功脱离了农村。
大哥也很感谢继父,要是没有他老人家拼死拼活挣钱给他,他不可能娶到媳妇儿。
在我和大哥都成家立业以后,母亲积劳成疾,去医院检查后发现得了不治之症,母亲从发现得病到去世仅半年时间。
母亲去世后,继父本想带着他的女儿离开我们家,但是却被我和大哥阻拦住了。
“你要是走了,这个老房子常年没有人维修,很容易倒塌,你就留下来吧!”这是在继父走到大门口处,我对他说的话。
继父生活在老家,我每年回去给父母祭祖时,都会到院子里看望一下他。
继父每次见到我和大哥回来,赶忙去买菜做饭,甚至杀鸡。
看着继父,忙里忙外把我和大哥当亲儿子一样对待,我和大哥真的有点于心不忍,有那么几次想喊他一句爸爸,却始终张不开口。
继父年岁大了以后,无法在独立生活,这时候就被他的女儿接走了。
说实话,继父被他女儿接走以后,每次我回到老家看到空落的院子,想起他走路弯腰的模样,还挺想念他的。
后来每次回到老家,我专程跑到继父女儿家里去看望一下继父,给他带一些营养品。
继父每次见到我去看望他,都笑得合不拢嘴。经常向邻居炫耀我对他这个继父有多么孝顺。
半年前,不吃不喝俩月的继父离开了这个世界,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我和大哥赶忙赶回老家,去祭拜他老人家。
在路上,我和大哥商量好,继父之前对我们有恩,如今他老人家去世,我们应该为他做些什么,于是,我决定和大哥平分这次的所有丧葬费。
那天在送继父去墓地的时候,大哥主动为他老人家扛了灵幡。
大概中午时候,葬礼结束了,在我们要离开的时候,被继父的女儿喊住了。
“大哥,二哥,你们稍微等一下。”继父的女儿转身去了屋里,回来时手里多拿了一个盒子。
“这是父亲生前留下的家产,他说要分成三份,你、我还有大哥,每人一份。”继父的女儿慢慢打开那个铁盒子。
我看到铁盒子里面放了三份钱,估摸加在一起有一万元左右。
我们从未喊继父一句爸爸,而他老人家却始终惦记着我们,听了继父女儿的话,我和大哥当场泪目。
在车子出发前,我对继父的女儿说“妹子,虽然咱爸不在了,但是你放心,你永远是我们妹妹,我和大哥会经常回来看你的。”
车子已经驶出很远,继父的女儿依旧站在那里,向我们这边张望,看到这一幕,我的泪水再次涌出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