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逐渐转热,但是啤酒行业还没有迎来暖意,从2024年各大啤酒年报来看,甚至仍然透露出一丝凉意。
2024年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下降0.6%。2022年是近五年来的高峰期,啤酒产量达到3568.7万千升,之后产量连续两年下降,虽然下降的幅度不大,但是也透露出行业的增长瓶颈。
2024年头部啤酒企业的营收并不理想,百威亚太营收为432.33亿,同比下跌8.89%;华润啤酒营收386.35亿,同比微跌0.76%;青岛啤酒营收321.38亿,同比下跌5.30%;重庆啤酒营收146.45亿,同比下跌1.15%。
2024年百威亚太的利润约为51.91亿元,同比下滑14.77%;华润啤酒净利润为47.39亿,下滑幅度达到8.03%;重庆啤酒净利润为22.49亿,同比下滑达到17.05%。
2024年华润啤酒销量排行第一,达到1087.4万千升,但是相比2023年也下降了2.50%;百威亚太2024年销量达到848.11万千升,其中中国区销量下跌11.80%,下跌达到两位数,是TOP5里下跌最大的;青岛啤酒销量为753.8万千升,同比下滑5.3%,与其营收下滑比例基本一致。
即饮渠道消费减少。餐饮行业缺乏活力,是啤酒即饮市场减少的重要原因。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餐饮行业闭店率超40%,中小企业平均存活周期从3.2年缩短至1.8年,收缩、闭店已经成为餐饮行业常态。除此之外,KTV等啤酒重度消费场所也远不如以前。餐饮行业的不景气也直接传递到啤酒的消费。
精酿啤酒近几年可以说是“野蛮生长”。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与精酿相关的企业约1.3万家,其中六成以上相关企业成立于近5年,近3年分别新增了约1700家、2200家、3100家。在产品上,胖东来精酿、金星“信阳毛尖”精酿都在行业内掀起一股热潮。
消费习惯转变
Z世代的饮酒方式与70后、80后的豪饮有很大差别,相比之下Z世代更偏向于“微醺”,也就是小酌怡情,点到为止。大部分Z世代喝酒量在1~3瓶/听,很少有人喝半打以上。“喝少点,喝好点”的理念在这些新消费人群之间流行,因此也会导致传统啤酒的消费量减少。
目前来说,啤酒行业已经进入了存量,甚至是缩量时代
各大头部品牌面临巨大的业绩压力,市场竞争变得愈发激烈。加大市场投入、进行产品创新、加码高端产品、寻找新消费人群、开发新渠道......头部啤酒们正在积极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寻找新的增长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