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援引巴西247新闻网报道,巴西农业部长卡洛斯·法瓦罗当日宣称,在美国近400家屠宰场被取消对华出口资格后,巴西打算成为中国牛肉需求的替代供应国。这一消息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背后折射出的是中美贸易关系变化以及全球贸易格局的调整。
事情还得从2024年说起,美国以“生物安全”为由,对中国农产品实施歧视性审查,致使多批大豆、玉米滞留港口。中国自然不会坐视不理,迅速采取反制措施,精准而有力。2024年12月,三家美国农业巨头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美国对华猪肉出口瞬间归零。进入2025年,4月17日,中国海关总署一纸禁令,将美国395家肉类加工厂永久移出对华出口清单,这无疑是对美国贸易不合理行径的又一次强硬回应,也标志着中国对美农产品反制进入新阶段。
美国这些年在贸易领域小动作不断,挥舞关税大棒,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妄图在经济上压制中国发展。可美国打错了算盘,其对中国发起的关税战,在农产品等诸多领域效果不佳。就拿牛肉来说,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肉类消费市场之一,对牛肉需求量巨大。以往,美国牛肉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定份额,可如今近400家屠宰场出口资格被取消,其牛肉出口遭受重创。但对中国而言,这并非难题,因为早就有其他国家排着队等着与中国合作。
巴西就是其中积极的一员。巴西农业部长卡洛斯·法瓦罗在金砖国家农业部长会议上高调表态,巴西已做好准备,全面承接中国市场空缺。事实上,巴西早就展现出了在农产品领域的潜力和实力。2024年,巴西对华牛肉出口量达133万吨,占中国市场47%份额,已然是中国进口牛肉的最大供应国,远超美国的17万吨。而2025年一季度,巴西对华农产品出口同比激增67%,种种数据表明,巴西农业扩张能力强,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来填补美国留下的市场空缺,成为中国可靠的农产品供应方。
除了巴西,其他国家也纷纷抓住机会。澳大利亚瞅准了美国对华牛肉出口停滞带来的机遇,其谷饲牛肉在中国的需求激增,2025年2月和3月对华出口量就超过了2万吨,较去年同期暴涨近40%。在农产品领域,中国的选择越来越多,供应渠道愈发多元化。
在能源领域同样如此。美国曾放风要按中国的关税税率反制,甚至可能停对中国出口原油。可还没等市场有过多反应,俄罗斯就站了出来。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安德烈·鲁登科明确表示,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准备向中国输送多少石油。要知道,2024年俄罗斯对华原油出口已经占到中国进口的三成,如今更是加大供应力度,帮中国把能源底盘稳得死死的。
从全球贸易格局来看,中国在应对美国贸易霸凌的过程中,积极开拓新的合作渠道,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在农产品、能源等多个领域,不断寻找可替代的供应国,降低对美国的依赖。中国的这种做法,不仅保障了自身的供应安全,还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多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到了与中国合作的机遇,纷纷主动与中国展开沟通和合作。
反观美国,其在贸易战中的所作所为,不仅没能达到压制中国的目的,反而让自己陷入困境。美国农民怨声载道,农产品出口受阻,经济损失惨重。2024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暴跌23%,玉米出口锐减41%,农户损失超200亿美元。美国农业协会更是哀叹“失去十年增长机遇”。
在这场贸易博弈中,中国已然掌握主动权。取消美国肉类加工厂出口资格这一举措,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决定,实则背后是中国多年来在经济发展、贸易布局等方面的厚积薄发。中国有庞大的市场需求作为支撑,有众多国家愿意与之合作,已然不惧美国在贸易上的威胁。未来,中国将继续坚定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多元的全球贸易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