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对中国抛橄榄枝:一个月内谈妥

兵戎要至 2025-04-22 16:53:35

根据央视新闻报道,特朗普在白宫向媒体记者表示,对中美达成协议很有信心,认为大概在接下来的三到四周内,事情就能全部搞定。而就在此前,美国与俄罗斯方面也有着一系列紧密的沟通互动,特朗普刚挂断与俄罗斯相关的电话,就对中国抛出橄榄枝。

先把目光聚焦在美俄关系上。当地时间4月17日,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透露,美国和俄罗斯正就俄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新一轮电话交谈进行接触,不过双方还没达成具体协议。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也表示,推动俄美联系是现阶段主要方向,这一进程中会调解乌克兰问题,但相关谈判非常复杂。在此之前,俄美高层有诸多互动。

特朗普(资料图)

普京与特朗普进行了长达2小时28分的电话会晤,这是两国领导人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通话。双方围绕乌克兰局势深入交流,普京重申和平解决冲突的原则立场,特朗普提议俄乌30天内不攻击能源基础设施,普京对此积极回应并下达相关指令。此外,美俄在2月12日、2月18日也有互动,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在3月13日访俄与普京闭门会谈约4小时,3月15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与俄外长拉夫罗夫通话讨论结束俄乌冲突举措。

在美俄就乌克兰问题频繁互动之际,特朗普突然提及对中美达成协议有信心,这背后的原因值得细细分析。一方面,从美国国内经济层面来看,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已让美国国内经济受到冲击。自2025年4月2日起,特朗普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部分贸易伙伴加征更高关税。

4月9日,该政策正式生效,美国对华加征104%关税生效,随后关税更是不断攀升,白宫网站15日称中国面临最高达245%的关税。这一政策引发全球股市动荡,冲击破坏了中美经贸关系,也使美国国内物价上涨、经济衰退迹象显现。4月18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因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的畸高关税将导致供应链危机,政府内部已开始讨论组建工作组,成员可能包括副总统万斯、财政部长贝森特等,旨在紧急处理相关问题。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国内企业和消费者对高关税带来的成本上升苦不堪言,美国本土高度依赖海外市场的行业,如艾奥瓦州的农民,因高额关税农产品出口受阻,他们敦促特朗普寻求解决方案;半导体行业人士也透露,若对半导体和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征收新关税,美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每年将损失超10亿美元。这种国内经济压力下,特朗普希望通过与中国达成协议,缓解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特朗普提及一个月内与中国达成协议,这一说法更像是一种谈判策略。其一,中美贸易涉及众多复杂问题,绝非短短一个月就能全部谈妥解决。此前双方漫长且艰难的贸易谈判历程便是例证。其二,中国在贸易谈判中有自己坚定的立场和原则,不会因美国的单方面施压就轻易改变。其三,美国政府内部在贸易谈判立场上并不统一,部分官员对中资在美国投资持怀疑态度,认为存在“国家安全风险”,这种内部分歧必然会影响谈判进程与结果。

从国际局势来看,特朗普试图通过分化中俄关系来实现美国的战略利益。他在与普京通话后,就公开炫耀成果并话里话外挑拨中俄关系,称不能让中俄走到一起,指责奥巴马和拜登政府导致中俄合作密切,让中国获得“不公平优势”。但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并非冷战时期,俄罗斯也不是苏联,美国的这种拉拢分化策略难以奏效。相反,中俄持续深化的贸易合作关系,让俄罗斯坚定执行“向东看”战略,以突破西方国家围堵。面对特朗普的“分化言论”,中俄两国均用实际行动表明立场,俄外长拉夫罗夫强调俄罗斯永远不会违背与中国达成的承诺 。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在刚与俄罗斯有诸多互动后,又对中国抛出一个月内达成协议的橄榄枝,背后是美国国内经济压力、中美贸易关系的重要性、美国的国际战略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一个月内达成协议困难重重,国际社会需理性观察,中美之间的协议达成,需要双方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进行深入且全面的沟通与协商,绝非一方能够单方面决定,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

0 阅读:0

兵戎要至

简介:有思想,有深度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