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商场开启“公园模式”爆火,商业地产变革风暴来袭?

安生世界观 2025-04-15 19:30:59

别的城市,商场还在靠豪华装修、高端品牌吸引人,深圳的商场却悄悄变了个样,掀起了“公园式” 商场的热潮。走在深圳街头,你会发现商场不再只是买东西的地方,还能休闲、娱乐,感受大自然,简直就是个综合性空间。

好多深圳网友在小红书、微博上,分享自己逛商场的新奇体验,看了就让人眼前一亮:“我常去的商场就像个精心打理的植物园,到处都是美景,满眼绿意”“在商场里溜达,居然能碰到优雅的天鹅、活泼的梅花鹿,这感觉太奇妙了”“商场靠着海岸公园,一边购物,一边欣赏大海,身心都放松了”“福田 CBD 的商场和周边公园设计得超棒,连接得特别好,跟新加坡这种花园城市有得一拼”…… 这些分享像磁石一样,吸引了全国各地网友的目光,大家都惊叹深圳商场在商业模式上的大胆创新与 “进化”。这就不禁让人好奇,为啥深圳冒出这么多特别的 “公园式” 商场呢?这种独特的商业趋势,能不能在全国推广开来呢?

“公园式” 商场,崭露头角

大运天地是深圳 “公园式” 商场的典型代表,商业建筑面积大概有 6.56 万平方米,2024 年 7 月正式开业。它打破了传统商场封闭、规整的布局,采用开放式街区设计,把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入到商业空间的各个角落。

商场主体建筑围绕着一片宁静的湖泊,湖岸边长满了各种花草树木,随风轻轻晃动,好像在跟人们诉说大自然的温柔。沿着湖边步道走,道路两旁高大的树木枝叶交错,形成了天然的绿色长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光影交错,特别梦幻。湖中的小岛上水草茂盛,成了水鸟的栖息地,时不时有白鹭轻盈地飞过湖面,给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

更惊喜的是,在商场里面,黑天鹅 “芝麻糊” 在水面上悠闲地游着,时而整理羽毛,时而叫几声;梅花鹿 “182” 和 “梦鹿” 在草地上自在地吃草,它们灵动的眼睛和温顺的样子,吸引了好多游客驻足观看;蓝孔雀 “蓝朋友” 骄傲地展开五彩斑斓的尾巴,就像在走秀。这些可爱的动物和周围的自然景观搭配得恰到好处,让整个商场变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小型生态乐园,给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购物体验。

除了大运天地这种户外自然氛围浓厚的非标准型 “公园式” 商场,深圳还有坂田万科广场这样像大型植物园的商业综合体。走进坂田万科广场,首先看到的是中庭两侧热闹的商业区,但最吸引人的,还是四周精心打造的植物园区。

这里有专门种兰花的园子,各种珍稀兰花争奇斗艳,每一朵都特别迷人;彩叶芋园区里,五彩斑斓的叶子就像一幅幅精美的油画,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蕨类植物区里,形态各异的蕨类植物长得郁郁葱葱,舒展着枝叶,仿佛在展示古老植物的神秘魅力。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奇花异草,分布在商场各处,给整个空间增添了灵动和神秘的感觉。繁茂的绿色植物藤条从二楼、三楼的栏杆垂下来,相互交织,就像绿色的帷幕,让人感觉像走进了绿色的童话世界。

中庭有几个巨大的 “花盆”,特别显眼,这些 “花盆” 就像微型森林,里面长着高大的树木,枝叶向天空伸展,给商场带来浓浓的自然气息。商场里的店铺布局和人流走向,都是围绕这片绿意盎然的区域精心规划的,让消费者在购物时,一直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环绕,仿佛置身于繁华都市中的世外桃源。

深圳是个美丽的沿海城市,在打造 “公园式” 商场时,充分利用了这一地理优势,有不少商场把商业和海景完美融合。欢乐海岸和欢乐港湾的商业街区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欢乐海岸,开放式商业空间和海岸公园相互映衬,沿着海岸线走,一边是各种各样的店铺,有时尚单品、精美工艺品、诱人美食;另一边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海浪拍打着岸边,海风轻轻吹过脸颊,带来丝丝凉意。在这里,消费者既能悠闲购物,又能欣赏大海的壮美景色,感受阳光、沙滩和商业氛围的完美结合。

欢乐港湾也很有特色,商业区域和海岸公园无缝连接,打造了一个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滨海商业空间。晚上,商场灯光和海面上的波光相互辉映,特别浪漫迷人。人们可以在海边吃着美味海鲜,欣赏美丽夜景,尽情享受这座城市独有的魅力。

在寸土寸金的福田 CBD,深业上城凭借独特设计,成了商业和公共绿地空间融合的典范。一条 700 多米长的空中连廊,就像一条灵动的纽带,把莲花山公园和笔架山公园的客流巧妙地引入自身商业空间。

这条连廊不仅方便市民和游客通行,还是个绝佳的观景平台。站在连廊上,既能看到城市繁华街景,又能欣赏公园郁郁葱葱的自然风光。宝妈文女士对此深有体会:“笔架山公园、莲花山公园和深业上城已经成了我周末‘遛娃’的首选。孩子们可以在公园草地上尽情玩耍,释放天性,我也能在大自然中放松身心,缓解一周的工作压力。到了吃饭时间,直接通过空中连廊去商场吃饭、喝下午茶,特别方便,而且整个区域对步行很友好,老人和孩子都能轻松游玩。”

为何深圳能引领潮流?

在很多商业地产专家和业内资深人士看来,深圳能成为 “公园式” 商场的发源地和引领者,丰富的公园和绿地资源是首要原因。

虽然深圳土地面积只有上海的 31%、广州的 26%、北京的 12%,在四大一线城市里算小的,但公园数量和绿地密度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却名列前茅。到 2024 年底,深圳全市公园总数已经高达1320 个,这个数字很惊人。2025 年 1 月公布的《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显示,到 2020 年末,深圳的 “蓝绿生态空间差不多占陆域面积的 50%”。

这么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深圳打造 “公园式” 商场提供了坚实基础,让商场在规划建设时,能轻松和周边自然环境融合,让消费者在繁华都市中心也能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适宜的气候条件,也是深圳发展 “公园式” 商场的一大优势。深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天长,冬天短,气候温和湿润。据深圳气象局多年监测数据,深圳年平均气温稳定在 23.3℃左右,1 月平均气温最低,是 15.7℃,冬天也不会太冷;7 月平均气温最高,是 29.0℃,但因为海洋性气候的调节,夏天也比较舒服。这样的气候意味着,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深圳户外温度都很适合人们进行户外活动,不管是在商场户外街区散步,还是在公园和商场衔接区域游玩,都不会受恶劣天气太大影响。这为 “公园式” 商场运营提供了良好外部环境,让消费者能在舒适气候中,尽情享受购物和自然体验结合的乐趣。

不过,公园绿地多、气候宜人可能只是深圳能发展 “公园式” 商场的基础。从更深层次看,打造这类商场的最大动力,可能来自其庞大又独特的消费客群。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深圳市民平均年龄只有 32.5 岁,在全国各大城市里算很年轻的。年轻人是当今消费市场主力军,他们的消费习惯和偏好对商业发展趋势影响很大。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年轻人喜欢网购是普遍现象,很多权威研究报告也证实了这一点。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24 年 6 月发布的《互联网助力数字消费发展蓝皮书》显示,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已经突破 9 亿人,其中 “90 后”“00 后” 网络购物使用率分别高达 95.1%、88.5%,是数字消费领域的主力军。2024 年 12 月抖音发布的电商产业带发展报告也显示,整个电商消费群体中,18 岁到 40 岁的消费者占比快七成。

在深圳这样年轻人聚集的一线城市,怎么吸引习惯网购的年轻消费者走出家门,到线下商场消费,成了商家们头疼的问题。艾媒咨询通过大量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发现,2024 年中国新青年消费需求类型里,日常需求和取悦自我这两种占比最高,分别达到 46.60%、46.28%。同时,37.70% 的青年在消费时,还有很强的社交需求。

艾媒咨询 CEO 张毅研究千禧一代消费习惯后说:“过去几年研究时,我们明显发现,千禧一代消费时,不再只满足物质需求,情感层面的诉求越来越多。不管是追求时尚潮流,还是渴望亲近自然、回归本真,在他们消费行为里都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广东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宇嘉也认为:“这几年,互联网发展太快,网购越来越方便,传统商业地产模式面临很大挑战。对年轻消费者来说,线下购物不再只是买东西,更多是追求身心放松、享受生活体验。

之前,商业地产行业把餐饮、娱乐等多种业态和线下购物融合,来吸引消费者。现在,‘公园式’ 商场出现,又把放松休闲、亲近自然等元素和线下购物深度结合,给消费者带来全新消费体验。”

能否成为全国新趋势?

深圳 “公园式” 商场的成功,吸引了全国各地网友的关注和羡慕,不少人在网上呼吁自己所在城市也赶紧引进这种新颖商业模式。但理想很美好,现实却没那么容易。“公园式” 商场要在全国推广,可不是一下子就能实现的,成本和客流量这两个因素,就像两座 “大山” 挡在前面。

拿坂田万科广场来说,这个项目以“商业 + 立体公园”为核心,想打造自然和商业完美融合的新空间。在公共空间规划上特别用心,这里汇聚了 200 多种来自国内外和深圳本地的珍稀植物,还引进了深圳十大明星动物,精心打造了一个 “在地自然探索博物园”,被称为 “都市绿洲”。不过,打造这么高标准的自然景观,代价也不小。

据说,坂田万科广场拿出了近 1/5 的商业面积,差不多 2.7 万平方米,专门用来建设自然场景和公共活动平台。这不仅建设初期要花大量资金在场地规划、植物采购、动物引进等方面,后续运营维护也得持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比如,得有专业园艺团队日常养护管理植物,得有专业兽医和饲养人员照顾动物健康安全。这么高的成本,肯定得靠庞大客流量来支撑商场日常运营和盈利。

除了深圳,重庆也有个很有特色的植物园式商场 —— 光环购物公园。和深圳一样,重庆是超大城市,人口多,消费需求旺,充足的客流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撑这种高投入、高标准的大型商业公园运营。但不是所有城市都有深圳和重庆这样的条件。

有业内资深人士透露,深圳能在 “公园式” 商场建设上这么成功,除了自然资源丰富、消费客群年轻,还得益于当地政府比较宽松的政策环境,以及深圳商业市场很强的市场化适应能力。目前,很多城市政策规定很严格,明确禁止在公园内建经营性建筑,这就给商业和城市公共空间对接带来很多困难。另外,深圳户外 “公园式” 商场背后,有一套成熟完善的运营体系。

比如,大运天地由实力雄厚的华润集团运营,华润在商业地产领域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能有效整合资源,保证商场高效运营;欢乐港湾运营方是华侨城集团,作为深圳本地国资巨头,华侨城在文旅产业积累深厚,资金实力和市场影响力都很大,能为商场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2024 年深圳在全国率先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公园条例》,这个法规给 “公园式” 商场发展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持。

其中第五十条规定,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和有条件的郊野公园,要为服务对象提供满足基本需求的配套服务,可以由公园管理单位自己提供,也能通过公平竞争选专业经营者提供,包括餐饮、零售、游览、游艺、体育健身、文化休闲等领域。

第五十一条还鼓励公园开展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等创新形式,把公园生态价值转化成经济价值,以及人文、生活、美学等多方面社会效益。艾媒咨询 CEO 张毅谈到 “公园式” 商场创新发展时说:“要实现‘公园式’ 商场这种商业模式的创新突破,光靠商家自己可不行,必须得有当地政府在政策、资源等方面大力支持引导。

从未来城市规划角度看,‘公园式’ 商场的出现,可能是一种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探索,对促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综合竞争力,都有很大推动作用。” 深圳的 “公园式” 商场,已经为全国商业地产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它未来发展怎么样,能不能在全国成功推广,很值得我们继续关注和深入探讨。

能在全国成功推广,很值得我们继续关注和深入探讨。

0 阅读: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