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遭受最大亏损的三个项目

绿农追梦人 2025-04-23 15:16:11

恒大的暴雷看似突然,实际上很多结局都已经注定了,尽管许家印变卖了个人资产,并通过“保交楼”的口号妄图树立“尊严”,事实上当时的他早已明白了未来的道路,只是他的前妻丁玉梅把那招“金蝉脱壳”给玩砸了。

从默默无闻的农村小伙成长为中国房产首富代表,许家印确实有过一段商业奇才的人生,可他带领的恒大却从来不是顺风顺水,因为一种超乎现实的自信,恒大也遭受过几个亏损巨大的项目。

恒大海花岛

随着全国各地经济水平的提升,海南的房价不断迎来新机遇,很多地产公司蜂拥而至,似乎是以一种攀比的心态在海南搞作品;恒大海花岛当初是许家印口中“一生最重要的作品”。

在许家印的人生最为风生水起的时候,他甚至能够目空一切。

离海越近的房子价格越高,这是海南卖房的一个基本逻辑,海岸线旁全是稀缺资源,许家印也早就注意到了这个商机。

恒大海花岛实际上是一座人工岛,位置在儋州市排浦港与洋浦港之间的海湾区域,距离海岸大概只有600米,总体跨度超过了6.8千米;整个项目的“雷”实际上就是许家印自己埋下的,因为这座岛属于“未批先建”,恒大投资规模更是超过800亿。

许家印考察这里时,海口、三亚这类热门城市的海景房几乎没有太大空间了,儋州市位于海南岛西北边,这座知名度不高的城市却有着307千米的海岸线,备受投资者青睐。

2015年海花岛第一次开售时,很快出现了开盘即售罄的火热现象,136万平方米的房屋面积瞬间被抢光,业内也流传着“3.2秒卖出一套房”的说法,按理说,这本该是诸位在此处投资的地产商们眼光的验证,可当初那个埋藏着的“雷”还是发挥作用了。

中央环保督察组的第一次督察开始于2017年8月,经过实地分析研究后,点名批评了儋州市政府对恒大海花岛“化整为零”的违规审批,要求海花岛的项目全部停止建设,等到整改到位后再复工。

令人没想到的是,2年后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海南开展了第二轮环保督察,发现儋州市只是对“未批先建”行为实施了处罚,但对于项目建设并没有采取任何实际措施。

海花岛的整改措施从此刻拉开序幕,有39栋楼面临全面停工的状况,此前预设的4条涵管桥也启动了拆除手续。

背后的道理很简单,商人只看眼前利益,不会考虑填海造岛对生态造成的严重破坏,只要控制不好就会引发海洋生态环境损害和海域自然资源的破坏,从而制约沿海地区的经济持续发展。

海南领导层更是反复强调了那句话:“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减少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

恒大的“亏”是许家印自找的,那时的他风光无限,第一次整改要求提出的时候正是他登上首富宝座的时刻,恒大也没有研判趋势,反倒推动海花岛继续动工,并于2018年就开始继续卖房,营销也是一波接着一波。

按理说恒大这39栋楼将要被全部拆除的,2021年网络上还流传着一份儋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要求开发商在10日内全部拆除,否则执法局将依法组织拆除。

此前恒大的手很快,在这里面还卖掉了328套住宅,需要解决的事情很多,也有业主惋惜地表示:“都快盖好了,现在全部给拆了多可惜。”

最终,这39栋楼的归宿是:依法作出变更原拆除为没收的决定,全部由住宅调整为旅馆、商务金融、零售商业等。

至此海花岛的拆除风波正式落幕,这件事将会给许家印上了最生动的一课,那便是“企业在关注经济利益时,也要考虑长远因素”。

很显然后来这些事发生的时候许家印已经没时间汲取教训了,恒大的债务危机已经浮现在表面,全国范围内有1.2万亩土地被政府收回,各地项目的停工、理财产品延期兑付、美元债违约等情况接踵而至,被这些问题困扰的许家印早已是焦头烂额。

南沙超级大盘

2020年,还能看到深圳等发达城市的置业者大批涌入南沙,无外乎看中了优越的地段、宽松的政策,以及最为重要的未来升值潜力。

恒大选择南沙,是因为许家印的构想中未来的南沙将会是一座彻头彻尾的“未来之城”,集居住、娱乐、文化于一体,怎么看都拥有着前途不可限量的美好感觉。

在当时的宣传中,此地拥有广深科技走廊的光环,还是“湾区赋予的粤港澳大湾区门户”,光是其中两个项目的预计投资都要超过千亿人民币,分别是恒大童世界和恒大汽车城。

恒大童世界是一个面向15岁以下儿童的主题乐园,这个主题乐园的规模可不是一般的大,它由35栋不同主题风格的文创建筑组成,除了巨大面积的室内乐园外,还有星级主题酒店、商业街区、儿童业态等设施。

恒大汽车城也是许家印的一项大手笔,他打算在这里建造新能源电池、电机研发生产和新能源汽车整车三大基地。

有这么多配套规划扶持,恒大于2020年推出的恒大阳光半岛项目更是造就了现场人山人海的盛况,6000多位买家争先恐后,深圳和东莞的客户占比是最高的。

可这个楼盘几乎也是见证了恒大“最后的辉煌”,楼卖出去没多久,恒大就暴雷了;南沙几乎所有恒大的项目都陷入停滞开发,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恒大不得不把部分股权给卖掉,这个项目到底亏了多少,估计连许家印本人都不忍去算。

昔日的“网红盘”成了烂尾楼,无数业主欲哭无泪,许家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野心也是彻底泡汤了,市场一片唱衰,恒大再也不可能迎来逆风翻盘的时刻了。

好在恒大阳光半岛的业主是幸运的,在国家“保交楼,稳民生”的战略指引与南沙住建局的全力配合下,恒大于2022年3月正式退出,央企中信信托全权接手广州阳光半岛,使得该楼盘成为恒大广州暴雷后第一个实现按时交付的楼盘。

小区整体的兑现效果总体上也是令人满意的,第一批次的交付现场上,不少业主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对于很多业主来说,只要楼能交,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就算是落地了。

许家印南沙梦碎,完全是因为他的野心与实力不匹配导致的,怪不得任何人。

2022年也是他最后挣扎的一年,恒大疯狂卖房,全年有30万套交楼需求,他本人还出现在当年12月2日的保交楼会议上,他说:“时间紧,任务重,恒大全体员工要坚定不移地履行我们的主体责任,永不放弃地努力拼搏。”

现在想想,很多话也确实是笑话,在面对这么多欲哭无泪的业主时,他还在与结发妻子研究如何转移资产。

恒驰汽车

归根结底,许家印的失败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他的野心实在太大,低估了市场的风险,他总觉得自己“做什么都能成功”,也曾在多元化市场中摔过很多次跟头,然而他压根就没有记住教训。

这些年,几乎各大有实力的企业都想卷一卷这条“造车赛道”,蔚来李斌曾说过:“没有200亿就不要谈造车。”

这个数字对于当时的地产巨头许家印来说压根就不是问题,他想要固执地去实现那个造车梦,布局从2018年夏天就开始了。

短短4个月,许家印就完成了4起并购,在起步阶段就花掉近百亿,这是他用速度来突出执行力的手段,用钱砸出了一个“全明星阵容”;当时的恒大还没被传出各种危机,单从市场来看,恒大与北汽、比亚迪等传统企业以及面对蔚来、小鹏这些新势力时都没有足够的竞争优势,非要挑出许家印的一大优势,那就是两个字:有钱。

尽管在项目最初市场就不看好,但用许家印自己的话说,这条路是“换道超车”而不是“弯道超车”,峰会现场他更是透露:“恒大新能源汽车在3年的投资总预算是540亿,分3年投资完成。”

许家印能在造车领域说出豪言壮语一点都不稀奇,很多造车新势力创业之初都有着类似的豪言壮语,诸如“赶超特斯拉”、“行业颠覆者”之类,可许家印认定了他能够带领恒大汽车杀出重围,因为他看好新能源汽车市场。

但恒大的造车思路却显得与众不同:希望收购所有能买的技术、能买的企业,买不到手就要通过长期合作的方式形成“朋友圈”。

其实各大折戟的新能源公司前车之鉴已经很明显了,企业如果没有自主研发的能力就难以构建技术壁垒,少了这个环节就容易导致产品竞争力的不足,新能源汽车与房子不同,并不是“造好就能卖”。

恒大的管理者也根本不熟悉汽车行业的运作规律,眼见首款车型恒驰5的量产时间一再延后,许家印也不高兴了,当即公开向工程师提出要求:“汽车集团要日夜奋战,大干3个月实现恒驰5的量产。”

“一口吃成大胖子”的想法也是许家印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想法,在第一款车型上市遥遥无期的情况下,他却规划了数十款新能源车型产品,从轿车、SUV到MPV全部覆盖,想要一步跨越周期。

诸多超级战略下,恒驰5的销售深圳无法保证每个月能卖出去一辆车,即便恒大定下了“每卖出一辆车提成3000至4000元”的超高薪酬,但依然难以突破用户防线。

留给恒大的时间并不多,2024年6月恒大汽车的累计负债总额为743.5亿,同比骤降75%。

当中国汽车市场进入淘汰赛阶段,恒大公司也彻底失去了竞争能力,就连工厂的反馈都非常扎心:一个曾拥有几百人的工厂,不过几个月就只能剩下40来个人,其中过半数都是保安,车间已经没有任何还在生产的迹象。

而且,造车后的恒大还给大家一种“不务正业”的感觉,对其汽车产品更加缺乏信任,这共同导致恒驰梦碎。

参考资料

稳了!历经风浪的广州阳光半岛终于交楼了! 羊城派

恒大造车失败为什么不能归罪经营环境? 界面新闻

2 阅读:916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