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卓然的第四段黄昏恋来得突然,酷似亡妻的乐水珊出现在合唱团。
当他把这件事告诉儿女,女儿沈黛不顾一切地从国外回来,只为圆当年的遗憾。
沈黛拿出从国外买的品牌T恤衫,沈卓然说不适合他,况且还没有口袋插钢笔。
因乐水珊带来一本沈卓然的书,请他签名做纪念,他从上衣兜里拿出钢笔。
被乐水珊几句崇拜的话,说的不亦乐乎,所以,这件靓丽又没兜的T恤他才不要。
丽娜让沈青跑步穿,说是跑团最亮眼的,沈青没试直接扔在穿鞋凳上。
被沈家父子嫌弃的宝蓝色的进口T恤,却成了刘得宝的最爱,被他宠爱的天天穿着。
看懂了刘得宝对这件衣服的宠爱,就知道女儿丽娜在沈家的委屈和处境。

1、亲家之间的差距,全职主妇的无奈心酸。
刘得宝工人退休,有4200退休金;沈卓然是师大文学院教授退休,还有稿费和讲座费。
丽娜是独生女,大学毕业与同学沈青结婚,在刘得宝和孙宝琴的心中,是高攀了亲家。
沈青创业,是一家上市公司经理,沈黛是国外资深策展人,多年旅居国外。
两个亲家之间差距不是一般的大,沈家不要的东西,孙宝琴喜滋滋地拿回家。
沈家父子不用的T恤衫,丽娜也兴高采烈地拿回去给父亲刘得宝。
从生活的各个小细节上,就反映了,刘家是从沈家捡漏,认为是件幸福快乐的事。
一件衣服,让我们看到作为独生女的丽娜,对父母并不上心,反而更多是在沈家付出。
父母的吃穿用度,在女儿的心中,似乎不那么重要,也许,没给父母怎么买过衣服。
再看看丽娜回家被父母宠溺着,四十多岁,父亲给端鱼汤,母亲在身边给扇扇子。
满满的亲戚环绕,小公主般的待遇,再看丽娜在沈家,辞职的家庭主妇。

既要照顾公婆的生活起居,还要接送儿子上学,还得伺候打拼事业的老公。
孙宝琴说丽娜在婆婆生病五年,为了不让老公沈青操心,劳累的都得了疼痛病。
沈家人不仅没有觉得丽娜这样做是多么的了不起,还理所当然地享受着。
试想一下,两个老人,一个老公,一个上学的儿子,两套一百多平的房子。
丽娜一个人既要承担保姆的工作,收拾两套房;
还要兼职家庭医生的工作,每天给老公公弄好该吃的药;
还得做生病婆婆的全职护工,这还没完,既要早晨送儿子上学,下午接儿子放学。
最后还要做所有人的大厨,做好一日三餐的采购到上桌的一条龙服务。
丽娜一个人照顾沈家这么多人,做了身兼数职的工作,却在沈家人眼里,都是应该的。

2、老公公忙着黄昏恋,老公身心皆在外,小姑子也不省心。
卧床五年的婆婆过世,丽娜以为能够轻松些,不过一年的时间,她更加疲惫忙碌。
老公公沈卓然是一场接一场地恋爱,老公沈青是身心皆在外面人的身上。
远在国外的小姑子,也不是个省心的主,视频遥控,回国看到连亦怜入住家中。
居然当着所有人说丽娜是个骗子,为啥不早点告知她这些事情。
沈卓然都不愿跟女儿说,沈青这个哥哥也不跟她说,轮得到丽娜这个嫂子多嘴吗?
因两家条件悬殊,丽娜不工作,没有经济收入,在家里的话语权,自然也没有了。

丽娜跟母亲孙宝琴说,连姨,吕阿姨,彭阿姨,都是主动追求幸福的女人。
在丽娜的心里,她非常佩服她们,最起码这三位阿姨,都是勇敢的人。
自己的幸福生活自己作主,而丽娜的生活,自己做不了主,还被沈家打压。
吕原告诉丽娜,沈青在进步,你在原地,背叛就在身边。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真实人性,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吕原早已看出沈青的心思不在家里,一次次地提出让丽娜出去工作。
为啥母亲孙宝琴从来说让女儿丽娜去工作呢?还是传统思想,等靠要。
等不来别人的尊重,也靠不上任何人的施舍,更要不到别人的一分钱。

3、没有社会价值,就没有家庭话语权,父母跟着一起付出。
为啥母亲孙宝琴隔三岔五就往女儿家跑,不是只为得到一点好处。
最重要的是替女儿分担些沈家的生活琐碎,父亲刘得宝也是沈家的修理工。
但凡沈家有点啥事,沈卓然是啥也不干,沈青忙着上班挣钱。
家里的修理活都是刘得宝干,换窗户,修理推拉门。
偶尔,刘得宝钓到好点的鱼,不是自己享受,而是送给亲家补养身体。
即使这样付出,沈家父子也没说丽娜一家人的好。
沈青挂在嘴边的话是:你怎么说话呢?越来越像你妈了!
多么讽刺,既是得利者,又是看不起别人的人,好处他家都享受了,还挑刺。

沈多乐出国上学,刘得宝夫妻借着帮外孙拿书包,偷偷地给塞红包。
即使他们挣得不多,也不富裕,但他们对女儿的爱心是满满的。
所以,刘得宝自从收到女儿给的这样T恤后,所有他认为重要的场合,都穿在身上。
一件衣服背后的真相,不过是丽娜在沈家的艰难,委屈和隐忍。
丽娜走出家,开启创业之路,既是中年女人的觉醒,也是对生活的反思。
人,不论到什么时候,都要有自己挣钱的能力,才有上桌说话的权力。
想“等靠要”是等不到别人良心发现,要靠不上别人给予,更要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