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被中国打疼了?特朗普认输并让了一步,暗示或将降低对华关税,并称期待未来几周,与中国谈妥并达成贸易协议。
据美媒报道,日前特朗普在白宫向记者表示,他不想再提高对华关税了,也许还会降低一些,再加关税的话,消费者就不买单了。
特朗普对华关税加到现在这个程度,基本就是一场数字游戏,按照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的说法,中美贸易实质上已脱钩。
眼下受制于高关税,中国商品对美出口减少,中国能赚取的外汇是少了,但特朗普政府能收到的关税也少了。
举个笼统的例子,关税战之前,中国一年向美国出口5000亿美元商品,按照20%的税率计算,特朗普政府能收到1000亿美元的关税,可如果美国对华关税维持现在这个水平,往后中美贸易停滞,特朗普政府将损失千亿美元收入。
眼下特朗普政府急着用钱,背负着30万亿美元的债务,一年光还利息就要上万亿美元。
再者,关税战之前,美国民众用的许多商品都是从中国进口,关税暴涨意味着商品的终端销售价格也涨,太贵的话,美国民众就会减少或者干脆停止消费,特朗普看似是在担心加税冲击美国消费者生活,其实是在担心联邦政府的钱袋子受影响。
美国民众购买中国商品,就要向联邦政府缴纳消费税,可一旦美国民众减少了消费,联邦政府收到的消费税自然也就少了,等于说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一下挖到了关税和消费税这两棵摇钱树,这个道理他不会不懂。
而且对华再加关税,对美国的影响不光是经济层面的,还要考虑政治层面影响。
加税极有可能引发输入性通货膨胀,美国底层民众对此很敏感,生活成本一涨,轻则引发大规模抗议,重则就是各种暴力犯罪,这对特朗普的执政声誉将是沉重打击。
这些都是促使特朗普可能降低对华关税的关键因素,更重要的一点是,美国根本看不到中国反制的上限在哪里,还留了多少后手,这是特朗普非常担心的。
美媒认为,后续中国的反制工具还有很多,反制领域可能从商品贸易转到服务贸易,而在中美服务贸易上,美国处在顺差。
数据显示,去年一年,美国对中国的服务贸易顺差达到了320亿美元,一旦中国反制切入服务贸易领域,这无疑将直接戳中美国的痛点,特朗普怕是受不了。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认为,特朗普对华加税是非常愚蠢的决策,中国在中美关税战占据着上风。
现在特朗普似乎是意识到了问题严重性,所以暗示要降低对华关税,并和中国谈判。
对于中美关税战,咱们早就表明了立场,既然现在特朗普退了一步愿意谈,中国乐见特朗普的务实态度。
不过中美斗了这么久,双方积累的矛盾也不少,想在三四周内达成一份令双方都满意、都能接受的贸易协议,难度不小。
但没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特朗普展现足够诚意,拿出实际行动,一切都好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