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雷军最大的黑粉是董明珠!”
“雷军是不是曾经渣了董明珠?对她做了什么始乱终弃的事?要不董小姐为啥一直揪着军儿不放?”
“71岁还不退休,一天天的碰瓷雷军搞流量,太过分了!”
本来就是天生招黑的董明珠,近两天再次引爆网络,招来一片骂声……
4月22日,董明珠出席格力电器临时股东大会
起因是在22号召开的格力电器临时股东大会上,谁也没料到,董小姐竟毫不留情地当众揭雷军伤疤:“小米汽车烧死人,你们看到没?但格力在北京大一路跑了十几年,从没有火灾事故,这就是实力,这就是技术。”
短短一段话,却是刀刀见血、字字诛心。谁都知道,此时正值小米汽车的“生死存亡之秋”,一切的负面言论对小米汽车来说可能都是“不可承受之重”,更何况是董小姐这号大人物说出这样的话,分分钟就能演化成“压死骆驼的又一根稻草”。
更让人觉得不合时宜的是,在往雷布斯的伤口上重重地撒盐的同时,董小姐还不忘宣传自己的格力汽车,这不禁让人质疑她竟在利用悲剧进行营销。
只能说,有董小姐这样的对手实在太可怕了。为了格力,她不仅没有妇人之仁,还可以随时突破世俗意义上的“道德心理障碍”,时刻不忘为格力在商战中步步为营、攫取一切胜利。难怪她的对手曾经评价道——“她走过的路上,都不长草”。
那么,董小姐真的是一个“口无遮拦、为老不尊的泼妇”吗?
今日的恩怨起源于2013年的“十亿赌约”。当时两人在央视的节目上打赌:五年内,小米的营收是否能超过格力。虽然最终董明珠险胜,但雷军在第六年随即反超。此后,格力和小米的竞争就未曾停止,反而愈演愈烈。
手机领域小米手机成立于2011年,2024年全球出货量达1.69亿台,销量长期稳居全球前三。
格力在2015年推出手机,业内估算累计销量不足30万台,主要依赖格力线下门店和员工内部采购。
新能源汽车领域小米在2021年正式宣布造车,聚焦家用乘用车市场。2024年,小米SU7交付量达13.7万辆,汽车业务营收321亿元,毛利率为17%;预计2025年营收将突破500亿元。
格力早在2016年就收购银隆新能源(后更名格力钛),专注商用车领域(环卫车、重卡、公交车)。2024年,格力钛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仅1789辆,净亏损19.05亿元,总负债247亿元。
空调领域格力空调成立于1991年,2005年成为全球家用空调销量冠军。主打高端市场(均价3540元),强调耐用性和售后服务。2024年格力空调线上市场份额排名第三(19.94%),线下市场份额排名第一(24.0%);高端市场(6000元以上)占比70%;空调收入1453.7亿元(同比-1.82%)。
小米在2015年试水首款“i青春”智能空调(反响一般)。2018年正式入局,推出米家互联网空调。2020年成立大家电事业部加速布局空调领域,以高性价比(均价2300元)切入中低端市场,主攻线上渠道。2024年小米空调线上市场份额达11.82%,营收321亿元,成为行业黑马。
纵观格力和小米的发展轨迹,双方貌似一直在对垒。但长期以来,两者其实根本不在一个赛道上比赛。虽然格力在手机、新能源车等新业务上屡屡受挫,但董明珠也并未真正有意在这些领域与小米展开竞争。
直至去年,小米开始大举入侵格力的核心领域——空调。2024年,小米空调以“价格屠夫”策略冲击市场,出货680万台,同比增长53%,为中低端市场增速第一。尽管格力在技术积淀和高端市场仍占优势,但小米凭借“高性价比+智能生态”快速崛起,直接威胁到了格力空调的市场地位。
自此,董小姐开始毫不留情、频频痛批雷军和小米。例如在今年3月13日的直播中,就曾暗讽雷军是“偷技术、偷人的科技流氓”、“不给股民分红、炒股价的伪君子”。
虽然董明珠这个强势“铁娘子”习惯通过发表争议言论制造话题、吸引流量,但不可否认她身上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如今对雷军和小米种种的“揪住不放”,一方面是为了打击竞争对手、捍卫自身利益;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为了维护行业健康生态、保护消费者权益。
其实,像董小姐这样顶级聪明的人,又岂会“自乱阵脚”?她的一言一行绝对是“弹无虚发、必有所指”的。但是有时候言论过于“粗暴”,让不少人听着刺耳的同时,也觉得不可理喻。
最后,至于董小姐退不退,我觉得曹德旺在2018年时就已经对这个问题点评得很透彻:“像董明珠这样的人,国家也好、企业也好,培养一个水平像她这样的人才,不是一两亿就能买下来的。谁当不是当?董明珠不当董事长,要不请你当董事长?你当董事长可以跟她创造同样的价值吗?根本不可能。”
别人把她当一坨屎
小编这招很恶毒,挑动国内两大企业内斗。这帮汉奸卖国贼太疯狂了。
董姐对,雷狗就是挖,偷,抢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