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
4月25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都有几条极其重要的消息。
国内方面,高层在4月25日上午提前举行了原定于本月底召开的关于经济工作的会议。
中美关系方面,美国总统特朗普继续声称中国在与他谈判,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否认了这一说法。同时,中国商务部发出信号,如果美国想要与中国谈判,首先必须全面取消对中国的不合理高关税。
此外,中国的财政部长目前正在美国参加20国集团峰会,及其相关的财长会议和央行行长会议,会议将持续到4月26日。
4月24日,中国财政部长在美国批评了美方单边贸易主义的做法,并表示愿意通过对话合理解决中美贸易争端。这理论上为两国的谈判留下了空间,至少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中美双方将派出谁进行谈判?现在中国财长身在美国,未来几天内是否有可能与美国的高级官员,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会谈?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焦点。
01
接下来,让我们回到今天的第一个主题,即高层会议究竟释放了哪些信号?
坦率地讲,信号很多,我会重点解读其中几个关键点。
此次会议除了提出内外贸一体化,要求地方政府化解内外部各种风险外,尤其强调要切实保障民生,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应当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的比例。
同时,还提到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治工具箱,既定的政策应尽早出台并尽快见到成效,并且提到了我们此前也提出过的多项建议,即采取多种措施帮扶困难企业加强融资支持、加快内外贸易一体化进程、培育壮大新动能以及打造新型支柱产业。
当然,会议中提到的信息远不止于此,我只是择要点分享。
那这些信号旨在说明什么呢?
其实说明了中国当局对经济问题,正在出台一系列“托”、“转”等措施。这些举措不仅着眼于短期、中期和长期战略博弈,尤其围绕如今的中美关税战,毕竟现在中国必须首先确保经济的稳定,而这背后国家的支持和帮助至关重要。
在过去21天里,中美之间主要处于对抗状态。如今,局势正步入一个微妙阶段,尽管进展可能较为缓慢,但也存在迅速且激烈变化的可能,双方或许已进入谈判进程。
不过,谈判注定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正如我在24日所言,中美贸易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发展到3.0版本。
中美贸易摩擦的1.0阶段始于4月3日和4月4日左右,当时中国对美国采取了相应的反制措施。大约到4月中旬,双方进入战略僵持阶段,都在等待对方先做出让步。
从近几天的态势来看,美国率先打破僵局,而特朗普政府态度转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极有可能是美国股市的大幅下跌。
相比美国企业、消费者的反对,股市暴跌对特朗普政府造成的冲击更为显著。
在美国释放谈判信号后,中国方面也作出回应。
一方面,外交部明确否认中美高层存在公开接触。从实际情况来看,中美官方层面目前尚未开展正式交往。虽然特朗普声称双方存在私下沟通,但这些交流大多发生在学者、智库专家、具有准政府背景的研究人员等非官方人士之间。
另一方面,中国商务部门发言人明确表示,美国若想与中国开启谈判,必须全面取消对中国加征的高额关税。这一“极限施压”策略,将有力推动谈判进程。
关于谈判主体,若开展谈判,中方将由主管经济事务的副总理牵头,联合财政部、商务部、央行等部门共同参与,其中商务部将发挥关键作用。然而,美方谈判团队的构成却让中方感到困惑。
中方不确定该与美方哪位代表对接,是白宫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还是商务部长贝森特,还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鲍威尔目前并不受特朗普信任,特朗普甚至多次表态要解除其职务,这种前后矛盾的态度,大大增加了美方决策的不确定性。
特朗普曾说过,他的一只耳朵是硬的,另一只是软的。
我在4月24日为大家解析了,他的右耳听从彼得·纳瓦罗的意见,左耳原本偏向于听从马斯克,但现在马斯克已经离开,转而听从了贝森特。而贝森特不仅与彼得·纳瓦罗发生过争执,还与马斯克也干过一架。
尽管最终还是要与特朗普进行协商,但技术官僚层面,我们尚未确定与谁进行沟通最为有效。
坦率地说,目前中方对此并无把握。我们已经向美方坦诚告知了这一情况,表示不清楚应与何人接洽。因此,现在我们又把球踢还给了美国。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让时间继续流逝,让子弹再飞一会儿,我认为即使是一两个月都是可以接受的。
02
与此同时,4月25日召开的高层经济会议,不但把开会时间提前了,而且还提前公布了相关措施,这对于稳定市场、支持企业,并提振民众的信心具有极大的好处,这体现了什么叫“众志成城、为国分忧和抱团取暖”的精神。
正如我刚才提到的,中国的财政部长目前正在华盛顿,不是访问美国,也不是参与中美之间双边的事情,而是正好出席在华盛顿举行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随后还会参加一系列其他会议。
当然,在这期间,财长和央行行长们要进行双边会谈等。
因此,4月24日中国财政部长在华盛顿一方面对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表示谴责,另一方面也表示中方是愿意进行会谈的,这在理论上也是释放出某种信号。
如果美国在接下来的一两天内,能找出一位对特朗普能有影响力的人来进行有效交流,那么中国财政部长就有可能在美国通过走廊外交或是正式会晤等方式,与美国财长进行或简单或强性的接触。当然这纯粹是我的个人的推理。
之所以说或简单或强性,是因为,如果只是走廊外交,那便是简单的,但这也是一种信号;如果美方明确要求中方与贝森特会谈,那就是正式外交,那么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释放相应的信号即可。至于为什么是贝森特呢,因为目前特朗普只听得见贝森特的意见。
总之,目前的状况仍然是可进可退,主动权仍掌握在我们手中。
当然,以上仅仅是我的推理,我们可以从逻辑上进行思考和设计,但实际上,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美方究竟是谁说了算,或者更确切地说,特朗普最后会听取谁的意见。
比如说,假如现在贝森特与中国财长进行会谈,贝森特持自己的意见带回去,但特朗普本人又有不同的看法,而特朗普在办公室那边说不定又听着彼得·纳瓦罗的意见,到时候特朗普两边都听,那届时中方和贝森特的谈判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这几天我一直在分析和拆解这些细节,特朗普有时透露的一些信息,甚至连贝森特都毫不知情。
因此,特朗普首先要确定贝森特是否是一个管事的人,然后我们中方才能决定是否在华盛顿与美方进行谈判。
当然,这一切我没有任何其他的内幕,这些都仅仅是我的个人推演,这一切都要关注后面事态的发展情况。
希望大家持续关注我的文章,并将其分享给周围的朋友,让更多的朋友一起来关心和思考这个问题。
这可是关乎国计民生,不只是企业的事,更是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影响着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