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示好升级,放风对华关税或砍一半,马斯克提前抽身

邱震海 2025-04-25 09:59:52

4月24日,我想分享几条和美国内部情况,以及中美贸易战有关的线索。

01

第一,4月23日,特朗普对外放风,称他可能在未来几天或几周内,大幅下调对华关税,并且他还预告了减税幅度,预计会在50%到65%左右。

老实说,特朗普最近几天几乎每天都在放软话,说愿意和中方谈判,要降低对中国的关税,但这是他首次明确指出可能的减税幅度。

此消息一出,股市马上出现反弹,无论是纳斯达克,还是其他地方,4月23日收盘时都有较大规模的涨幅,显示出资本市场投资者信心的回升。

第二,马斯克。

大家都知道,马斯克现在已经基本确定要在五月底离开特朗普政府。

也就是特朗普预告降税幅度当天,4月23日,马斯克宣布,他要从5月份开始大幅减少在白宫的工作时间,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特斯拉上,因为特斯拉在过去几个月时间里,无论是股价还是销量都遭受了重挫。

马斯克表示,五月底之前,他每周在“政府效率部”的工作时间大概只有一到两天,之后将全面退出“政府效率部”的工作。

此外,在谈到关税问题时,马斯克表示,他曾劝过特朗普,但听不听是特朗普的事。

老实说,大家都知道马斯克对特朗普的高关税心存不满,但从马斯克嘴里明确听到不满还是第一次。且马斯克的表态说明,他曾劝过特朗普,只是特朗普没听他的意见。

另一边,当被问及与马斯克的关系时,特朗普表示他其实很喜欢马斯克,两人之前有共识,也有分歧,尽管他选择让马斯克离开,但也仍希望未来有一天,两人还能继续合作。

这表明,尽管上任未满百天,但特朗普与马斯克之间的分歧已经越来越明显,包括马斯克与特朗普团队内部强硬派之间的分歧。

但在理念和个人情感上,特朗普和马斯克其实还存在相当的交集之处,这恰恰是比较有意思的地方,也是比较诡谲的地方。

截至目前,特朗普和马斯克尚未公开翻脸,后者离开白宫可以说是一种软着陆,这背后传递出多重信号。就表面而言,马斯克和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不是一条心。

既然特朗普不听马斯克的,那么他听谁的意见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之前提到过,如果说特朗普之前对彼得·纳瓦罗言听计从,那么他现在可能更多言听计从于现任财长贝森特。

在关税问题上,贝森特最近也在释放软化信号,但他的基调和特朗普有所不同。且根据特朗普透露的内容来看,中美私下的接触,贝森特应该是不知情的。

这也显示出特朗普和贝森特两人并不是完全心心相印,也就是我之前反复强调的,特朗普内部的“三心二意”。

根据4月24日早上收到的消息,有消息人士透露,贝森特和马斯克不久前在白宫一次内部会议上公然吵了起来,而且吵得很凶,甚至还动了手,互相用手顶着对方的胸脯,场面令现场人员震惊。

对此,特朗普就在旁边一筹莫展,甚至可以说无动于衷。

有趣的是,马斯克和贝森特吵架这件事现在被媒体广泛传播,这说明了什么?

之前我们都知道,马斯克与纳瓦罗之间存在口角。而现在,马斯克又与贝森特发生了更为激烈的争执。

值得注意的是,纳瓦罗和贝森特都是特朗普在贸易和经济问题上极为倚重的人物。只不过,纳瓦罗比贝森特更为右翼和保守,甚至在思想和行为方式上更为极端。

但即便像贝森特这样相对温和的人,在马斯克眼中也不被接受,于是两人之间唇枪舌剑、大声叫嚷,甚至互相用手顶着对方的胸脯。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可以说是斯文扫地,脸面荡然无存。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个人的个性,特别是首先映射出马斯克的个性。

02

接下来,我再谈谈大家都极为关注的中美贸易战走向。

目前看来,特朗普似乎有意放下身段,展现出明显的缓和姿态。至今,他对中国以及中国领导人并未有过大规模的恶语相向,这一点与他的副手万斯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的下一个预测是,特朗普与万斯最终也会走向决裂,而且这种决裂将比他与马斯克的决裂更为激烈,因为特朗普与马斯克之间存在互相欣赏的成分。

虽然我们不能说万斯是个小人,但他的一些行为风格,确实具有小人的特征。

所以可以确定的是,万斯与特朗普的决裂终有一天会发生,可能是几周、几个月,或者最多一两年。而当这一天来临时,万斯可能会对特朗普恶语相向,而特朗普也会毫不留情地反击。

当然,这都是后话。目前来看,特朗普似乎更倾向于听从贝森特的意见。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将纳瓦罗、贝森特和马斯克放在一起看,纳瓦罗是最极端的,贝森特则较为温和,而马斯克是最温和的。由此,马斯克和贝森特之间才会产生如此的交锋。

当然,这个交锋不仅是因为对中国的贸易战,还涉及美国内部的一些其他问题。但这也表明,两人在理念和性格上存在根本不合。

特朗普可能容得下马斯克,但团队容不下。因此,马斯克只能离开。而且老实说,以马斯克的才能,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显然,特朗普现在对贝森特更加言听计从。因此,我建议中国的相关部门应认真研究贝森特,因为他的意见可能更能被特朗普所接受。

正如特朗普自己透露的,中国方面一直在与他保持联系。如果连贝森特都不知道这一点,说明特朗普与贝森特之间的信任也并非百分之百。相比之下,特朗普与马斯克之间的信任显然更为深厚。

所以,这对于中国方面的运作而言,无论是运作一股气、一股勇,还是一个谋,都有很多值得斟酌和思考的地方。

综合分析,从实然角度出发,我个人判断中美贸易战的缓和之日不会太远。

然而,从应然的角度来看,我个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相对强硬一些,我认为不妨让“子弹”再飞一会儿,飞个十天八天,甚至一两个月。

到那时,特朗普软化的程度会更加显著。届时,不管是纳瓦罗,还是贝森特,都难以抵挡美国经济衰退的浪潮。或许,那时就是特朗普重新,至少是私下向马斯克寻求建议的时候。

这是我从实然到应然的判断。企业家朋友们如果受损,可以稍微放宽心态,但绝不能在战略上掉以轻心。战略上,该调整的仍需调整,该转型的仍要转型。

03

最后,我想花点时间谈谈马斯克这个人。

当特朗普上任时,我就预见到他们二人终将分道扬镳。原因在于,尽管特朗普和马斯克在改变世界的雄心上有着明显的契合,但他们的性格和理念却存在巨大的差异。

简而言之,两人都渴望改变世界,但马斯克因为出生地的问题,无法成为美国总统,因此他试图借助特朗普来实现他的部分战略抱负。

原因在于,尽管特朗普和马斯克在性格、理念,以及要做的事情上,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但同样存在极大的不同。

简而言之,两人都渴望改变世界,但马斯克由于出生地等原因,无法成为美国总统,因此他试图借助特朗普来实现他的部分战略雄心。

第二,马斯克和特朗普有一个相同之处,即都是企业家出身。

当然,马斯克是一个更大的企业家,他的心是往宇宙飞,而特朗普则是落地、入世的企业家,所以马斯克的格局要比特朗普大很多。

不过,两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实有相当大的相同之处。

第三,马斯克显然比特朗普更加务实。

尽管从过去至少三个月的情况来看,马斯克的人文素养、对世界的通透性似乎有所欠缺,但他是一个极端聪明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马斯克和特朗普在情感、价值观、化学成分上可能存在共鸣,但他们也注定分道扬镳。

再加上,马斯克改变世界的雄心和个性,他与特朗普的鹰派团队更不可能相容。

马斯克与纳瓦罗已经发生过冲突,这次和贝森特的争执则更加激烈,那么,特朗普在这三人之间会更倾向于谁?

当然,这三人都是特朗普的部下,特朗普都欣赏并想任用他们,最理想的情况是能把三个人平衡于股掌之间。

然而,就终极的化学成分而言,特朗普与马斯克之间的惺惺相惜,超过了纳瓦罗和贝森特。

因此,我预测特朗普终有一天可能还会私下接触马斯克,且这一天可能不会太远。

但是,马斯克显然不可能再重返白宫,因为他要做的事,那个令他失望的白宫团队已经无法提供帮助了。

因此,万般无奈之下,特朗普可能还是要继续依靠纳瓦罗和贝森特。

顺便一提,马斯克与贝森特之间之所以不合,是因为当时马斯克向特朗普推荐了另外一个财政部长人选,即现在的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只不过特朗普并未采纳他的建议。

当然,这只是一个次要问题,关键问题还是他们的终极理念和化学成分不同。

其实只要了解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观察马斯克未来在美国、中美关系,乃至世界格局上的作为,且他的雄心壮志,以及能力、潜力远不止于目前所做的事。

至于特朗普的团队走向如何,未来在贸易问题上,特朗普可能只能在纳瓦罗、贝森特和卢特尼克三人之间游走。

正因如此,特朗普承受的痛苦才会更重,正是这帮人把特朗普推向了火坑。

本质上,特朗普并非一个很坏的人,只是解决问题能力较强但价值观模糊,比他更坏的大有人在,例如纳瓦罗等。

特朗普身边不是没有更有能力、更有雄心的人,比如马斯克,只是因为特朗普格局不高,加上团队太无赖,导致他们最终无法走到一起。

但这并不排除一种可能,那就是特朗普可能会在在万般无奈之下,私下问计于马斯克,这就是我个人对未来的一段推理。

如果中国能掌握好这套局,其实中美关系的主导权完全可以由中国掌控,就像最近的贸易战,从一开始的相对被动,到如今的3.0版本,短短20天内,中国已经基本稳操胜券了,只不过我们现在是在考虑“让子弹飞多久”的问题。

我个人的意见非常明确,即再让子弹多飞一会儿,且如果我们能够彻底分析清楚特朗普内部的化学成分结构,即使子弹再飞一会儿,一切也尽在我们的掌控。

0 阅读:181

邱震海

简介:德国图宾根大学博士,有30年媒体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