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巴以冲突已持续近三年,美国却始终态度暧昧,推三阻四,几乎从未亲自下场介入。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对于小小的也门,他们却出人意料地高度重视。
特朗普上台伊始,便迅速下令对也门实施空袭,最激烈时,一天之内竟发动了50余轮空袭。
事实上,关于美国这一反常举动,毛主席早在1946年提出的“中间地带”理论中,就已经给出了深刻的答案。

1946年,毛主席在接受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采访时,针对美苏竞争首次提出了“中间带”的观点。
当时,安娜询问毛主席,如何看待美苏关系,美苏之间会不会发生战争呢?
毛主席寻思了片刻,冷静地答道:“在美国和苏联之间,仍然有许多非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殖民地,在美国还没将这些国家纳入他们的势力范围之前,谈美苏正面交锋为时过早。”

进入六十年代后,随着斯大林的去世,赫鲁晓夫的上台,中苏关系逐渐交恶,世界格局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毛主席再次完善了“中间带”理论,他指出当前世界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的抗衡,面对这两个超级大国对我们的步步紧逼,毛主席将世界列出了两条中间地带。
其中一条是日本、欧洲、大洋洲、加拿大等地区,而另一条则是不包含日本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美国当时所谓的“反共反苏”,实际上就是为了拉拢这些中间地带国家,成为他们势力范围内。
透过中间带理论看也门如今,透过“中间带”理论去看待也门,原因在于也门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地位所导致。
对美国而言,拿下也门,就是美国在中东霸权重塑的关键之举。

胡塞武装控制的荷台达港可是个风水宝地。
这个港口不仅每年为胡赛带来3亿美元的收入,更是威胁着全球12%石油贸易通道,而胡赛所使用的高超音速导弹袭击美军航母和商船的行为,直接触犯美国海上霸权利益。

美方宣称打击目标是“保障红海航运安全”,实质就是抢夺这条海运航线的控制权。
除此之外,胡赛的地理位置还十分特殊。
胡塞武装位于也门的西部与北部,他们实际控制的区域约占也门总面积的1/4,然而就是这些地区,就恰好掌控了红海沿岸的多个重要港口。
值得一提的是,胡塞武装还拥有天然的易守难攻有利地形。这些地区主要由高原和山地构成,海拔高达2000多米。

虽然在红海沿岸存在一条平原地带,但是这条平原却过于狭窄,并且大部分区域被沙漠覆盖,完全不利于地面部队的大规模作战。
因此,对于美国而言,想要攻克这一坚固堡垒,以色列的陆军部队显然力不从心,唯有依赖美国自身的海空军力量亲自下场才有胜算。
但美国偏偏遇上了胡赛这个“光脚的斗士”。
也门历经多年动荡,工业经济早已陷入瘫痪。若非背后有伊朗及近年来的某些大户默默支持,胡塞武装也不可能频繁在沙漠中获取神秘武器以对抗美国。

但也正因如此,对美国而言,这场战争是为了争夺资源,而对胡赛则意味生死存亡。因此,从一开始,美国的士气自然就输了一大截。
简而言之,胡赛武装都穷成这样了,地面也没啥怕被你炸的,你打我,我便躲入山中;你离去,我则继续出击。
最令美国及其盟友头痛的是,他们竟声称已研发出“超音速”导弹,形成了一种“我能够打到你,你却难以打到我”的尴尬局面。

美国若想彻底拿下这片土地,不仅将面临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还需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
再回头来看现在的中美对抗,很多人都担心中美之间会很快发生正面冲突。
然而,毛主席在数十年前的“中间带”理论中,就明确给出了答案。无论是胡赛,还是中东抗美势力,美国尚未能够将这些地区纳入其势力范围内之前,中美正面对抗还为时过早。
然而,美国偏偏采取“倚强凌弱”的愚蠢策略,反而激发了全球“去美化”浪潮,不过毕竟美国只有短短两百多年的文化根基,他们确实也很难领悟到“共赢”才是大国崛起的真正之道!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中间地带论
2、央视新闻:胡塞武装称美军空袭也门首都萨那
3、南充政法:美国空袭胡塞武装,揭秘背后4点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