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耻小人被当英雄写进语文课本:18年后水落石出,他被判无期徒刑

双好的是乐 2025-04-23 02:35:35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67年12月17日的深夜,甘肃永登县连城林场的大通河畔突然传来一声闷响。

值班员老张裹紧棉袄,提着灯跌跌撞撞跑向大桥,寒风夹着雪花扑面而来。

借着昏黄的灯光,他看到桥边躺着两个人:一个身穿军装的年轻人,左手血肉模糊,疼得咬紧牙关;另一个头破血流,已没了气息。

年轻人喘着气说:“我叫刘学保,他要炸桥,我拦住了他……”

老张愣住了,这得多大的胆子啊!可他没注意到,刘学保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18年后,这场“英雄壮举”露出狰狞面目,刘学保被判无期徒刑。真相到底是什么?这光环下的黑暗中,又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英雄梦魇

故事从头说起。刘学保,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小伙,家里穷得叮当响,而后来参军成了他翻身的机会。那年月,部队里总有人因立功受表彰,他看在眼里,羡慕得不行。

1967年,社会上正掀起一股英雄热,谁不想成为万人敬仰的榜样啊?刘学保也不例外,可平凡的日子哪来的功勋?他心里那团火,越烧越旺,最后烧出了个大胆到离谱的念头。

那时候的连城林场,有个叫李世白的工人,日子过得不太平。他早年曾在国民党宪兵队干过事,历史有点“污点”,在当时的环境下,这种人最容易被扣帽子。

刘学保瞅准了他,觉得这是个好机会。12月17日夜里,他把李世白约到大桥边,说是有事商量。李世白没多想,毕竟谁会怀疑一个穿军装的小伙子呢?可他哪知道,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

光环下的阴谋

那天晚上,大桥边的爆炸声打破了林场的寂静。

刘学保后来“正气凌然”地说:当晚,他发现李世白要炸桥的阴谋,他为了阻止这场阴谋,便和李世白扭打起来,炸药爆炸,他拼了命才保住桥,自己却伤了手。

这故事听着挺感人,值班员报上去后,上头立刻派人来查。

现场乱糟糟的,一根雷管、一摊血迹,还有李世白的尸体,证据似乎都指向一个结论:刘学保是英雄。

可没人细想,那座桥早就废弃了,炸它干啥?再说,爆炸威力那么小,怎么只伤了刘学保一只手?

调查草草收场,报告写得天花乱坠。1968年1月10日,兰州军区给刘学保挂上“战斗英雄”的牌子,还记了一等功。

4月24日,《解放军报》头版头条发了篇长文,标题起得响亮:《心中唯有红太阳,一切献给毛主席——记保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英雄战士刘学保》。

文章一出,全国轰动,《人民日报》跟着转载,小伙子一下成了明星。他的故事还被编进小学课本,孩子们翻开书,读着他的“壮举”,眼里满是崇拜。

刘学保的日子彻底变了样。他被提拔成副教导员,后来还进了兰州军区党委,当上中共九大的代表。走到哪儿都有人拍手叫好,他也越来越觉得自己真是个大人物。

可这光鲜背后,李世白的家人却跌进了深渊。妻子朱秀云被赶出林场,带着孩子回老家,顶着“反革命家属”的骂名过日子。她不信丈夫会干那种事,可谁听她解释呢?

时间一长,有些事慢慢露出马脚。

有人私下嘀咕,那天的事儿是不是太巧了?爆炸现场没炸药痕迹,刘学保的伤也怪得很。可那年头,谁敢质疑英雄?这些声音就像风吹过,没掀起一点浪花。

迟来的正义

1976年,十年动荡结束了,社会渐渐平静下来。到了1982年9月,兰州市委和永登县委终于决定翻翻旧账。

这案子一查就是好几年,调查组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找了90多个人谈话。1983年7月,兰州军区也加入进来,真相一点点浮上来。

他们发现,刘学保的故事漏洞百出。他说是跟李世白搏斗时被炸伤,可现场的雷管根本炸不了桥,威力小得可怜。他的左手伤得蹊跷,身上却一点擦伤都没有,这哪像近距离爆炸的样子?

再问下去,有人回忆,那天刘学保神色慌张,跟平时判若两人。拼凑线索后,调查组心里有了数:这不是英雄救桥,是精心策划的谋杀。

真相其实挺简单。刘学保为了立功,把李世白骗到桥边,用斧头砸晕了他,然后点燃自制的炸药,想制造个“搏斗现场”。谁知炸药没算好,提前炸了,把自己手弄伤了。

他咬牙撑着,把戏演到底,没想到还真蒙混过关。可纸包不住火,1983年11月9日,兰州市公安局定性这是冤案。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1985年7月,法院判决刘学保无期徒刑,这才洗刷了李世白18年的冤屈。想想也挺唏嘘,一个谎言能撑18年,靠的是什么?是那时候对英雄的狂热,是没人敢多问一句。

朱秀云听到判决那天,抱着孩子哭了,她说:“我男人不是坏人,我知道的。”可这迟来的公道,能换回失去的18年吗?

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被捧上神坛的“英雄”。那时候,社会把英雄看得太重,恨不得天天出个样板,谁管真假?刘学保抓住了这风口,可他没料到,风停了,假的就藏不住了。

他不是天生的恶人,就是个被欲望推着走的普通人。可惜,他选错了路,一步错,步步错,最后把自己送进了牢里。

再说李世白,真挺冤的。他没做过坏事,却成了别人通往“辉煌”的垫脚石。他的家人熬了18年,才等到一句公道话。这期间,他们是怎么挺过来的?没人知道,也没人问。英雄的光环太刺眼,照不到这些角落里的苦。

18年的谎言塌了,刘学保从“英雄”变成囚犯。英雄不是喊出来的,得有真东西撑着。那个年代造了太多神,可神也有摔下来的一天。放到现在看,我们是不是也该多留个心眼,别光看表面?荣誉再好,也不能踩着别人上去啊。

真正的英雄,应该经得起时间推敲,而不是靠一场戏撑场面。今天我们讲英雄主义,还得加上理性和真相,别再让假的蒙了眼。你们觉得呢?

参考资料

维基百科 刘学保

0 阅读:27

双好的是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